央廣網昆明11月16日消息 11月15日,中法環境月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儀式在昆明新迎新城廣場盛大舉行。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專員白洛華,雲南省政協委員、蔡冠深基金會執行董事蔡頌思,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彭斌等領導,以及相關部門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儀式。
在活動現場,代表們分別做了發言。白洛華表示,非常感謝蔡冠深基金會和香港新華集團西南區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與各位共同見證中國西南地區第七屆法中環境月的閉幕。2014年迄今,中法環境月由法國駐華大使館和領事館組織,每年在中國各大城市開展系列活動,目的是動員每個人關注環境問題,並加強中法兩國在環境領域的合作。此次活動呈現的藝術作品《日之門#2》既是法國藝術家尼克·杜拉菲(Niko de La Faye)、中法研究學者協同創作的成果。
蔡頌思表示,感謝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合作處舉辦了一個非常豐富和富有成就的中法環境月,很高興的看到蔡冠深基金會能夠在昆明新迎新城購物中心和香港新華集團西南區的幫助下見證它的揭幕。
彭斌表示,一直以來中法文化交流頻繁,而中國雲南與法國的交流源遠流長,雙方互動頻繁。近年來,雲南普洱茶、咖啡在法國舉行了多場推廣活動,雲南少數民族歌舞、非遺展示也登臺亮相巴黎。特別是2018年,在香港新華集團和蔡冠深博士的推動下,法國國家文化珍藏展在昆明舉行,這是雲南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文化展覽,通過文化的交流加深了雙方的理解和友誼。
整個活動場面熱鬧紛呈,前來參加活動的觀眾對來自具有浪漫氣息和藝術內涵法國的環保材料藝術裝置作品《日之門#2》和踩高蹺表演以及攝影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觀眾紛紛在《日之門#2》作品前合影留念,讓這難忘的時刻留下深刻的記憶。據了解,這幅作品採用菌絲環保材料製作而成,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當代藝術和生物材料領域創新科技,並且是在中國展出的首件菌絲藝術裝置作品。在踩高蹺的表演過程中,許多觀眾對老外踩高蹺感到分外驚奇,原以為踩高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想不到老外也能把這項運動玩得爐火純青,行走如飛。特別是老外穿著長袍馬褂踩高蹺,融入了大量的中國元素和異域風情的表演,讓觀眾仿佛又穿越時空回到古代過大年,唱大戲的時刻。其實,踩高蹺在法國也是一項民間特色遺產,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已演變為一張特色文化名片。在雲南少數民族樂曲表演活動中,隨著,瑤族舞曲、雲之南、小河淌水的演奏,帶有少數民族韻味的旋律,迴蕩在整個中心大廳,把臺下的中外嘉賓和觀眾仿佛帶入了音樂的天堂。參觀藝術攝影展時,觀眾們通過藝術家精心拍攝的照片中,進一步了解了雲南藝術家眼中法蘭西的美麗景致和風土人情。
本次活動的承辦方新迎新城購物中心,由雲南惠豐集團全資打造。董事長趙體光在酒會活動致辭時表示,中法環境月閉幕式選擇在新迎新城落幕,代表著對公司一直以來對保護生物多樣性事業的認可,更是在環保意識上的契合。保護動植物物種對於維護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條件、建立一個有益於所有人的和諧社會至關重要,因此,動員各個國家、企業和公民一起應對生物多樣性的挑戰顯得極為迫切。20年來雲南惠豐集團致力於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環境保護方面做出貢獻,組織、參與、捐款環境保護、公益事業近200起,小到各類愛心捐助,大到各類自然災害抗震救災、災後重建、大面積綠化,金額高達5000多萬。將來,新迎新城要多舉辦這樣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讓這裡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雲南昆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當前,世界範圍內的環境和能源問題突出,生物種類的減少,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快,再過幾個月,世界自然保護大會將在馬賽舉行,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COP15將在昆明舉行,中法環境月自然而然選擇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本屆主題。中法環境月自然而然選擇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本屆主題,通過一系列活動鼓勵人們採取集體或個人行動,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珍惜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