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橋梁 |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

2021-03-02 中部長沙進口博覽會

絲綢之路起源於古中國,最開始用出產的絲綢,連接著亞洲、非洲和歐洲,形成了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連接的載體也越來越多..

成立於1997年的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經法國卡洛瓦多省(Calvados)省政府批准成立,現址巴黎,是從事法中兩國間經濟、文化、教育交流的非盈利性國際社會團體。以協會為平臺,通過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積極搭建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絢麗彩虹橋。

協會組織的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經濟文化、藝術體育、科技教育衛生、經濟金融、人文科學等國際交流。幫助法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幫助中國企業進入法國市場,承辦國際博覽會,國際研討會,講座等;承辦來法及歐洲的經貿考察,文化交流,教育培訓等邀請,接待,及公務安排活動。

協會曾多次在中國眾多城市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把各個城市文化「引出去」,法國文化「引進來」,把法國文化帶到國人面前,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這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大好背景下,秉承絲路精神,以實際行動促進中法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今年進博會,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也將來到湖南長沙,湖湘文化的厚重與法國文化的浪漫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會有哪些有意思、有意義的活動?相約進博會,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使者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會長段莉生女士每天都關注著國內疫情消息,作為策展人,攝影師,她決定用她的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來發起和聯合其他機構共同舉辦一個網絡「全球抗疫公益展」, 以此來歌頌那些個在抗疫期間為保護我們生命而犧牲自己個人生命的醫務人員,以及在疫情期間發生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 轉型期的法國與中法文化交流
    因為法國無論是發展還是轉型,都是以人為本,時刻注重維護民族性,保護歷史與文化遺產,也就是說,它的發展和轉型以不破壞自身的文化身份為原則,這是我們中國最可以借鑑的地方。    中法如何在轉型期間加強合作?    吳子桐:徐波先生在法國為推動中法兩國人民友好做了很多民間外交工作,還提到中法兩國人民在轉型期間情感交流的2.0版。
  • 推進中法文化交流 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訪問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雙方就中法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通訊員 王健)「法國願意與中國更多的民辦高校開展合作與交流,因為中國的民辦高校有著靈活的辦學機制和不斷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11月27日下午,來長訪問的法國駐武漢總領事貴永華一行四人來到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受到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校長王耀中等的親切會見。雙方就中法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王耀中向來訪嘉賓介紹了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建校歷程和辦學情況,重點介紹了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和國際項目開展情況。
  • 讓青年成為中法交流的橋梁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召開
    據楊晶介紹,他和團隊通過將39個中國品牌帶到法國,並與法國一線的設計師合作設計研發產品,為非遺傳承人與法國著名品牌卡地亞的設計師提供合作的契機,設計裝置藝術品,打造藝術與想像力結合的展銷場景,用經過藝術創作後的產品與消費者進行對話,成為中法文化消費交流的橋梁,並將合作延伸到體育、影視等多個領域。
  • 「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
    南方日報訊 (駐京記者/劉長欣)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法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雲啟動」儀式。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總編輯慎海雄與法國文化部部長弗蘭克·裡斯特通過視頻出席會議,並在「雲端」共同宣布該片正式啟動。
  • 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北京人》「雲端」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屆時,該紀錄電影將在全球各大影院、法國國家電視二臺以及總臺紀錄頻道同步播出。 疫情難阻文化合作 中法「雲端」文明交流今年以來,中法兩國元首已經四次通話。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時強調:「大疫當前,團結合作才是正道。中法要繼續共同支持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為全球最終戰勝疫情作出『中法貢獻』」。文化遺產合作一直是中法兩國文化關係中最具活力的亮點之一。
  •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舉辦 開啟中法文化交流新階段
    巴黎早安上海(BonjourShanghai)創始人楊晶,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 法語頻道製片人、主持人王波濤,中國旅法工程師協會原會長邢鑌、北京中法實驗學校校長孫繼剛,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高雷,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特色文化科科長邵皛淼等嘉賓,與與會者分享了包括中法文化品牌合作如何激發多元文化創造力、中法文化傳播成果及項目案例,青年角色在多元文化中融入與拓展等等,從多角度
  • 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劉可耕 攝   中新網汶萊斯裡巴加灣8月1日電 題: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記者 張茜翼 張素  「近年來,汶萊與中國高層互訪頻繁,民間交流逐漸增多。經過兩國官方和民間的推動,兩國的經貿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
  • 【互動】歐洲梅花樁協會與法國泰山文化協會第六次中國尋根之旅
    歐洲梅花樁協會於1999年4月在巴黎成立,除了積極在法國和歐洲開展梅花拳的傳播活動,邀請國內梅花樁拳師和習練者來歐洲傳授和交流外,自2002年起
  • 湖北武漢:中法時尚文化交流開啟,法國世界小姐展示中華關公圖
    法國世界小姐展示關公攝影圖怪奇公社(劉洪進、朱正明)2021年1月1日,中國湖北武漢,長江之上的知音號遊輪。第二屆中法時尚文化交流盛典在這裡隆重開啟。法國世界小姐婀娜·克絲蘭現場展示中華關公攝影圖,引人注目。
  • 中法文化交流合作的熱情不會因疫情而消減
    法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高明  籤署聯名信的法國文藝界人士代表了法國多所重要文化藝術機構,如法國文化中心、他們表示,中法兩國長期積累的交流與合作不會因疫情而消減。創立於2006年的中法文化之春已成為每年中法文化藝術交流的盛會。
  • 馬然希當選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12月23日,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召開,大會舉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暨閉幕會,選舉馬然希為會長,秦定波、魯進、龍川、祝朝偉為副會長。「走出去」、「引進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協會通過多種方式向世界講好重慶故事,彰顯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活力與魅力,提升了重慶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 法國著名鋼琴家馬克•昂德雷在北京一零一中進行藝術文化交流活動
    2019年10月17日,巴黎師範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法國視覺藝術及音樂藝術學會主席、著名鋼琴家馬克•昂德雷應邀參加北京一零一中學藝術文化交流活動。,北京拾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蕾,北京法語聯盟文化部負責人吳蔓琪等中法相關人士。
  • 福布斯中國專訪|對話香港藝術界橋梁人物,探求中西方文化傳承與交流
    Villepin畫廊的開幕展,以《友誼與和解》(Friendship and Reconciliation)為題,展現了已故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的藝術功底與文化理念,希望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愛好者,傳遞趙氏作品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之息。
  • 馬龍國連任大連市中韓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馬龍國連任大連市中韓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2020-12-20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廣州市臺聯與臺北市體育教育交流協會進行交流座談
    廣東廣州市臺聯與臺北市體育教育交流協會進行交流座談 2018年08月09日 09: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廣州市臺聯會長葉耀華(右二)與臺北市體育教育交流協會代表交換紀念品。
  • 中法環境月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
    央廣網昆明11月16日消息 11月15日,中法環境月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儀式在昆明新迎新城廣場盛大舉行。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專員白洛華,雲南省政協委員、蔡冠深基金會執行董事蔡頌思,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彭斌等領導,以及相關部門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儀式。
  • 搭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橋梁,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賈粵梅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築承載著城市文明與形象的傳遞。12月12日下午,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華章」主題活動第二站——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在錦繡科學園舉行。分享會上,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會長、嶺南文化藝術再造踐行者鄧春儒,與潤楊集團戰略顧問、溫哥華壁畫藝術分享者喬遠生就中西方建築文化藝術的歷史來源及發展歷程展開思維的碰撞。
  • 「2020服貿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國際教育交流...
    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力):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給國際教育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國際教育投入下降,國際人員流動銳減,而國際關係的緊張局勢也給國際教育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那麼在應對挑戰的同時,中國將如何開展國際間教育交流活動呢?正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多位中外嘉賓圍繞後疫情時代國際教育服務合作和交流的新機遇展開討論,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表示,疫情只是按下了教育交流合作的暫停鍵,但暫停不是停滯,變局中必有新局,危機中必有新機。中國國際教育交流的步伐不會停止。
  • 支援抗疫,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在行動……
    在這場艱苦的「戰疫」中,他們身在海外,心繫祖國,用愛守護著祖國的同時,用實際行動表達著他們時刻與祖國同在。在疫情發生後,遠在東瀛的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日中青年會)在會長櫻木翔的倡議下,理事會成員的共同組織下,用實際行動見證他們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份心力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