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波輝:紮根福州培養羽球人才

2020-12-27 騰訊網

邱波輝指導小孩練羽毛球。

昨日,記者在福州市晉安區實驗小學羽毛球館裡,看到了專心糾正同學們揮拍動作的前羽毛球國手邱波輝。在去年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畢業於晉安實小的王嘉敏與隊友斬獲羽毛球混雙冠軍,為福建羽毛球項目摘得首金,王嘉敏還與畢業於晉安實小的吳俐潼獲得乙組女團第三、女雙第四的好成績,她們的啟蒙教練正是邱波輝。

從前國手轉身為福建校園羽毛球推廣人,邱波輝經歷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看看他的故事。

帶回新加坡經驗紮根福州育人才

邱波輝是龍巖人,也是與林丹、鮑春來同期入選國家羽毛球隊的運動員,曾獲2000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後因傷病以及其他原因,他從國家隊退役,回到福建省隊當教練。2008年,他被派往新加坡學習交流。

到新加坡後不久,邱波輝與新加坡羽毛球「一姐」李理相識相知相戀。李理的老家在湖北,早年因為人才交流計劃被送到新加坡,是「中國羽毛球海外兵團」的重要一員,為新加坡拿下迄今該國羽毛球項目的國際最好成績。在那邊,他們覺得當地在羽毛球校園推廣方面做得很成功,邱波輝特別想把這種經驗帶回國內。於是,他們研究出了青少年羽毛球推廣的整套計劃。

2012年,邱波輝帶著李理來到福州,成立盛羽國際羽毛球俱樂部。「羽毛球是福建的優勢項目,我和李理有專業技能,又帶著當時比較先進的青訓經驗回來,希望在福州的校園推廣羽毛球。」剛到福州,他便和教練們立即走訪各個學校,考察場地設施,向校方推廣羽毛球運動的益處。最終,晉安實小成為他實施羽毛球「體校結合」構想的第一站。

第一年,他挖掘了兩個很有天賦的孩子,那就是王嘉敏和吳俐潼。這一年,他和團隊培養了1000多名小學生,晉安實小羽毛球運動普及率高達97%,成了羽毛球運動傳統校。

發展羽毛球事業他們一家總動員

邱波輝的嶽父嶽母也從事羽毛球工作,嶽母龔發英是高級教練,培養過奧運冠軍高崚、趙芸蕾等。這對老夫妻,為了支持孩子的事業,毅然來到福州,投入到羽毛球青訓事業中。

原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獲得「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的王文教是邱波輝的恩師,也因為關心弟子,多次來到福州,指導邱波輝的羽毛球俱樂部工作。「中國羽毛球運動有著非常好的群眾基礎,優秀運動員退役後從事羽毛球相關工作,或者推廣羽毛球運動。一項運動要持續發展,退役運動員也是重要力量。」王文教還送給邱波輝一句話:「退役不是終點,而是新的人生起點。」

有了更明確的方向,邱波輝帶領俱樂部所有教練一起在中小學校開展「盛羽墩苗計劃」,普及羽毛球運動,還不遺余力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就業創業機會。

採訪結束,到了8歲邱天悅的訓練時間,她是邱波輝和李理的愛情結晶。別看她還小,其實已是晉安區8歲組女單冠軍。看來,他家這個「羽毛球團隊」,又添一名「實力」成員。

(全文共1178字)

來源:福州日報社數字報

相關焦點

  • 邱波輝:紮根福州培養羽球人才
    帶回新加坡經驗紮根福州育人才  邱波輝是龍巖人,也是與林丹、鮑春來同期入選國家羽毛球隊的運動員,曾獲2000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  到新加坡後不久,邱波輝與新加坡羽毛球「一姐」李理相識相知相戀。李理的老家在湖北,早年因為人才交流計劃被送到新加坡,是「中國羽毛球海外兵團」的重要一員,為新加坡拿下迄今該國羽毛球項目的國際最好成績。在那邊,他們覺得當地在羽毛球校園推廣方面做得很成功,邱波輝特別想把這種經驗帶回國內。於是,他們研究出了青少年羽毛球推廣的整套計劃。
  • ​邱波輝:紮根福州培養羽球人才
    從前國手轉身為福建校園羽毛球推廣人,邱波輝經歷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看看他的故事。  帶回新加坡經驗  紮根福州育人才  邱波輝是龍巖人,也是與林丹、鮑春來同期入選國家羽毛球隊的運動員,曾獲2000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
  • 前羽球國手邱波輝:新加坡模式推廣校園體育
    【解說】邱波輝是與林丹、鮑春來同期入選國家羽毛球隊的運動員,但因為傷病和其他原因,從國家隊退役後,他便回到了福建省隊當教練。08年他去新加坡交流的時候,遇到了新加坡羽毛球國手李理。李理的老家在湖北,早年因為人才交流計劃被送到新加坡,她也為新加坡拿下目前該國羽毛球項目的國際最好成績。正是新加坡之行,邱波輝和李理成就了一段甜蜜的姻緣。
  • 福州三中校長陳煒:內外合力,迎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挑戰
    針對強基計劃開發和培養學生潛能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中,福建三中一直是福建省自主招生通過人數最多的一所中學。與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更加看重高考成績,入圍上以高考成績作為門檻,綜合成績設計高考成績佔比85%。這對在生源質量上一直不佔優勢的福州三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 助力臺灣人才登陸發展 福州開通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6日訊 (記者 劉深魁 文)6日,海峽兩岸閩王王審知信俗非遺傳承大會暨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400多名各界代表參會,通過視頻連線,福州和臺灣臺中會場的專家人才、宗親代表相約「雲端」,共同為兩岸人才交流服務綠色通道正式啟動按下按鈕。「綠色通道開啟以後,為臺灣人才在登陸前、登陸後以及就業創業的全過程提供一站式保障。
  • 平順縣:讓人才「紮根」 讓夢想「開花」
    平順縣:讓人才「紮根」 讓夢想「開花」 2020-12-23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州教師:一支永不止步的夢之隊
    倉山區培智學校校長甘霖堅守特殊教育24年,用支持、欣賞、包容的態度幫助、成全每一個孩子,把一所簡陋的學校打造成殘障兒童的幸福家園;羅源白塔中學教師鄭星,紮根農村中學28年,手把手培養留守兒童的「聽說讀寫」英語綜合能力,她說:「引領他們奔向星辰大海,贏得未來,我別無選擇。」一附小老師向學生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 培養品學兼優的優秀人才
    構建「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帕米爾高原的陽光曬黑了我的臉,卻曬紅了我的心。」8年前,肇慶學院音樂專業畢業生劉潔毅然報名參加西部計劃,來到新疆喀什地區,成為高原地域的一名音樂教師。劉潔是肇慶學院培養的眾多學子中的典型,他們心繫祖國、紮根基層,成長為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標兵。
  • 緊缺的精算人才如何培養
    2022年,我國精算人才需求預計達2.5至3.5萬人    據權威統計,截至2018年4月底,我國有978名精算師,1123名準精算師,精算從業人員共3843人,主要集中於保險行業。預計,至2022年,我國精算人才需求達2.5至3.5萬人,2027年將達到4至6萬人。
  • 說到人才斷層,有什麼領域比得過羽球的男單?
    說到人才斷層,有什麼領域比得過羽球的男單? 在體壇我們總說的一個詞是青黃不接。
  • 湖北師範大學重視人才培養嗎?培養效果怎麼樣?
    事實上,學生和高校之間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關係,一流的學校培育一流的人才,而人才數量及質量也成了評價一所高校實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縱觀整個湖北省,有一所地方院校,實力雄厚,重視人才培養,建校至今,為社會培養了數十萬優秀人才,成為國家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建設高校,湖北省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它就是湖北師範大學。
  • 兗州搭建技能人才培養載體,高技能人才過萬人
    與傳統的校企合作不同,新型學徒制班採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方式,為兗州區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有益的探索。 兗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歷程,也是人才不斷引進培養的過程。該區採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培訓模式,在華勤集團、太陽紙業等重點企業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培養企業急需技能人才。
  • 福州大學:創業教育點燃報國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福州大學黨委書記陳永正說,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我們建設創業型大學的根本底色。「大學生創業要立足國家需要,把握時代需求,充分運用專業知識,通過創新創業走向教育報國、教育強國的主戰場,到火熱實踐中去建功立業。」
  • 杏林春滿 立德樹人培養中醫人才
    學校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立足貴州,面向全國辦學,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基礎紮實、學有專長、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自1978年開展研究生教育以來,已培養4170名碩士研究生,近一半紮根貴州,服務社會,相當一部分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或帶頭人。
  • 奧運冠軍張寧在銀川辦羽球基地,培養青少年,開展公益體育.
    9月19日,繼前不久來寧夏參加奧運冠軍西部行活動之後
  • 數理思維從小培養 福建中科鯤鵬數學團落地福州現代中學
    成立大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東南網10月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6日上午,福州現代中學體育館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數理思維展示課吸引了福州多所學校的數百名中小學生參與,同學們深入探究數理思維的魅力,並見證福建中科鯤鵬數學團在福州現代中學成立
  • 泉工股份旗下瑪斯孚與福州大學達成混凝土項目技術及人才...
    12月1日,福建泉工股份旗下泉州瑪斯孚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與福州大學之前達成的混凝土構件材料攪拌(幹硬性混凝土)機理及數位化處理項目合作,於泉工股份桃源工業區總部辦公大樓正式籤約。會上,董事長傅炳煌說道,泉工股份與福州大學在人才、技術方面的合作不是第一次了,這一次的合作是水到渠成,說明雙方友誼深厚,並指出福州大學是泉工股份在人才、機械技術十分重要的合作夥伴,未來,泉工將不僅限於眼下的人才、混凝土技術方面合作,更要著眼於未來,開闢出更多機械領域如智能化製造、自動化機械製造等相關方面的人才合作。
  • 福建大豐投資集團: 紮根榕城收穫大 老牌臺企再出發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文/攝  昨日,記者走進位於福州城門的臺資企業福建大豐投資集團。作為第一批「跨越」海峽,赴福建投資的老牌臺企,2019年,大豐集團剛剛邁過在閩投資30周年的門檻,正以新姿態擁抱新時代。  「大豐集團秉承精緻、深耕、誠信、守法的企業文化,多年來始終專注於鞋業製造,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 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引領一流人才培養
    這既是檢驗我們人才培養質量和立德樹人實效的「顯像鏡」,也是我們面向新時代新任務不斷深化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的助推器。第一,堅持問題導向,以認證推動醫學教育教學體系守正創新。臨床醫學專業認證作為一種質量評價和保障機制,基本的價值取向是將國際認證標準與立德樹人根本要求有機結合,將紮根中國與借鑑世界有機統一,通過認證提升質量、強化特色、補齊短板、創新發展。
  • 培養紮根基層的建設者——廣西民族大學堅持「三性合一」辦學特色...
    近年來,該校確立了「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三性合一的教育體系,以培育紮根基層的建設者為目標,將人才發展需求和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書寫在育人長河中。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今年3月,廣西民大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入選國家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是全國唯一入選的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