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以下簡稱「一體化德育」)正在成為新時代我國德育發展的戰略問題。深入理解和把握一體化德育發展的時代特徵,具有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1.釐清一體化德育的基本問題
把握住基本問題,才能求真務實。一體化德育涉及育人目標、內容、方法策略、實踐模式、機制保障和效果評價等基本問題。
積極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是解決育人根本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選擇。在育人目標落實過程中,應該處理好幾個關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和為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人生幸福奠基的關係;理想信念、心理健康和良好習慣的關係;學生發展的主體性、自主性和育人者的導向性、客體性的關係;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和兒童青少年接受性、適切性的關係。
在內容上要突出學段縱向銜接,上下學段的育人銜接點是關鍵和難點;在教育方法途徑和課程資源支持方面要突出橫向協同,育人策略要強調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在立德樹人視域下,學段之間,學校家庭社會之間,內容、途徑、方法之間相結合,形成育人共同體和大德育體系,發揮出系統協同、整體優化的效應。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同志生前特別關注教育的全過程優化問題,積極倡導錢學森先生的「大成智慧學」理論,主張德育要集大成,得智慧。他的教育囑託非常值得學習和落實。
一體化德育實踐模式探索應該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協同策略、大中小幼育人目標內容建設策略和課程體系縱向銜接策略。育人實踐模式的個性化、多樣化、豐富性和特色性是一體化德育實踐模式的建設主軸。目前,一體化德育在實施層面存在著「千人一面、學段割裂、內容龐雜、難以操作、效果不彰」等問題。開展區域一體化德育實驗,是應對育人複雜性的理性選擇。
一體化德育機制保障涉及學校德育實踐機制、政府管理體制、效果評價等問題。德育運行模式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類型,都需要解決好縱向銜接和橫向協同的問題。只有結合國家、省市、學校的不同育人責任,從一體化德育政策設計入手,才能有效解決立德樹人系統化落實機制的問題。
2.把握一體化德育發展的時代特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一體化德育迎來健康發展的新時代,具有如下時代特徵。
突出一體化德育的全局性、系統性和整體性政策設計。正如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會長關國珍多次強調的,新時代一體化德育領域更廣泛全面,更強化大德育視角、大育人格局,尊重育人規律。而且,各級政府統籌協同德育發展的自覺性更強,一體化德育發展具有現實性和前瞻性,德育日益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核心和靈魂,「三全育人」成為立德樹人的規律性認識,黨和政府日益注重德育目標的縱向銜接,強化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一致性。
突出一體化德育的制度構建。《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健全立德樹人系統化落實機制。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科學定位德育目標,合理設計德育內容、途徑、方法,使德育層層深入、有機銜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這是一體化德育建設的制度構建重點。
突出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的科學性和規律性要求。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更加注重育人規律,符合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需求和年齡階段特點,強調循循善誘,螺旋上升,防止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錯誤做法。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思政教育要做到「八個相統一」,是一體化德育體現科學性、規律性的時代規約。
突出一體化德育實踐創新的價值導向。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大局對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強調德育實踐層面的價值引領與協同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而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一體化德育研究和實踐的初心。
3.創新一體化德育的實踐經驗
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大膽探索一體化德育發展的體制機制,是首都教育落實首善標準的需要。2018年11月8日,北京市率先成立市學校德育研究會(以下簡稱「德育研究會」),選舉關國珍為首屆會長。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領導下,德育研究會作為一體化德育研究紐帶,把大中小幼各個階段的學校德育進行統籌。藉助一體化德育機制和體制優勢,統籌聚合各類德育資源和研究力量,聚焦一體化德育建設研究,縱向銜接,橫向協同,提高德育發展的整體效益,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發揮了前瞻性和引領性作用。
以理論和政策學習引領一體化德育發展。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成立以來,舉行專題報告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為引領,加強骨幹隊伍思想建設和業務建設,深化對一體化德育意義的認識,關國珍會長親自主講學習活動,明確一體化德育的發展方向。德育研究會開展系列實踐調研,把握德育實踐脈動,進行一體化德育內容的建構,當好德育政策「思想庫」,盤好德育「資源庫」,組好德育研究「專家庫」,建好德育實踐「項目庫」。組建清華大學、景山學校、海澱區實驗小學、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等79個德育研究基地;和清華大學共同舉辦「一體化德育研究專題研修班」,培養了首批70餘位一體化德育研究骨幹,具有創新意義。
開展一體化德育方式方法研究和案例分享,強化實踐研究。北京市以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研究為主旨,圍繞「一縱一橫」重心,堅持「聚焦學段銜接、強化學校主體、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協同協作」原則,開展一體化德育機制探索。2019年和2020年,先後在北師大二附中舉行「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講活動」和「家校社攜手育英才——講述我和我們的育人故事活動」,大中小幼校長、教師同臺講述育人故事,分享育人經驗,這是育人機制方法的創新。鮮活生動的育人故事感染著每一個聽眾,特別是2020年育人故事講述期間發布的《我們的故事》主題歌,更是令在場的每一個人潸然淚下。
以德育政策需求研究為重點,推動一體化德育可持續發展。聚焦一體化德育,開展接地氣的研究,北京市相繼發布《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研究項目指南》《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和46項一體化德育研究項目。聘請知名專家為一體化德育研究諮詢顧問,積極發揮諮詢作用,完成《我和我的祖國——教育系統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方案》,開展《北京市大中小幼學校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指導綱要》的研究。
4.謀劃一體化德育發展的未來願景
我國開展德育一體化建設的要求明確,機遇難得,實踐需求強烈,一體化德育建設研究實踐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點。
以自覺學習引領一體化德育實踐創新。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德樹人系列講話精神和全國、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學習領會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理論學習,積極落實關於「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2035發展願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高質量發展主題,以一體化德育研究項目推動德育實踐創新。鞏固一體化學校德育研究品牌的建設,即一體化育人故事同臺分享活動,一體化德育骨幹隊伍培訓,德育資源、專家、項目、數據基礎建設,夯實學校德育研究基地建設。建立開放的德育研究發展格局,適度擴大一體化德育研究基地學校和幼兒園主流方陣。協同社會資源單位,落實一體化德育橫向研究。
注重頂層設計,構建「大德育」格局。德育發展的體制性問題突出,一體化德育發展具有複雜性和挑戰性。目前,制約大中小幼德育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許多地方依然缺乏統籌協調的組織機制和研究機制,碎片化、割裂式管理和研究普遍存在,尚沒有徹底打通大中小幼德育的組織化路徑,尚缺乏管理和政策上的統籌協同,形成了德育的體制性壁壘。德育一體化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應該著力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面發展的「大德育」育人新格局。尤其是注重家庭和社會協同,每個人在家庭的時間最長,受社會影響最大,不能一出校門就動搖改變教育信念,必須做好頂層設計,從內容、機制、評價、銜接等方面以上推下、持續推進。
各美其美,積極進行一體化德育研究和實踐創新。我國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研究有很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北京、上海、山東、浙江、福建等省市經驗很鮮明,地方一體化德育課程建設成效明顯,教育政策的驅動性強。浙江省出版了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地方教材,全省使用。教育部在山東省召開課程德育一體化建設現場會,推介山東省的德育課程一體化經驗。北京市正在進行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機制探索和實踐創新,勢頭很好。一體化德育研究與實踐要縱橫結合,從兩個角度進行研究和實踐:一個是縱向的學段銜接,形成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目標系統和實踐系統;一個是橫向的育人體系構建,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育人體系,交匯於立德樹人的過程中。
抓住強化德育一體化發展機遇,贏得未來。在新時代,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領域更加廣泛全面,幼兒園也被考慮進來;國家層面更強化新時代大視角、大格局德育,尊重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各級政府統籌協同德育的自覺性更強,發展一體化德育的現實性和前瞻性更突出。(作者謝春風,系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北京教育》雜誌普教版第12期
作者:謝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