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西藏,為什麼高原反應,原來是你的最大攝氧量在作怪?

2020-12-11 超級自駕遊

春節前自駕西藏,雪地裡玩的甚是開心,但是也有2件事情,似的這次旅行變得有點另類;

一是回來的時候,有點落荒而逃的感覺,回來的一路上住宿,都接近哀求的狀態,很多城市的酒店全部歇業,只能一路回家;

二是進藏的第二天,在色達就有一個驢友,頭暈,惡性,每小時嘔吐一次黃水,就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沒辦法,只能從色達直接返程回家了,高原反應也是所有準備進藏的驢友,最擔心的事情之一,為什麼有的人卻一點事沒有,有的人卻高原反應這麼嚴重,甚至到了必須返程的狀態,每個人的體質到底差在了哪裡?

在高山運動中,或者是到西藏旅行,一個人的體質有一個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就是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決定了你到了高原上,在西藏是否能夠快速適應高原環境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那到底什麼是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的簡稱用VO2max來表示,V表示體積,這裡狹隘的理解為,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體的體積,O2是代表氧氣,學過初中化學應該都懂這些,max表示最大,比如有些品牌的手機,出來了max版本,也就代表最大個的這個版本;

最大攝氧量,就是指的人體在運動中每分鐘能攝入氧氣的最大體積,從而來支持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

決定最大攝氧量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線粒體,可以理解為,吸入體內90%以上的氧氣被線粒體消耗掉了;

這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主要存在與肌肉中;

這裡規避一個錯誤的觀念,最大攝氧量,不可以理解成為你的肺活量,那就大錯特錯了;

線粒體的作用,就是轉化能量,氧氣充足的時候,會經過接下來的三羧酸循環,氧化磷酸化,形成ATP,也就是肌肉當中的一種必備物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高原上缺氧,或者氧氣不充足,再加上運動的時候,那就變成了無氧代謝,無氧代謝只能完成能量轉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三羧酸循環,第三步,氧化磷酸化,這兩步無法進行,那就會被還原成乙醇或乳酸等發酵產物,這就是為什麼高原上容易,頭暈惡性的主因;

我們去了西藏,到了高原等低氧環境,紅細胞必然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多,可維持較高的血氧水平及最大有氧能力。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到了高原,由於缺氧勢必會增加紅細胞的過度增加,將導致血液粘滯性明顯增高,影響氧的運輸過程,有劇烈運動的情況下,會產生氧氣消耗,做了無用功,這也是為什麼到了高原上,建議大家喝紅牛和咖啡的重要原因,就是增加血液流動,增強氧氣的運輸過程;

當紅細胞>50%時會導致Vo2max,也就是最大攝氧量下降和運動能力降低。

但是,常住人口對低氧環境已經習慣了的人,甚至動物,肌組織中毛細血管的密度增加,肌紅蛋白含量提高,線粒體的數量增加,線粒體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使組織細胞氧利用率增高,vo2max也會不斷地增加了。

這就是高原人,為什麼只適應他們的環境,到了平原地帶,會瞌睡,會氧中毒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這些指標都會隨著時間推移,適應而變化;

我們到了高原,也是適應而變化;但是去旅行,時間本來就沒幾天,最多半個多月,或者20幾天,沒開始真正的機體調控變化,又回到了平原,那麼,在適應的過程中就會考驗每一個人個體本身的體質,是否能夠快速適應高原,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的就是本身的最大攝氧量的能力;

什麼樣的人最大攝氧量,會比較低,或者到了高原上,受到影響比較大呢?

一是女人比男人的最大攝氧量,天生就低;

最大攝氧量男女有別,女性天生和男性的最大攝氧量就有區別,這也是為什麼,男人的肌肉發達於女人的重要因素,當然,不僅僅最大攝氧量不用,肌肉供給需要的其他物質女性也是天然比較弱的,到了西藏也一樣,女性容易高原反應;

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大攝氧量會逐漸遞減,老年人較低;

最大攝氧量,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逐年下降,男子以每年2%,女子以每年2.5%下降,老年人到了西藏,更要多注意預防高原反應,特別是女性;

三是經常鍛鍊和跑步的人,最大攝氧量高於不運動的人;

運動訓練可引起骨骼肌、心肌細胞中線鉸體數量適應性增加、使有氧代謝能力增強;可導致毛細血管/肌纖維比率增大、有利於肌細胞對氧的攝取、使最大攝氧量增加,這裡就不要再說,經常運動的人也最容易高原反應的這種謬論了,沒有科學依據。

經常做有氧運動的人,最大攝氧量比不做運動的人,最高增長25%,想一想,經常鍛鍊身體一定更加強壯,耐高原環境;

四是體脂高的人,脂肪高的人,血脂高的人,最大攝氧量明顯降低;

這要說的是,胖人到了高原,的確會更容易高反,經常吃的齁鹹的人,血脂高的人,也容易高反,道理就不多講了,血脂高本身血液流速慢,攜氧能力差,體脂高的人脂肪多,體積大,需要的氧氣合成的能量就會增加,供氧不足就會無氧代謝,無氧血紅蛋白增加;

五是最大攝氧量遺傳因素,影響最大,一般通過鍛鍊也只能提高20%-25%左右,而天生最大攝氧量高的人,體質就是好;所以說,能否成為運動員,父母決定;在高原上也是如此,天生體質好的人,自然會舒服很多,或者沒感覺;

天生的,就是天生的,這玩意沒法改變,唯有運動可提高一點點最大攝氧量,而已!

相關焦點

  • 巧妙服用 「高原安」 科學防高原反應 完整攻略
    每年7-8月是西藏旅遊旺季中的旺季,以開發抗「高反」產品而聞名中外的西藏高原安公司的主打產品高原安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銷售旺季。
  • 讓你遠離高原反應的八個小知識,進藏必備!
    | |泰國| 額濟納|高原反應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不了解它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它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但我們必須要懂得預防和應急關於高反那些事兒看完這篇文章就夠啦高原反應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
  • 賽先生 為什麼他沒有高原反應
    (網絡圖)你最高到過海拔多少米?我最近一次去的是海拔4767米的崑崙山口。
  • 【悅悅的小攻略】雪域高原西藏
    6-8月夏季是西藏一年之中遊客最多的季節,此時景色最好,含氧量充足,氣候宜人。旺季來西藏遊玩,建議提前預定住宿和景點門票。進入7、8月後藏區雨季到來,自駕出行要注意安全,而且此時西藏紫外線特別強烈,要注意防曬。
  • 去西藏,每個人都會有高原反應嗎?怎樣才能預防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想必喜歡旅遊的人都對它深有體會,當去到海拔相對比較高的地區,如西藏,基本都會出現或輕或重的反應現象,遭受它的一番折磨,一些體質相對差一點,可能爬了高一點的山,都有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的現象。那什麼是高原反應呢?
  • 跑步的好處 跑步能提高最大攝氧量有助延長壽命
    跑步的好處 跑步能提高最大攝氧量有助延長壽命  壽命的長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基因、血壓、膽固醇、年齡、生活方式等。美國《梅約診所學報》期刊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人的壽命也受到心肺適能水平的影響,而它是由人們的最大攝氧量(VO2)決定的。  研究人員招募了大約59000名志願者,年齡在40-69歲之間。
  • 想上高原?我們先聊聊高山反應
    西藏申扎縣與班戈縣境內的色林錯,湖面海拔4530米(圖片來自網絡)。如此反覆,就會更好的適應高原環境,克服高山反應。高山反應的應對經驗分享答:在此僅以前往西藏拉薩旅行為例。從內地出發前不少朋友會口服紅景天口服液,但實際上它是保健品,在很大程度上僅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朋友抵達拉薩後,立即驅車送抵酒店,建議TA躺床上蓋被子保暖休息,適當飲水。
  • 登上西藏4000米海拔高峰,完全沒有高原反應,冬季的西藏太美
    西藏高原是多少旅行者嚮往的人間淨土,是信徒朝聖的歸處。西藏四季的風景各有千秋,但是很少有人喜歡天寒地凍的冬季,這時候的道路不便,時常遇到大雪冰封,寸步難行的窘境。但冬季的西藏卻都有著人間秘境的純淨之美,大雪下的西藏猶如童話中的冰雪世界,一切都顯得格外沉靜,白雪皚皚的覆蓋下才更顯人間淨土的曠遠純淨。眾所周知西藏是高原地帶,來到西藏旅行最大的難題就是需要克服高原缺氧對人體機能帶來的不便。很多人從行程開始到最後結束行程都無法適應缺氧環境,導致高原反應,呼吸苦難、頭暈胸悶,四肢無力,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
  • 《畫皮Ⅱ》轉場西藏 趙薇高原反應大
    本網快訊(記者楊林)烏爾善執導、趙薇、陳坤、周迅主演的電影《畫皮Ⅱ》日前轉戰西藏進行20天的拍攝
  • 【西藏落地自駕】阿里深度遊|9月11-25日落地自駕西藏,從珠峰到岡仁波齊的信仰之旅15日遊招募
    象雄、古格…這是西藏的文明起源之地,壁畫和雕塑有著獨特的地域風格,然而,一瞬間的轟然倒下卻成為了歷史的謎題,塵埃落定後的那個悽涼斑駁的背影,只剩殘垣斷壁徒留回憶。還有東嘎皮央,很多人都沒有聽過名字,但是它們是西藏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
  •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為什麼這麼高?原來是被「擠」出來的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為什麼這麼高?原來是被「擠」出來的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世界之最,排名第一的東西才會被人熟知。就像我們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卻少人人知道位於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K2,是世界第二高峰。不過這個也不奇怪,因為這是人類的共性。
  • 2021,自駕去西藏!這4條進藏路線值得收藏!
    姜曦/攝G219,中國最長、最美、平均海拔最高的沿邊大通道,它北起新疆喀納斯,途經西藏、雲南,終點至廣西東興市中越交界處,從海誓到山盟,綿延10065公裡,串聯起中國最壯美的奇觀,這是一條興邊富民的大道
  • 今年4次去西藏沒高反,難道真是西藏生態變好,含氧量也升高了?
    我是旅遊體驗師曉嵐,為你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攻略和趣聞。西藏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最近幾年,西藏的交通越來越便捷,所以去西藏旅遊的遊客也更加多。而我,從12年前第一次去西藏後,往後每年都會去1、2次。
  • 西藏自駕這些事項要注意
    西藏自駕這些事項要注意 本著要自己自駕去 西藏,然後分享一下自駕去西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自己也整理一些分享出來。大家可以借鑑看看了解一下。 自駕去西藏,應該說是很多熱愛旅行、熱愛自然風光的朋友夢寐以求的一趟夢幻旅程,開著自己的愛車行駛在群山環繞的川藏線上,看著周圍的雪山和成群的牛羊,那種感覺確實令人非常愜意。
  • 如何利用跑步耐力測試來預測你的最大攝氧量並指導馬拉松比賽?
    在運動生理學領域,評價耐力的經典指標,被稱作「最大攝氧量(VO2max),它被譽為評價耐力水平的黃金指標。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 VO2max)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強度的運動,當機體出現無力繼續支撐接下來的運動時,所能攝入的氧氣含量。
  • 自駕去西藏的注意事項和必帶物品你準備齊了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進藏不再選擇公共出行方式,自駕進藏開始被更多的旅行者青睞。較高的自主性和便捷性為體驗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隨時隨地可以停下車看看周圍的風景,時間地點都可以由自己掌握,那麼如果自駕去西藏你要準備好哪些必帶物品,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西藏自駕16天(帶車越野SUV)
    進藏須知:1、心理準備:西藏雖然神聖,但也不是什麼禁區,與去其它地方旅遊最不同的是,西藏是高原,而且是主要有藏族人居住的高原,首先不要對高原有恐懼心理,對一般正常人來說,去西藏無非是去高原旅遊一次,就算是有高原反應,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般不會導致生命危險,況且現在西藏的醫療條件比過去有極大的改善
  • 西藏自駕遊是否挑車,西藏的道路究竟如何,自駕西藏需要注意什麼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西藏公路覆蓋率高原海拔與車輛動力的關係冰雪路面與驅動系統的關係相信大多數旅行愛好者都有進藏的規劃,這塊神奇的高原流傳著很多故事,比如悲情少年倉央嘉措,蓮花生大士與魔國之戰,為文成公主修建的布達拉宮,說唱長篇史詩《格薩爾王傳》的神奇,以及香巴拉的是各種各樣的傳說等等。
  • 夫婦們去西藏旅遊,住酒店的時候,導遊堅決不讓他們一間房住
    布拉格宮殿其中,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是一個地標性的景點。這是西藏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古建築。潔白的牆壁配上紅紅的圓頂,讓佔據山頂的他,顯得那麼威嚴莊重。布達拉宮可以說是一座藝術寶藏,更是藏族人民的精神家園。
  • 自駕西藏對車的損傷有多大?朋友開輛轎車去,到了拉薩直接報廢
    自駕西藏與在城市開車上下班的區別,無非在於兩個方面:高原低壓缺氧的環境,路面崎嶇坑窪不斷。 前面,一位中學時期的老友告訴我,他在雲南香格裡拉租了一輛轎車,獨自一人走滇藏線到西藏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