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鑑賞

2021-02-19 古詩文賞析


賞析名家詩詞,聆聽名家心聲,領略名家風採。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譯文】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

在晚上觀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接著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

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

又傳說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

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

陰精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

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悽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注釋】

點擊右邊的按鈕,可以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⑴朗月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五收錄此題,列於《雜曲歌辭》。

⑵呼作:稱為。白玉盤:白玉做的盤子。

⑶疑:懷疑。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於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武帝內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⑷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望舒,又名纖阿。

⑸何:一作「作」。團團:圓圓的樣子。一作「團圓」。

⑹「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著搗藥,究竟是給誰吃呢?言外有批評長生不老藥之意。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⑺蟾蜍:俗稱癩蛤蟆。《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詩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圓影:指月亮。

⑻大明:指月亮。

⑼羿(yì):中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淮南子·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烏」即日。《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⑽天人:天上人間。

⑾陰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陰精也指月。淪惑:沉淪迷惑。

⑿去去:遠去,越去越遠。為決絕之辭。

⒀悽愴:傷心之意。

【鑑賞】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

  李白有《古朗月行》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採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像,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採俱佳。然後,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隻腳,而後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齧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裡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大概是李白針對當時朝政黑暗而發的。唐玄宗晚年沉湎聲色,寵幸楊貴妃,權奸、宦官、邊將擅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詩中「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似是諷刺這一昏暗局面。沈德潛說,這是「暗指貴妃能惑主聽」。(《唐詩別裁》)然而詩人的主旨卻不明說,而是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像,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雲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本欄目鑑賞部分來源於《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譯文和注釋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

投稿、合作,請聯繫QQ 917293188(微信同號)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相關焦點

  •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每當讀到李白的詩,我們都無不驚嘆其傲人的才華。因為在他的詩裡,多是瀟灑與肆意、多是浪漫與不朽。可你是否也了解到,在這亮麗的描繪下,藏著一個無奈的軀殼,一種對當時社會腐朽落敗的喟嘆!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 一年級語文古詩詞鑑賞之《古朗月行》(節選)
    《古朗月行》出自《全唐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開頭寫孩提時代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寫出了月亮初升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著寫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繼而淪沒而迷惑不清,最後表達為月亮的淪沒而心中感到憂憤不平。
  • 詩詞 | 李白《古朗月行》
    ◆ ◆ ◆▲ 點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免費收聽 ♬古朗月行(節選)唐代: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注釋呼作:稱為。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 讀唐詩·學英語: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李白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像是口語化的傾訴,娓娓道來一段故事。李白如此有才!「朗月行」是樂府古題,李白因襲舊題目,故稱「古朗月行」。這份古舊的氣息,倒賦予了詩題別樣的味道,如《春江花月夜》所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朗潤、明亮、神秘,讓人神往。
  • 古朗月行 【唐】李白
    陰精:《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陰精也指月。淪惑:沉淪迷惑。去去:遠去,越去越遠。悽愴:悲愁傷感。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
  • 有趣而又絕佳的詩作——李白《古朗月行》
    有趣而又絕佳的詩作,莫過於李白的《古朗月行》,尤其是詩的前四句,生動幽默,浪漫神奇,入選小學語文教材,能引起孩童對古詩的熱愛。但賞析整首詩,卻是詩人憂國憂民的絕佳詩作。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幼小的時候不知道明月為何物,便稱它為掛在天空中的白玉盤。懷疑它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上邊。前四句詩,把兒童的天真、好奇的特點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語言質樸,比喻有趣,充滿了神奇的遐想。詩人繼續發揮神奇的想像力,嫦娥、玉兔、桂樹俱在明月上,悠閒自在,一句「誰與餐」又透出一絲寂寞。
  • 滄州小記者帶你學古詩|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節選)唐 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譯文: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在晚上欣賞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接著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究竟是給誰吃呢?
  • 小升初詩詞考試,李白古朗月行解析,淺顯易懂,您的孩子一定需要
    (第六首詩詞)古朗月行——李白(唐)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考題:問題1:「呼作」的意思?答案:稱為。問題2:李白把月亮比喻成了什麼?答案:白玉盤和瑤臺鏡。問題3:「團團」的意思?答案:圓圓的樣子。
  • 《古朗月行》古詩朗讀
    古朗月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盛唐時期,它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這時期的詩人有很多,我們今天來了解其中一位,他愛酒;愛月;愛行俠仗義;更愛寫詩,他的詩豪放飄逸,題材居多,一首《靜夜思》讓大家耳熟能詳,他就是——李白。李白的詩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色彩,賀知章嘆賞他是詩,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後來的人便把李白稱為「詩仙」。
  • 小學課本中《古朗月行》為何只有前4句?後12句對孩子來說太難理解
    當提起李白的《古朗月行》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兒時的語文課本,且會很堅定地說這首詩我背過,然而,你真的背過全詩嗎?在很多人印象中,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很好理解,也很容易背。實則不然,其實這首詩一共有16句,很多人小時候只是背了個開頭。那麼,像課本這麼權威的書籍,為何要「偷工減料」呢?不妨先來看一下完整版的《古朗月行》。
  • 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之《古朗月行》(節選)
    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樂府《雜曲歌辭》裡原有的題目,李白在這裡借用古題,所以稱為「古朗月行」。全詩共十六句,這裡節錄的是前八句。②呼作:叫作。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這裡用來比喻月亮又圓又大。④疑:懷疑。⑤瑤臺:古代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李白的《古朗月行》有16句,為何課本只選擇前四句?原因很現實
    還有李白的《古朗月行》,明明有16句,但是課本卻只選擇了前四句,這是為什麼呢?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李白的這首詩寫於安祿山叛亂前夕,雖然李白當時已經遠離朝廷,但是他對時局還是很關心的。所以這不是一首單純的「詠月詩」,是有其特殊寓意的。
  • 這首五言詩全程寫月,無一不體現出詩人的憂愁苦悶,令人感慨萬千
    月亮很美麗,但卻不那麼完美,正象徵著我們的生活一樣,世上沒有完美的物什,也沒有完美的任何一件事,但也正是因為不完美,才會顯得如此美麗吧。歷來描寫月亮的詩句有很多,例如詩仙李白就有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千古名句。但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他的另一首描寫月亮的詩句,名字叫《古朗月行》。《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 一年級上學期人教版課本詩詞《詠鵝》《憫農》《古朗月行》《風》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本裡除了兩首必背古詩——《江南》、《畫》,還有四首欣賞詩詞——《詠鵝》《憫農》《古朗月行》《風》。月夜gǔ lǎng yuè xíng古朗月行(節選)lǐ bái>【唐】李 白xiǎo shí bù shí yuè小 時 不 識 月,hū zuò bái yù pán呼 作 白 玉 盤。
  • 詩仙李白寫過凡爾賽文學,白玉盤、綠玉杖、散金三十萬都是小意思
    比如有的女生說我一直都不知道吃雞蛋是要剝殼的,原來吃的雞蛋都是管家給我剝好的。這明顯就是赤裸裸的炫富。在略帶憂傷的敘述中不經意間透漏自己高貴的生活。其實一些名人在不經意間也在創作著凡爾賽文學,比如馬雲就曾說過,「我對錢不感興趣」。撒貝寧也曾說過,「北大還行」。等等,諸如此類的都是。這種炫富的方式與手段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和我國古代的名人相比較可謂是大巫見小巫了。
  • 國學經典誦讀:《古朗月行》
    以下是未節選部分:【作者】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 , 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託可馬克) ,白即誕生於此。【譯文】小時候不認識月亮, 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麼長得圓圓的?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麼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
  • 小學生必背古詩文《古朗月行》解析,快快給自己的孩子收藏哦
    一、古詩今釋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就把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它是瑤臺神仙用的梳妝鏡,飛到了青色的層雲之間。二、字斟詞酌1、朗月行:樂府舊題。樂府舊題是漢樂府詩中原有的題目。後代詩人常沿用這類題目並模仿漢樂府的體例作詩。2、瑤臺: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月亮代表我的心:李白眼中的月亮浪漫唯美,千百年來傳唱不衰
    月意象在李白的詩歌中就出現了336次,這其中還不包括如玉盤、明鏡、玉鉤之類的月之代稱,足以見得李白的愛月愛的多麼執著。翻開《李白全集》,以月亮為主題的詩歌創作隨處可見,有《初月》、《把酒問月》、《月夜金陵懷古》、《關山月》等等名篇佳作。
  • 李白到底是怎麼死的?
    也是這一年,5歲的李白跟著老爸千裡迢迢來到四川清廉鄉。很多年之後,因為李白自號「青蓮居士」,這個地方改成了「青蓮鄉」。初來乍到的李白沒有小夥伴一起玩耍,常常一個人望著天上的月亮發呆。對一個孩子來說,月亮時有時無,時圓時彎,是多麼神奇的事啊。小李白不知道那是月亮,也把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王母娘娘的瑤臺鏡飛到了天上。
  • 人生贏家李白:自己是富二代,兩次入贅丞相孫女,迷弟粉絲成群
    一、李白可能是個「富二代」李白的家裡應該是經商的,李白在《萬憤詞》寫道「兄九江兮第三峽」。李白的哥哥在九江,弟弟在三峽。他們把長江下遊的銅、鐵運到長江上遊去去賣,把長江上遊的鹽巴運到長江下遊去賣,因此可以推斷李白的家中是比較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