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去世後,北洋軍閥出現了府院之爭,1917年,孫中山電令在廣州的汪精衛開展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鬥爭。此後北洋軍閥內鬥,先是皖直戰爭,後來又是直奉戰爭,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趕走了吳佩孚,與段祺瑞組建了聯合政府。
可是呢?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馮玉祥兵變,推翻了由直系控制的北平。並將所部改稱為國民軍,任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隨後,馮玉祥通電討伐張作霖,並動員奉系的大將郭松齡倒戈,奉系在南方的勢力,逐漸被清理,奉軍退出了南方。「部將叛亂,東北空虛,」張作霖提出以東北資源和日軍交換,誘使日軍出兵相助,在日軍的支援下,北伐軍失敗。
馮玉祥通電下野。張作霖成為北洋軍閥的最高統治者。
張作霖下令討伐南方的國民革命軍和西北軍,這樣北伐戰爭才正式開始。在此時,日本趁虛而入,要求張作霖在《滿蒙新五路協約》上簽字,但在籤約過程中張作霖耍了一計謀,他在籤約上只寫了個「閱」字,並沒有籤上自己的姓名,這是為後來撕毀條約留下後路。張作霖本以為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一統天下,可是終究敵不過北伐軍隊,奉軍全線崩潰,1928年退出關內,在途中被日軍炸死在皇姑屯。
日軍蠶食東北的野心,也因為張作霖去世而破滅。隨後,東北易幟,日本製造了九一八事件,然後將溥儀接到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為此,東北民眾奮起反抗,自發組成了各種抗日組織,統稱東北義勇軍,這期間張學良堂弟張學文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靠了日本人,擔任日偽東北自衛軍總司令。
張學文是張學良大伯的長子,自幼由張作霖撫養成人。從日本留學歸來後,擔任張作霖的衛隊營長和山東軍閥張宗昌的部下師長等職。1928年6月,張學良執政東北,張學成開始懷有親日倒兄的野心,他投靠軍閥石友三(這時石友三投靠汪精衛),並於1931年串通日本關東軍,以軍費少為由,進攻東北軍。南京政府下令免去石友三本兼各職,派劉峙、胡宗南討伐。東北軍以于學忠、王樹常兩集團軍進攻。石友三受到兩面夾擊,以失敗告終。張學成逃往天津日租界隱居。
九一八爆發後,東北軍潰敗,張學成放出話說:我和張學良勢不兩立。
其實這個張學成,在張宗昌手下擔任師長的時候,因為被土匪誣陷,被張學良撤職,一直耿耿於懷,以至於張學良邀請他回到東北軍任職,他都不接受。最後,張宗昌被北伐軍打敗後,便投靠石友三。
張學成的身份特殊,在東北有一定的勢力,又在日本學過軍事。日本人見到張學成要投誠,於是就給予經費,給他封官許爵,當了偽自衛軍總司令,讓其在當地招兵買馬,並揚言「要揭旗西進,與駐紮在錦州的東北軍炮火相見」。
錦州的駐軍,不知如何是好,如是讓東北警察處處長黃顯聲請示張學良。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蔣介石密電張學良不抵抗,保存實力,而遼寧省警務處處長黃顯聲先率領部分警察部隊抗擊日軍,後往遼西地區將民團和地方保安部隊組成民眾抗日義勇軍。到12月末,共編成22路共7萬餘人,1932年2月底,東北抗日義勇軍發展到近20萬人,抗日義勇軍成了日軍控制東北的絆腳石,以至於1932年以抓捕義勇軍的名義進攻山海關的何柱國部。
張學成當漢奸的事情,讓張學良很惱火,他電令黃顯聲殲滅張學成的日偽軍。但是,又擔心伯母責怪,於是開了家庭會,找來了張學文的弟弟張學文:二大爺臨終前,讓我們好好照顧學成,現在他叔叔(張作霖)尚未安葬,張學成竟然幫日本人賣命,這丟盡了張家人的臉。他幫助石友三,進攻東北軍我都可以不計較,可是他不能投敵賣國……,大家一致認為,張學成的所作所為,已經背叛了家族、背叛了國家,一定要嚴厲制裁,以慰先人在天之靈。
遼寧省警務處處長黃顯聲接到命令後立即電報給在錦州的部隊下發命令。熊、米遂集中公安騎兵部隊於11月中旬前往高山子圍剿。這股偽軍原系烏合之眾,一戰即潰,張學成和日本顧問全被擊斃,並生擒偽軍官多人。這樣日寇在遼西一帶扶植起來的第二股偽軍又被消滅,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利用偽軍侵佔遼西地區的陰謀。
其實,黃顯聲,從1931年就開始抗日,他對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不滿,率先以警察為基礎,組建了義勇軍,也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東北軍騎兵第二師,在張學良擔任「西北剿總」副司令後,他被委任為騎兵副軍長,不過他勸說張學良不要被蔣介石利用,拒絕與紅軍為敵。
黃顯聲的騎兵也是駐西北地區的東北軍中唯一一支沒有和紅軍發生過摩擦的部隊。他還支持了呂正操的抗日武裝,贊成張學良抗日。這才有了1936年的西安事變。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後,張帥被軟禁,黃顯聲為此東奔西走,他去武漢找關係營救張學良,可是最終自己都沒有保住性命,1938年黃顯生在武漢被捕,多滴關押,1949年解放後,他被特務暗殺於重慶白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