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完成第一階段的墾務工作以外,「於龍門」在龍門設治局還辦了一件大事——開闢「龍奇官道」。
《黑龍江志稿》中有一份文件,是當時任「黑龍江省護軍使兼民政長、巡按使、黑龍江省將軍」的朱慶瀾所寫的《黑龍江政務報告書》,其中說道:「……江省(即黑龍江省)擬由龍門起向東直達黑龍江岸闢一大道。所陳各節計劃周詳,且此舉關係邊疆、利害極重。」
該書的「清丈」篇裡提到:「又查龍門至奇克特中間山荒尚多,亦飭該局(龍門設治局)就開龍奇官道之便,隨帶放出」;
在 「交通」篇裡又對「龍奇官道」做了詳細說明:
「龍鎮縣境大道:……自縣治之東北至遜河界一百六十裡,通奇克道」;
「奇克縣大道:東到遜河界三十裡……」;
「遜河設治局:官道西自龍鎮縣界入境,北至奇克縣界,皆由遜河境內通過。此路系民國五年特派專員於文波率工五百人開山伐木修成。當時鑑於黑龍江沿邊一帶交通梗塞,倘一有警,沿江封鎖,各縣人民進退無路,陷於絕地,乃修此路。計耗費工款數十萬元,非惟興安迤(yǐ)西各縣民戶往來鹹稱便利,且於國防有絕大關係。惟近年匪亂道梗,中間橋梁破壞,各站官房坍塌,交通隔斷,在春夏之際僅航路通行。」
《黑龍江通志採輯資料》中,1915年的《奇克特志略》記載:「奇克特以南龍奇官道,有木橋一座,名西溝橋,寬三四丈,建於民國四年秋。」
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對比出其他一些著述中關於這條大道的錯誤說法。
首先是1991年出版的《孫吳縣誌》。在其第10頁中記載:1914年(民國3年),龍門特派專員於文波率工人500名始修由龍門到遜河的官道。於1916年竣工。……1932年(偽滿大同元年),秋,日本關東軍沿龍(鎮)遜(河)官道侵入西遜別拉(現曾家堡)、腰遜別拉(現腰屯)和吳家窩堡。
其次是2010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孫吳縣歷史》第一卷第9頁:1932年秋,日軍沿古龍遜官道侵入孫吳。經龍門首站北進,經過西遜別拉和腰遜別拉,(曾家堡和腰屯),在吳家窩堡(龍遜官道遜河設置局第五號驛站)安營紮寨。
第三是孫吳史學泰鬥、已故的楊柏林老先生於2005年8月出版的《孫吳蒙塵歲月》一書。
第四是2008年7月23日《黑河新聞網》轉載《黑河日報》上,前孫吳縣誌辦主任、已故的丁萬勇先生的一篇文章。
筆者認為的錯誤之處,首先是對這條大道的稱呼不應該冠以「古」字。這條大道是1916年修成的,當時已是中華民國第五年,按照中國歷史年代劃分,1840年以後就稱為「近代」了,不能稱之為「古」;從年限長短上考慮,1916年到現在才剛過百年,也算不上「古」。
其次,不應該稱為「龍遜官道」。《黑龍江志稿》及《奇克特志略》中均明確稱為「龍奇官道」。朱慶瀾的《黑龍江政務報告書》中說,這條大道是「由龍門起向東直達黑龍江岸」,《黑龍江志稿》中的其他內容說是到「奇克縣界」,那麼,按照道路命名慣例,當然應該是由起點龍門的「龍」字與終點「奇克特」的「奇」字組合,稱為「龍奇官道」。
楊老先生說這條道是「從黑龍江邊的遜河向內地伸展,修到龍門」,方向就反了。負責修路的官員「於龍門」,不可能先來到黑龍江邊,然後再往回修。而且該書下文中也說了「一站起點是龍門,終點九站是遜河」,方向與之前所說相互矛盾。
端點上,也不可能是「遜河」。今天的「遜河鎮」並不在黑龍江邊,地圖上的直線距離還有20公裡呢。
而且,道路的命名一般應該在它竣工之前、甚至籌建時就已確定的。對比「奇克(特)」和「遜河」這兩處地名的稱呼,奇克是1910年就設立了「卡倫」、1915年從璦琿縣分設「奇克特縣佐」的;而遜河是直到1916年(也就是這條大道竣工那年)才設立的「遜河稽墾局」,此前為「畢拉爾路協領」。若說大道修到這兒為止,那就該命名為「龍畢官道」了。
再看《黑龍江公路史》: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條大道拋開「海倫至龍門」段不提,餘下的,兩端點是「龍門」和「奇克」。「遜河」只是「主要經過地點」。說「終點九站是遜河」,是不對的;方向上,從「站點」名稱順序上就可以看出,當年是從南向北修築的。
當然,這本《黑龍江公路史》中把「奇克」與「九站」分開,把「一站」與「龍門」分開,這豈不是一共有11站嗎?起點是龍門,龍門當然就是第一站、首站,這和尺子上開頭為「零」是不一樣的。就好比我們栽一行樹,把起始的一棵稱為「第1棵」,而不能稱為「第0棵」,這才符合我們的命名習慣。因此,把它們分開來提也是不對的。
在網上還查到一篇文章,是楊老於2005年5月16日發表在《黑河日報》上的:
這篇文章發表時間比《孫吳蒙塵歲月》的出版時間早了兩個月左右,二者有多處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文章中叫「龍奇官道」,書中叫「龍遜官道」;文章中說「完成了五個驛站的確定,進入遜克縣」,而書中卻說「二站到七站均在今天的孫吳境內」;文章中說「奇克是第九號驛站」,而書中卻說「終點九站是遜河」。
綜合分析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龍奇官道探查記」一文要比《孫吳蒙塵歲月》更準確。
另外,再次利用百度地圖的「測距」功能,發現「七站」離「遜河」僅有不到5公裡,在這麼短的距離內,中間不可能再設一個「八站」,所以無論如何,遜河不會是「終點第九站」。
結論:於龍門主持修建的這條大道叫「龍奇官道」而不叫「龍遜官道」;是由南向北修建的;終點在「奇克」而不在「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