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市規劃建市範圍(僅供參考)
新星市所在的黃田農場以擁有八大石和廟爾溝兩處旅遊勝景而名冠西北,又以發現湘女巨石而名揚海內外。更讓外界稱頌的是,建場近60年來,黃田農場幾代軍墾人在只有「一棵樹」的亙古荒原上開荒造田,至今已植樹一百八十餘萬棵,曾被國家授予綠化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如今的黃田農場,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亮麗絢目的燈景,高聳挺拔的樓群,構成了一副農場田園化與城市化相互交融的現代化城市的宏偉畫卷,美麗的新星市正向您招手。
新疆兵團對新建城市一般實行「師市合一」、新建城鎮實行「團鎮合一」管理模式,並對「師市合一」「團鎮合一」體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
兵團第十三師位於新疆哈密市,它東倚甘肅酒泉,西鄰吐魯番和昌吉,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與蒙古國接壤,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蘭新鐵路、國道312線、連霍高速和多條航線橫貫東西南北,是連通新疆與其它省市的咽喉,更是連接全國和亞歐大陸的重要樞紐。現下轄8個農牧場,80個連隊,21個社區,2個兵團級經濟開發區。
新疆兵團第十三師(簡稱十三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它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6師。
這支部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主要包括:1934年10月組建的紅一方面軍紅1軍團直屬偵察連(其大部分戰士參加過南昌起義),鄂豫皖蘇區的紅25軍75師225團(這支部隊最初是由1932年組建的鄂東北地方遊擊隊——特務第4大隊發展而來的)和陝北紅28軍(由綏(德)吳(堡)戰鬥團、米(脂)西遊擊師和清澗紅4團於1935年12月合編而成),抗日戰爭前期是115師騎兵團、688團和120師716團,後期是在延安衛戍黨中央、毛主席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
1949年11月第6軍第16師進駐新疆,1953年6月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集體轉業為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五師;
1954年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農五師隸屬兵團建制;
1957年,兵團撤銷農五師建制,縮編為紅星總場,由兵團直接領導;
1959年農五師建制恢復,1963年3月,農五師師部西遷博樂,在哈密設管理處;
1969年,農五師哈密管理處劃歸兵團後勤部,後歸兵團直接管理;
1975年兵團撤銷,哈密管理處改為哈密地區農墾局;
198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哈密地區農墾局歸屬兵團,更名為哈密農場管理局;
2001年1月,經中央批准,哈密農場管理局升格為農業建設第十三師;
2012年12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正式批准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三師」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部分來源:新疆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