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消息稱,近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自治區直轄縣級新星市,新星市人民政府駐第十三師黃田農場蘭新東路57號。
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自治區直轄縣級新星市上述消息表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又新增一座城市,總數達到11個。分別為:第一師阿拉爾市、第二師鐵門關市、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第五師雙河市、第六師五家渠市、第七師胡楊河市、第八師石河子市、第十師北屯市、第十四師昆玉市,以及第十三師新星市。
新疆兵團第十三師位於新疆哈密市,是連通新疆與其它省市的咽喉,更是連接全國和亞歐大陸的重要樞紐。現下轄8個農牧場,80個連隊,21個社區,2個兵團級經濟開發區。
據悉,新疆兵團對新建城市實行「師市合一」、新建城鎮實行「團鎮合一」管理模式,並對「師市合一」「團鎮合一」體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
多年來,新疆兵團按照「師建城市、團場建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思路,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設市建鎮加速推進。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疆兵團有城市11座、建制鎮56個,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主導、一般城市為支點、城鎮群為重點、團場城鎮為節點,和地方城鎮功能互補、具有新疆兵團特色的城鎮體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位於新疆哈密市,是連通新疆與內地的咽喉,更是連接全國和亞歐大陸的重要樞紐,鑲嵌在哈密市一區兩縣版圖內,東倚甘肅酒泉地區,西鄰吐魯番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與蒙古國接壤。南北寬270公裡,東西長297公裡,總面積7515.53平方公裡,佔兵團的10.7%、佔哈密市的5.5%。
十三師下轄8個農牧場(紅星一場、紅星二場、紅星四場、火箭農場、紅山農場、黃田農場、柳樹泉農場、淖毛湖農場),80個連隊,21個社區,2個兵團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1.82萬人,佔兵團的4.52%、佔哈密市的21.2%,農牧一線職工1.1萬人。
十三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部隊,它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第16師。這支部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主要包括:1934年10月組建的紅一方面軍紅1軍團直屬偵察連(其大部分戰士參加過南昌起義),鄂豫皖蘇區的紅25軍75師225團(這支部隊最初是由1932年組建的鄂東北地方遊擊隊——特務第4大隊發展而來的)和陝北紅28軍(由綏(德)吳(堡)戰鬥團、米(脂)西遊擊師和清澗紅4團於1935年12月合編而成),抗日戰爭前期是115師騎兵團、688團和120師716團,後期是在延安衛戍黨中央、毛主席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
連霍高速、哈羅公路、312國道、303省道及蘭新鐵路穿插團場,哈密飛機場距團場僅10餘公裡。四通八達的場區公路,連通了團場每一個角落,與十三師師部、吐哈石油基地、哈密市及周邊所有鄉鎮無縫對接。進一步是市區,退一步是團場,大大縮進了市區與團場的聯繫。方便!
「紅星」二字在十三師人看來,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一段能夠載入共和國史冊的生動歷史,也是十三師幾代人血液裡流淌著的獨有文化符號。這段歷史,無不感動著每一個想去了解它的人,這個符號,無不貫穿著十三師發展的全部光輝歲月。於是,紅星文化在先進文化的引領下完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發展,在新疆精神、兵團精神的發揚中延伸,在十三師幹部職工的工作生活中展現。
圖文編輯整理: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