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見過嵊州凌晨一點的街頭了?」「大概,有二十年了吧!」這是一對老夫妻簡單而平實的對話。此時,他們剛剛輪值好八小時的一班崗,他牽著她的手,朝家的方向走著。
他們是誰?她,是來自嵊州市初級中學的黨員教師楊歆賢;他,是來自金庭鎮中的黨員教師王華江。在「黨員進社區、打贏防控阻擊戰」專項行動中,他們既是夫妻,更是搭檔。
作為典型的「雙教師家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常常無法兼顧正在初中學習關鍵期的女兒,這也讓楊老師和她先生心有愧疚。可疫情面前,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其間,女兒王楊的一席話戳中了他們柔軟的內心:「爸爸媽媽,你們安心去執勤吧,我會自己安排好學習生活計劃的。相比去一線支援的醫生的孩子,我已經很幸運了,你們放心好了,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這個防控疫情的戰場上,楊老師不僅是一名黨員,也是一位班主任。為及時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各類人員的摸排工作,她還總結出了幾條行之有效的「經驗」:保持手機暢通;保持動態更新;取消休假;取消「免打擾」;鬧鐘不鬧「心」;備忘錄「只備不忘」……一系列瑣碎的摸排匯總、跟蹤隨訪工作,似乎早已融入到楊老師的日常生活中了。她卻只說了句:「作為班主任,這些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據了解,楊歆賢和王華江老師原本不是一起當值的,恰巧當天有一名同志突發緊急狀況,需要支援。而王老師便是二話不說第一個申請去戰「疫」第一線的黨員教師。「老婆,我來啦!」「這麼巧,在這裡遇見你!」他們相視而笑,就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去。是的,此刻,他們是情比金堅的夫妻,更是情同手足的同志。
在採訪楊老師的時候,她對我說:「還是不要『撒狗糧』了吧……你也知道,半夜的風是真的冷,但心是真的暖,或許,因為有他陪在我身邊。」是呀,心若燦爛,何懼「嚴寒」,戰「疫」陣線上我們從來不孤單。
【來源:浙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