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省級權威媒體聚集報導浦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2020-12-15 澎湃新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海外版》、浙江衛視、《浙江日報》、浙江新聞等權威主流媒體及客戶端、公眾號等新媒體,聚集報導了浦江。

8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蹟」專題刊發文章《綠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銀山 浙江「水秀天下」的秘訣》,用整版對浙江「五水共治」工作經驗進行了深入的總結展示,有多處照片文字介紹浦江,還特別指出:全縣水晶加工主體減少了90%,水晶產業產值和稅收仍增長24%和2.6%……金華浦江縣的發展成績讓人驚訝。

(滑動查看)

新安江九孔洩洪,一江清水噴湧而出。

「多年積累的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五水共治』的紮實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省防指辦常務副主任趙孟進總結。

浙江,因水得名、倚水而興。

「浙江的水好」,這是外地人的印象。欣賞「溪邊照影行」的美景,體驗「郡亭枕上看潮頭」的壯闊,這也是不少人的選擇。

水資源豐沛的浙江,其實也一直被水汙染「困擾」:數年前,全省32個省控地表水斷面均為劣Ⅴ類。

「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17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推動「千萬工程」實施。而其中之一就是「治水」。

2013年,浙江省委打響「五水共治」戰役。這一幹,就是多年……

金華市浦江縣翠湖,昔日「牛奶河」變身「遊泳池」 。

1

水岸同治促轉型

河水汙染,根源卻在岸上。

作為工業大省,要治水,必須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浙江做了套「加減法」:「加」是做大做優、提質增效,「減」是限小汰劣、治汙減排。

去紹興諸暨,人們會告訴你:電鍍業讓人賺了不少錢,但生產中產生大量廢水,卻導致河黑、水臭。「五水共治」開始後,諸暨系統推進五金加工業整治和集中入園工作。一大批「低小散」企業關停,另有19家企業整合組建成5家公司,入駐工業園區。如今,在鼎恆電鍍廠,企業負責人介紹說:「原來汙水亂排的情況,早已成為歷史。」

衢州,錢塘江的源頭,護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前些年,衢州這個生豬養殖大市,飼養量達760多萬頭。「五水共治」開展後,當地關掉低端豬舍,實施集中養殖、廢物統一生態循環處理,飼養汙染問題得到治理。

在治水的倒逼下,浙江持續推進工業和農業「兩轉型」。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整治「髒亂差、低散亂」企業13.5萬家,關停搬遷養殖戶40餘萬個。

推進「水岸同治」,汙水、廁所、垃圾的整治必須在列。

為治理陶畈江水汙染,紹興市越城區馬山鎮多措並舉。不僅建造汙水收集池,還取消了沿河32個河埠頭,並統一安裝護欄,杜絕了沿河洗滌的陋習。之後,再對河水清淤,砌河坎、鋪石板、裝路燈……很快,「臭水河」變成了「景觀河」。

「五水共治」實施僅兩年,浙江就有639個鎮建成汙水處理設施,新增城鎮汙水管網6536公裡,在全國各省份中第一個實現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院子不再養雞養豬,瓶罐種花種草,擺上一綠一灰兩個分類垃圾桶……一番拾掇,小院變得清爽起來,這得益於近年來浙江推開的「垃圾革命」。在浙江農村,「農戶源頭分類,分片包幹勸導,統一上門收集,終端無害處理,村規民約規範」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

農村垃圾分類「賀田模式」

岸上乾淨,水清除了汙染源,相當於「釜底抽薪」,一勞永逸解決問題。與此同時,直接針對水體的「清三河」——治理「黑河、臭河、垃圾河」的工作也在同步進行。至2016年,全省清理「垃圾河」「黑臭河」1.1萬餘公裡,各地水質明顯好轉。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風光。夏利新/攝

2

五級河長保清流

行走在浙江各地,只要在水邊,很容易看到「小微水體管理公示牌」,寫著鎮級、村級負責人及河長的姓名和電話。老百姓發現問題,可隨時電話舉報。

2013年底開始,浙江推出「河長制」——由機關幹部擔當河長,對包幹河道的斷面水質達標、水環境改善負領導責任。在浙江,都是當地「一把手」擔任最難治河道的河長。

一上任,河長們便全面診斷所管轄的河道,排查河道排水口、沿河排汙情況、汙染源構成……情況全面掌握後,實施「一河一策」,對症下藥,不治好水不收工!

很多時候,河長發現問題並不能立刻解決,怎麼辦?

「不能就地解決的就上報,由市、鎮兩級協調。」杭州建德市航頭鎮的村級河長傅遠輝介紹說。

不久前,傅遠輝在巡河中,發現水上漂浮著油汙。油汙何來?傅遠輝一時難以查清,就將問題上報。在多方力量的配合下,很快查到了源頭:一家針紡企業沒有管住自家的廢油,雨天時出現滲漏。

很快,這家企業就關停整改。

目前,浙江已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各級河長5.7萬餘人。所有河流水系分級分段設置河長,落實河長包幹責任制。

「五水共治」落實得好不好,領導幹部是關鍵。為此,浙江專門設置了省委、省政府30個督查組,嚴格落實治水責任。建立「四個一」督查機制:一月一提醒,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一月一考評。

這一抓,取得了成效。一鼓作氣,「湖長制」「灘(灣)長制」相繼建立,管理體系又延伸到湖庫、海灣以及池、渠、塘、井等小微水體。「五水共治」,越做越細!

傾心養護水清如鏡 陳永建/攝

3

多重保障求長效

開展「五水共治」,浙江投入多少財力?

有統計顯示,2014年至今,全省「五水共治」各類社會資金累計超過6200億元。

浙江省委、省政府定下兩個「規矩」:第一個「規矩」是「保證環保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將各級削減的『三公』經費用於治水……」用足財政貼息、獎勵、補助等措施。除此之外,還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第二個「規矩」是將「青山綠水」保護納入政績考核體系。財力支持、制度支持,於治水幹部而言,是「獎勵」。為考核訂下的硬性指標,則是「督促」。

千島湖的水,天下聞名。能常年保持Ⅰ類水質,與省裡的「生態指揮棒」有關。浙江近年來不再搞單純的「GDP競賽」,而是把各縣市分為「工業主導型、綜合發展型、生態保護型」三個類別分類考核。用當地幹部的話說,GDP增長是政績,抓生態環保同樣也是政績。

在浙江,從跨行政區域水質交接斷面考核管理、行政問責,到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環保成績「一票否決」,再到「出境水必須優於入境水」這一剛性指標,一項項制度,督促廣大幹部用心、用力治水。

然而,有一件事還要避免:不能「黨員河裡幹,群眾岸上看」。

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胸有成竹:「我們現在是全民治水。」當下的浙江,已實現了從「政府治水」到「全民治水」的轉變。

的確,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浙江各地依託工青婦和社會組織,建設了一支支龐大的治水志願者隊伍。

在杭州桐廬,有維護池塘水質的「池大爺」「塘大媽」;在寧波寧海,有參與巡河的「洋河長」;在金華東陽,有為治水捐錢捐物的「鄉賢河長」;在麗水慶元,民間河長發現有人把剩飯菜倒進水裡餵魚、河邊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時,會及時勸導,並清除乾淨。

湖州市安吉縣民間環保公益協會開展巡河清潔「母親河」活動。周紅慶/攝

4

剩餘「四水」捏成「拳」

「握指成拳」——浙江豎起「治汙水」這個「大拇指」的同時,也把剩餘「四水」捏成「拳頭」。一大批急難問題得到解決、一大批水利工程接連上馬,使浙江水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防洪水

7月8日,新安江水電站開啟9孔洩洪,雖然這是浙江史上最大流量的洩洪,但整體上新安江沒有出現大險情。這與浙江狠抓「防洪水」密不可分。

全力提高防洪水平,浙江大力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在杭州,「百項千億」「海塘安瀾」等工程齊頭並進;在諸暨,智慧水利工程促進防洪「硬體」、「軟體」雙提升……

排澇水

「一下暴雨,就有積水,煩不勝煩。」在杭州,居民對城市積水「深惡痛絕」。近年來,杭州系統實施道路積水點工程改造,並針對摸排出來的40多條「斷頭河」排出計劃,一河一策,逐個打通。

開展「排澇水」工程,浙江多地因地制宜。在紹興上虞區,實施「斷頭河」整治項目40個,此舉被百姓稱為「再造半條曹娥江」;在湖州市吳興區,愛山街道加大管網改造的同時,籌建小區排澇站,解決排澇問題……

保供水

「以前,遇到乾旱天氣,農村爭水打架是常有的事。近年來,我們沒接到一起爭水糾紛報告。」浙江省水利廳負責人介紹說:「保供水工程實施以後,浙江數百萬人的供水問題解決了。」

保供水,浙江水利部門重點推進「開源」、「引調」、「提升」等三類工程建設。到2020年,浙江縣級以上城市及主要城鎮集中式多源供水的工程體系基本形成,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也基本與城鎮同步。

抓節水

江南水鄉還要抓節水?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浙江人均水資源很少,不足世界人均的1/4。

抓節水,浙江系統推進「雨水示範、屋頂收集、改造器具、一戶一表、節水型載體創建、農業節水改造、工業節水改造」七大工程。同時,還全面建立省、市、縣三級水資源控制指標體系與管理目標責任制。在浙江,節水成效好壞,已直接與各地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績效考核掛鈎。

5

碧波清流又重現

2020年,是「五水共治」實現「決戰全勝、展示成效」的關鍵之年。

如今,浙江水環境如何?

一項項數據顯示:浙江已完成「剿滅劣Ⅴ類水」任務,城市黑臭水體消除率100%、消劣任務提前3年完成;2019年全省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2萬個村完成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建設……

現實情況又如何?

走進湖州市安吉縣迂迢村,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整個村;行至杭州市桐廬縣,秀麗的富春江穿城而過,一路青山綠水……

安吉縣迂迢村,清澈的小溪穿過整個村。

「浙江的水環境治理可以為全球提供先進經驗。」2018年,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在浦江、安吉考察後,這樣稱讚浙江這項工作。

在「五水共治」的帶動下,浙江還著力將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當下,綠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銀山」。

全縣水晶加工主體減少了90%,水晶產業產值和稅收仍增長24%和2.6%……金華浦江縣的發展成績讓人驚訝。浦江當地人介紹:正是因為「五水共治」的倒逼,縣裡大力整治「低小散」後,建立工業園區,推進集約發展,才有了當下的成績。

金華市浦江縣金獅湖昔日是城區最大的「黑臭湖」。經過治理,「黑臭湖」蛻變成美麗的「景觀湖」。何敏/攝

小橋流水、垂柳拂岸……最近,湖州市吳興區妙西鎮妙山村村頭,停了不少來自上海的旅遊車。一灣清澈的小溪旁,農家樂老闆忙得不亦樂乎。「雖說疫情未消,但憑藉著好山好水,我們最近已接待遊客80多萬人次!」妙西鎮黨委委員張寅介紹。

「五水共治」的開展,也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素質。紹興柯巖街道河塔村保潔工季雲珍很有感慨:「以前,從早到晚要不停地撿垃圾。現在山青了水綠了,我的活兒也輕鬆起來——這麼好的環境,誰還好意思亂扔?」

從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小白塔遠眺,滿目「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猶如一幅山水油畫。徐益/攝

水秀山青宜為家(記者手記)

在紹興市亭山橋村溪邊廊橋上,一副對聯讓人過目難忘:上聯「西來東去為名為利莫失德」,下聯「你下我上往南往北不忘家」,橫批「水秀山青宜為家」。

「水秀山青宜為家」,村民樸素的文字,是對「五水共治」工作最高的讚美。

數年時間,消除全部城市黑臭水體,全省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浙江何以能?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恆心。數年來,浙江歷屆領導班子持續發力、梯次推進,按照分段時間表和路線圖,逐個突破,有的放矢,實現事半功倍。

「一把手」帶頭。治水工作,有難有易。硬骨頭,誰來啃?在浙江,都是當地「一把手」擔任最難治河道的河長。有了這樣的擔當,何愁河湖不清?

「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近年來,浙江的領導班子雖有調整,但是一任接著一任幹的勁頭沒有變,共同推動「五水共治」走向縱深。

「千萬工程」到「五水共治」,再到「美麗鄉村」建設……浙江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立足長遠,務實苦幹,就會打造出水秀山青的美好家園。

8月1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中青年》播出,從陳青松、朱雯倩等「山中青年」著手,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浦江十五年來鄉村面貌的發展和變化。

(滑動查看)

陳青松:村裡的「商業」不商業

金華市浦江縣新光村,有著距今近300年的古宅院落,斑駁的外牆上散發著歲月的氣息。宅院裡「別有洞天」:石階小路旁是潺潺流動的清澈溪水,保留著傳統特色的小鋪子裡陳列著各種民俗創意產品,手工旗袍、麥稈剪貼畫、梨膏糖等等,遊客絡繹不絕,恰似一幅熱鬧祥和的畫卷。這裡就是廿玖間裡,是鄉村文旅創客基地。

十多年前,浙江金華市浦江縣的新光村可謂「髒亂差」,年輕人大量外流,全村一度只剩28個人。如今,新光村村民增加到一兩百人,年收入幾十萬的村民比比皆是,村集體資產從負債到現在有200多萬的盈餘……這一切都和一個叫陳青松的山中青年密切相關。

老屋新生 48家創客入駐廿玖間裡

十多年前,新光村是全浦江有名的水晶加工村,全村共有水晶加工戶300多家。許多村民靠磨水晶擺脫了貧困,陳青松也通過水晶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此時的家鄉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水晶加工的廢水直接排入水溝、河道,河溝變成了牛奶河、五彩河,村裡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生態環境極其惡劣,與兒時記憶中的綠水青山產生了強烈的對比。陳青松想,必須放棄水晶行業,進行產業轉型,改善環境。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浙江開始了大規模的「五水共治」,政府大力整治水晶行業,村民們沒有了收入,紛紛離開家鄉外出打工。如何能讓村民不出門,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了,這是陳青松開始思考的問題。

何不充分發揮古宅院落的文化價值,創辦一個鄉村旅遊創客基地?「浦江有很多擅長傳統文化的人才,所以我想做一個文創走入鄉村的項目。讓這樣的人才來到村莊裡進行創業,吸引旅客們前來,帶動村民們的收入。」陳青松說。

新光村中的靈巖古莊園建於乾隆年間,有超過260年的歷史,被稱為「江南喬家大院」。此前,為了保護古建築,鄉政府跟周圍村民籤訂租賃協議,租了10年時間進行修繕,陳青松想,這些房屋與其空著,不如充分利用。當地政府支持青年人返鄉創業,決定將這裡的29間古宅租給他們,並且免除前三年的租金。

29間,當地方言叫「廿玖間」,陳青松取名「廿玖間裡」。場地有了,怎麼吸引創客入駐呢?一家一家地跑,一個一個地談,浦江當地擅長傳統手工藝的人才,陳青松一一登門拜訪,誠邀入駐。

一堆原本用來養牛的破屋爛房,如今已經有48家創客入駐。

活動引流 每年160萬人次光顧山村

「廿玖間裡」建成之後,憑藉歷史悠久的古宅和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遊客逐漸增多,2018年遊客人數達到了160多萬人次。有的創客靠銷售文創產品一年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就連在家門口擺攤的村民一天也能有一兩百元收入。

帶來這些改變的陳青松卻因為虧本經營、工作太忙被母親抱怨。陳青松說,其實他完全可以通過城市商業模式賺錢,但鄉村裡他不願意也不能這樣做。「我們定位是年輕人,而年輕人的感受度是非常強的,如果你純商業化,他們就不願意來了。」陳青松的心中有一道門檻,就是村裡的「商業」不能太商業。「我是這樣想的,我要做不是商業的商業。」

「什麼樣的人在決定什麼樣的人來。」陳青松說,他通過不斷地做活動、引進年輕人喜歡的項目以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到新光村。每年,「廿玖間裡」會做超過100場活動,每個周六周日都有不同的活動,音樂會、房車年會、節日活動豐富多彩。

正是陳青松的堅持,讓新光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網紅地,源源不斷的年輕遊客來到這裡,同時帶動了沿線旅遊產業的發展,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小康夢。「來這裡遊玩的遊客都很喜歡我們傳統的土特產,每次都買去很多」。在廿玖間裡做烤火糕的朱大媽說,「一年下來,也有五六萬的收入,家門口就能賺錢了,真的挺好。」

八零九零 鄉村發展需要年輕人

起初沒有村民看好陳青松,綠水青山這麼多,誰會願意來新光村呢?一個山中青年改變了這一切。廿玖間裡的創辦使得新光村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也讓村民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希望。

虞宅鄉黨委書記陳鵬進時常和陳青松一起探討鄉村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80後的陳青松認為,鄉村的發展一定需要大學生、年輕人的回歸,這一點得到了作為90後的陳鵬進的極大認同。

「希望年輕人可以來到村兩委班子中,年輕人的思路理念都不一樣,作為一種互補,這是很需要的。」陳鵬進說道,他希望大學生可以回到鄉村中參與鄉村建設。

新光村創客基地的成功,讓陳青松成為當地的知名人物,許多人慕名而來,邀請陳青松到本村進行鄉村文旅運營策劃。陳青松告訴記者,未來,他計劃將浦江縣的各個鄉村由點連成面,進行規模化發展。「想讓遊客們『留下來』,光靠一個小小的新光村是做不到的,必須要將新光村作為一個點,和周邊各個村莊相串聯。」

陳青松說,自己仍然在探索和完善鄉村發展模式,希望能夠在不斷試錯、探索中逐漸發展,並且將他的廿玖間裡的「傳統與現代創意相融合的鄉村旅遊新業態模式」進行推廣,不僅僅發展整個浦江,還可以發展更多的貧困鄉村,根據不同鄉村的特色來做不同的東西,更好進行業態轉型,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滑動查看)

朱雯倩:一片香榧林 兩代香榧人

在浙江金華浦江的大山裡靜臥著一片綠意蔥蘢的香榧林,開車走在蜿蜒的山路中,滿是綠意,現在這片香榧林的守護者,是一個從大城市歸來的年輕女孩——朱雯倩。

朱雯倩是個90後姑娘,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手拿放大鏡跟著叔叔朱筱洪仔細檢查每一棵香榧樹的生長狀況。朱雯倩穿著樸素的白色上衣、扎著乾淨利落的高馬尾,雖然看起來很瘦小,但語言中卻有著巨大的能量。看著這片她守護著的香榧林,她說:「我希望香榧產業能夠越做越大,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棵棵香榧綠荒山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有「水晶之都」之稱,新光村曾是有名的水晶專業村,2013年前全村共有316個水晶加工點,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傳統的水晶加工產業。身為浦江土生土長的新光村人,朱雯倩的叔叔朱筱洪也曾經是當地的水晶加工大戶,水晶加工年銷售額最高達五千多萬元,年收入可達五百多萬元。

雖然水晶產業收入可觀,但汙染問題也隨之而來。那時村裡到處堆放著加工機械,粉塵飛舞、汙水橫流,村裡人紛紛搬離了紮根了多年的這片鄉土。

「當時村莊裡的環境非常差,村民們都不願意呆在這裡,磨水晶的水直接排到河裡,所以村裡的河流就像牛奶一樣是白色的。」浙江馬嶺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董事長朱筱洪說道。

朱筱洪正在向記者介紹香榧生長情況

看著漸漸空了的村莊,朱筱洪體會到傳統的水晶加工已不是長久之計。為了家鄉,他需要去尋找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找回家鄉往日的綠水青山。

在2008年,朱筱洪成立了浙江馬嶺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原本朱筱洪想種植山茶樹,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朋友那裡認識了香榧。香榧不僅味美,還含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可作藥用,市場需求大、經濟收益高,最終朱筱洪決定種植香榧。

2012年9月,虞宅鄉橋頭村率先成立林地股份合作社,朱筱洪嘗試通過成立林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承包橋頭村2658畝林地種植香榧,林權改革中林地變股份、林農變股東、收益有分紅。按照協議,朱筱洪在前18年以每畝45元的公益林補償標準支付給合作社,之後的第一個10年,收益的5%分給合作社,第二個10年10%,第三個10年比例提高到15%,每畝保底收益不低於300元,待到香榧正常產出時,合作社每畝可分到收益預計可達六七千元。

2013年,浙江省推行「五水共治」,浦江政府開始整治水晶行業,朱筱洪的公司積極響應號召,不斷擴大山林土地承包面積種植香榧。

經過近十二年的努力,如今浦江山頭種滿了香榧樹,種植規模從原來的300多畝到現在的4000多畝,村莊漸漸恢復了生機,渾濁的河流揚起清波,浦江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在環境改善後,新光村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新業態,實現華麗蛻變。

一棵香榧 兩代傳承

「作為產業來說,必須要有年輕人跟上來,產業的發展與產品的開發需要人力與物力。」一棵小小的香榧從幼苗到結果需要15年,朱筱洪深知香榧種植未來需要一個可靠的年輕人接班,侄女朱雯倩便是那個接班人。

「我畢業於江西科技學院,學習的是裝飾藝術設計,畢業後在一家金融企業工作了半年,工作不順利,當時也比較迷茫,想著回家看看。剛好家裡的產業需要我幫忙,我就立馬辭職回來了。」朱雯倩告訴記者。

正如朱筱洪所說,種植需要決心、耐心與情懷,因為前十五年幾乎沒有收入,沒有持之以恆的耐心與不變的情懷就不可能成功,人生又能有幾個十五年呢?是原有的那份初心與不放棄讓朱筱洪堅守到現在,同樣那份情懷也在朱雯倩身上得到了傳承與體現。

當記者問朱雯倩,相比於同齡人所經歷的一切,自己是否後悔過時,她坦然地回答:「我以前也想過回到大城市去嘗試新的東西,覺得自己整日與樹木打交道會比較枯燥,但經過這幾年在大山裡工作,我覺得我應該對香榧產業負責,這裡需要我。」

學習種植香榧,朱雯倩是從零開始。香榧樹是雌雄異株,從開花、授粉、修剪、防止病蟲害、採摘,每個時節的農活,朱雯倩不僅要跟著師傅學習,而且作為技術管理員的她,同時也要督促著工人按時勞作。

朱雯倩的師傅告訴記者,大學生能夠到山中務農的不多,像朱雯倩這樣好學、肯吃苦的年輕人就更少了;經過兩年的學習,朱雯倩已經基本熟悉了香榧種植的全部流程,每次巡山無論是三伏天還是下雪天,朱雯倩都會跟著他。

小香榧裡的共富夢

棵棵香榧綠了山野,同時也帶來了當地百姓的好日子。

因為香榧必須人工採摘,在香榧收穫時節,朱筱洪會請當地的百姓來採摘,既解決了部分百姓的就業問題,也增加了當地村民的收入。

在朱筱洪等人的不斷努力下,浦江香榧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林地股民也在不斷壯大,浦江也從原來的「水晶之鄉」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香榧之鄉」,成為全國成立林地股份合作社最多的縣。

「對於香榧來說,目前的消費者主要是中年人。後續考慮將香榧與其他食物聯繫在一起,擴大銷售規模。」朱筱洪擬擴大種植規模,同時針對衍生產品進行開發。

朱雯倩告訴記者:「我希望香榧產業在未來能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產量提上來後,會結合時代潮流開設線上商城,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將產業做大做好。」

滿山遍野香榧,綠了荒山,富了百姓,每一棵都寄託著朱筱洪與朱雯倩的期望。從大學生到山中青年,是對鄉土的熱愛,從水晶老闆到香榧大王,是近十二年的漫長守候,兩代人的努力,終於收穫滿山的綠意和清香,這是一片香榧林的故事,更是兩代香榧人的精神傳承。

8月11日,浙江衛視《今日評說》電視理論節目「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第九季《「兩山」理念15年》第二集《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播出,時長40分鐘,其中浦江部分在14分44秒-28分30秒。

本集由浙江衛視主持人席文、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夢雲、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副院長蔡浙飛組成的探訪團,奔赴開化錢江源,探尋「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理念下,環境保護的卓越成效;前往金華浦江,感受「環境治理組合拳」帶給城鄉的巨大變化;奔赴台州仙居,體驗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綠色生活方式。

8月11日,省治水辦微信公眾號推文《「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治水專題丨一以貫之的生態之美》,提出「翠湖水環境的整治,是浙江治水工作的一個縮影」。

(滑動查看)

近處的水面波光粼粼,遠處的山上鬱鬱蔥蔥,行走在金華浦江的翠湖彩虹橋上,翠湖溼地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遺。也正是因為這兒清澈的湖水,翠湖已成為市民休憩的樂園,尤其到了夏天,每天都有上萬人到翠湖遊泳、嬉戲。

眼前的景象,瞬間勾起了當地村民陳雲鶴的回憶,她介紹說,自己在湖邊生活了四十多年,親身經歷了它從「汙水河」變身「休閒勝地」的全過程:「之前翠湖還沒改變的時候,全部是垃圾、塑膠袋子,還有做水晶的粉,大家都不敢走近。」

浦江縣曾是國內主要的水晶生產加工基地,大量未經處理的汙水排進浦陽江,使得浦陽江城區段西部最上遊的翠湖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水湖」、「垃圾塘」。2013年5月起,浦江縣打響了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共關停取締流域內水晶加工企業1400家、廢塑加工點38家,清淤4萬多方,建設汙水收集管網2900米,區域內1092戶3490人生活汙水實現統一收集、集中處理。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說:「環境汙染帶來的痛苦,使我們下決心一定要換回綠水青山,因為只有環境好了,才是最大的民生福利。浦江成為治水打響『第一槍』的地方,為全省樹立了一個樣板。」

翠湖水環境的整治,是浙江治水工作的一個縮影,水清岸美的治理成效,也使得浙江擁有了一張名為「五水共治」的「金名片」。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副主任馬青駿介紹:2019年,浙江全省地表水總體水質為優,地表水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達91.4%,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103個國考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較2013年上升29.1個百分點;221個省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比2013年提升26.3個百分點。各項數據,均達歷史新高。

碧水清波換來的,還有清新的空氣。嘉興市秀洲區的王江涇鎮,十多年前,曾是噴水織機大鎮,雖然村民一年收入十幾萬,但大量汙水直排,導致河水變得又黑又臭。2017年以來,王江涇鎮下定決心,共騰退1370戶20502臺噴水織機。環境變美了,當地農戶搞起了生態種植。村民馮桂榮現在作為自家夢瑤生態農場的負責人,正期盼著新一季的紅心獼猴桃儘早成熟採摘,每天走在自己的果園裡,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現在早上起來,空氣清新得不得了,在果園裡轉一圈,呼吸新鮮空氣,看看自己的果子,心情都好了。」

好空氣讓家園更添綠意。2019年,浙江全省設區城市PM2.5濃度平均為3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全省設區城市日空氣品質(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8.6%。以生態為名,獲利的不止是生態環境。伴隨著越來越美的綠水青山,包括博通集成電路、四方光電等16個智能項目,已全部落戶到位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的嘉興市嘉善縣。嘉善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李虹說:「我們也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打造了祥符蕩科創綠谷、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等一大批重點平臺,著力打造長三角創新活力新引擎。」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一以貫之的綠色發展理念,讓浙江的生態變革力量,落腳在每一戶、每一村、每座城。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常務副主任、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表示,接下來,浙江將謀劃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升級版」,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我們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以全域無廢城市作為一個抓手,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推進汙染防治,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和環境各要素,實施綜合治理和整體保護,不斷鞏固治理成效,提高優質產品的供給能力,把綠水青山這張『金名片』擦得更亮。」

8月13日,新華社文章《正是江南好風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15載繪就之江新畫卷》提到,金華市浦江縣向水晶產業「開刀」,境內「黑臭河」「牛奶河」再無蹤影。

(滑動查看)

迎著清晨的風,騎行南太湖「黃金湖岸」,藍天碧水相映,綠道縱橫延展,仿佛置身一幅江南山水畫。湖畔「親水見綠圈」內,美妝小鎮、湖筆小鎮、新能源小鎮等新業態蓬勃生長,定位「長三角中央花園」的湖州處處生機。

在江南「詩意棲居」,在「浙」裡看見美麗中國。15年來,浙江久久為功,不斷豐富與探索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之間的關係,在省域範圍內示範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形成「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培育生態文化、構建制度體系」的系統化實踐模式,成為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錨定綠色作底:從先發、先覺到先行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1980年代的資料照片;下圖為:2018年4月24日,遊客在整修一新的餘村遊覽拍照(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新華社發

鳥鳴窗外,喚醒了餘村的清晨。這個位於浙北的小村莊,關閉礦山修復生態,辦起採摘園、民宿等產業,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好山好水好收成!」村民俞金寶說。

日曆翻回本世紀初。那時的餘村,「炸山採石」的粗放式增長走到絕境。和餘村一樣,當時的浙江經濟增速在全國持續領跑,但粗放式發展也讓這個省提前遭遇了「成長的煩惱」。該何去何從?

不少幹部群眾仍清晰記得,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餘村考察時,得知村裡關閉礦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後高度評價說:「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

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在這次考察中,習近平首次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不以環境為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在隨後發表的《之江新語》中,習近平這樣闡釋:「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在十字路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撥雲見日,開啟了浙江發展的新路徑。在「八八戰略」統領下,浙江全面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錨定綠色發展方向,久久為功、系統推進環境整治建設,省域生態水平實現質的提升。

7月29日,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吳興高新區的先登高科電氣有限公司,機械臂在電磁線包裝車間作業。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15年中,湖州對紡織、建材、印染、蓄電池等十多個行業進行專項整治,關停大批「小散亂」企業,產值和效益卻翻了數倍;金華市浦江縣向水晶產業「開刀」,境內「黑臭河」「牛奶河」再無蹤影;台州市仙居縣將「化工一條江」轉化為「最美母親河」,生態綠道串聯起山水田園;衢州鄉村汙水橫流的養豬場,升級成了4000多家生態農場……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率先走向生態文明之路,守好生態底色。今年上半年,浙江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6微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3.4%,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佔比91%。

補上生態短板的同時,浙江各地積極轉型,固化生態建設成果。在綠水青山掩映下,浙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的大美格局輪廓盡顯。

抓機制重長效:生態建設展現「浙江作為」

2018年11月28日,月明村的村民在長豐澗溪水邊洗菜淘米。近年來通過實施河長制和水環境整治,長興縣夾浦鎮月明村對長豐澗進行了清淤,對河兩岸綠化進行了補植,修築堰壩、蓄水引魚,兩岸種植花草,開闢河灘公園,實現了長豐澗景美、岸綠、水清、河暢的目標。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率先實施全省GDP考核差別化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相對欠發達地區的GDP考核,創新綠色發展制度體系;首創「河長制」「環保一票否決制」,壓實各級幹部生態責任;分步實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城鄉面貌發生巨變;推進「畝均論英雄」、產業園區「騰籠換鳥」,推進傳統「塊狀經濟」綠色轉型;開啟「全域大花園」建設,讓綠色成為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15年來,浙江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路。

綠色是標尺,實幹是導向。作為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浙江還把生態紅線引進綠色金融,信貸考核「綠」為先,加大力度考核綠色信貸。

紹興柯橋江濱水處理有限公司的汙水處理池(2018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該公司集中處理集聚區內的生產汙水,日處理能力20萬噸。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方向既明天地寬。對不少浙江企業而言,保護生態曾經是負擔、成本,如今良好生態則成為紅利、新增長點,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豁然開朗。

走進浙江省級特色小鎮——紹興柯橋「藍印時尚小鎮」,看不到傳統印染園區的滾滾濃煙、汩汩汙水,卻創造了遠高於以往的利潤價值。這一切緣於當地痛下決心,關停數以千計的傳統印染企業,重組最優秀的企業集聚發展。

「陣痛期過後,擺脫環保壓力的印染企業發展後勁更足、空間更大。」浙江省印染行業協會會長、紹興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傳海說。

浙北立足長三角發達地區,江南山水涵養生態旅遊;浙西南生態產業勃發,生態價值看得見算得清;浙東實業率先轉型,高端製造業集群扎堆……浙江多地結合自身稟賦,找到了綠色發展新機遇。

青山綠水含金:良好生態增進民生福祉

在衢州市柯城區萬田鄉鄉村振興綜合體,溝溪鄉鬥門壠村村民陳家勝(左)與電商主播邵婕在搭檔推薦手工麵條(7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架起手機、打開補光燈,一個個直播間瞬間被點亮……在浙江省農創客直播超級聯賽上,15個直播方陣準時開播,來自全省各地的「農播達人」在鏡頭前熱情推介特色農產品。

來自縉雲縣的農創客陳詩潔,在線推介縉雲黃茶、古民居旅遊時,「綠色生態」是出現最頻繁的關鍵詞。對返鄉創業的她來說,每天行走在綠水青山間,既是舒適的生活方式,更能成就一番事業。

「良好生態環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表示,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從生存到發展,從城市到鄉村,良好生態正成為老百姓剛需。加強生態建設,也成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明確要求。

目前,浙江正全面推進大花園建設,依託十大標誌性工程,打造100條精品旅遊路線,讓民眾共建共享「詩畫浙江、美好家園」。

拼版照片:浙江上虞青山村的沐格山居精品民宿改造前和改造後的對比照片(資料照片)。該民宿由14戶農戶的9幢荒廢破舊老房改建。新華社發

良好生態需要群眾廣泛參與,共建共享。端頭村是金華永康市舟山鎮上的一個小村落,人均日產垃圾僅有38克。「村民不會隨地丟垃圾,還把垃圾減量做到了極致。」村黨支部書記俞海說。

在浙北小縣嘉善,水環境修復與產業「壯士斷腕」轉型並舉,良好生態成為城鄉共同底色。2019年,嘉善城鄉居民收入比僅為1.66:1,是浙江城鄉協調均衡發展的樣板。

15年歲月如歌,15載接續奮鬥,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麗生活,「詩畫浙江、美好家園」的先行實踐,正在徐徐開啟美麗中國的序幕。

8月14日,新華社文章《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竟然是同一個地方!》第四部分中寫道,曾被稱為「黑臭河」「牛奶河」的浦江翠湖經過生態治理,已建成溼地公園。

(滑動查看)

15年歲月如歌

15載接續奮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浙」裡看見美麗中國

記者帶你從今昔照片中

觸摸這裡真切的改變

(一)

時光撥回到本世紀初

那時的安吉餘村

「炸山採石」的粗放式增長走到絕境

痛定思痛

當地人選擇關停礦山

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

才有了今日的興旺場景

20世紀80年代與2018年4月24日浙江餘村的對比照片。

1988年與2020年7月28日拍攝的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

(二)

有了美麗生態

美麗經濟也開始崛起

在浙江上虞

創客抱團眾籌

把14戶農戶的9幢荒廢破舊老房

改建成鄉村民宿

帶火鄉村民宿遊

改造前和改造後的沐格山居精品民宿。

(三)

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

從一個窮山村

經過多年的創業拼搏

實現了從「兩創」到「兩富」

再到「兩美」的華麗轉型

2006年與2018年6月27日東陽花園村的對比照片。

(四)

浙江浦江翠湖

曾被稱為「黑臭河」「牛奶河」

經過生態治理

當地已建成溼地公園

2013年2月28日與2015年11月13日所攝翠湖。

(五)

烏鎮是一個

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

通過合理的開發保護後

文化、自然、環境

在這裡有機融合

1999年和2018年烏鎮對比照片。

(六)

近年來

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汾口鎮

建起溼地公園

碧波蕩漾、百花盛開

完成美麗的蛻變

2008年與2018年4月3日淳安汾口鎮的對比照片。

(七)

浙江省舟山市

定海區新建村

全面提升農漁村環境面貌

發展鄉村生態旅遊

2009年和2020年8月3日舟山新建村的今昔照片。

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麗生活

「詩畫浙江、美好家園」

的先行實踐

正在徐徐開啟美麗中國的序幕

8月14日,浙江廣電集團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時政微視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中出現浦江畫面。

8月14日,由省委宣傳部、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五年探索與實踐大型圖片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本次圖片展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的一次重要實踐,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的「五水共治」篇章說的是,2013 年,浙江以抓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動員令,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治水攻堅戰,打出了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五水共治」組合拳。從此,之江大地的江河湖泊海洋由「髒」到「淨」、由「淨」到「清」、由「清」到「美」持續蝶變,也倒逼著經濟社會走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之路。

篇章開頭,一組由「髒亂差」到「淨清美」的浦江金獅湖整治前後對比圖對稱排列,居中佔據大半個展牆,圖片中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富衝擊力,瞬間抓住參觀者的眼球。

8月14日,《浙江日報》推出《全省尋訪看美麗蝶變——行吟浙山水,綠意滿江南》,浙報記者們走進浙江的農村、城市,海島、山區,企業、社區,探訪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尋找美麗迭代、綠色發展的見證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在浦江,記者走進新光村,聽新光村村委會原主任、現清朝老屋綠色故事的金牌講解員朱玉堂講述水之變。

(滑動查看)

新光村·金華浦江

老屋講述水之變

我們村的廿玖間裡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浦江現存最大的單棟古建築。它曾被當作水晶加工作坊,機器轟鳴、汙水四溢、粉塵漫天。2013年,全省「五水共治」第一槍在浦江打響,村裡騰空了所有水晶作坊,並對老屋進行修繕,打造創客基地,大力發展旅遊。我也從當年參與引進發展水晶產業的村幹部,變為講述老屋綠色之變的講解員。

鄉音大意

我們浦江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這個思路發展,現在我們村整個環境也好了,老百姓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們按照這個方向去做,把綠水青山做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我們村老百姓過上更加快樂幸福的日子。

這是一個清朝老屋的綠色故事。

廿玖間裡,座落在浦江虞宅鄉新光村,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浦江現存最大的單棟古建築。

它歷經200多年,最「潦倒」時被當作水晶加工作坊,機器轟鳴、汙水四溢、粉塵漫天。

在政府的幫助下,廿玖間裡「洗」去水晶汙染,引來了一群文藝青年,重新煥發生機。

而新光村也依託古建築建起青年創客基地,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

水晶作坊搬離後,傷痕累累的廿玖間裡潤德堂。

廿玖間裡成為創客基地後,煥發生機,年輕人在潤德堂唱歌、聽歌。

廿玖間裡成為創客基地後,煥發生機,年輕人在潤德堂唱歌、聽歌。

水晶作坊搬離後,傷痕累累的廿玖間裡。

廿玖間裡夜景

冬天的廿玖間裡

銀裝素裹的廿玖間裡

原標題:《國家省級權威媒體聚集報導浦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馳而不息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來,這一樸素又深邃的理念,從餘村走向全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化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行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一幅秀美恢宏的綠色畫卷在神州大地鋪展。
  • 奉化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滕頭經驗...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馳而不息抓好環境整治,久久為功涵養生態環境,加快轉變生產生活方式,把美麗浙江建設得更有詩情畫意。寧波市奉化區滕頭村是「全球生態500佳」「世界十佳和諧鄉村」,堅持黨建引領和村民共建,從樸素地、自覺地追求生態發展之路到系統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系統研究滕頭的發展軌跡、特點和經驗,對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 以下案例哪些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青年大學習
    以下哪些案例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中看視頻答題有2道,課後習題作業有8道。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第二段視頻的題目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七期第2道題目答案
  • 「兩山」理念引領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餘村是我國綠色發展的縮影,深刻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思想偉力。正因如此,8月15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於浙江安吉召開,更顯意義重大。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溫度,既有經驗的總結提煉,又有未來的創新探索,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兩山」理念進行了深入探討。
  • 竹山縣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像保護眼睛一樣呵護生態——竹山縣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漫行竹山,碧樹紅花相掩映,青山綠水互為鄰。竹山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一核兩帶三為主」戰略,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三大攻堅戰」,全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的藍圖徐徐展開。守護「一片藍天」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什麼的基本國策...
    青年大學習最新一期課後第三題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什麼的基本國策?好多小夥伴都在找青年大學習的最新答案,今天九妖小編現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課後作業第三題答案,還有不知道答案的同學九妖找答案吧。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維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精細平衡
  •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情深意切地為一個小山村的發展把脈問診,也為工業大省浙江的生態省建設登高望遠。9天後,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
  • 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肖國安率省第五生態環境...
    肖國安等還來到位於金石鎮七裡村的油茶林基地督察指導,要求企業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利用好油茶林中的空地,結合脫貧攻堅,拓寬發展思路,做活林下經濟。
  • 青山不墨千秋畫 ——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情深意切地為一個小山村的發展把脈問診,也為工業大省浙江的生態省建設登高望遠。  9天後,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一文。
  • 海南省瓊海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美麗風景變現...
    海南省瓊海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挖掘當地資源優勢,以鄉村振興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不僅鄉村面貌大變樣,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紅火。鄉間田野平坦開闊,一排排椰子樹昂首挺拔,整潔靚麗的鄉村民居點綴在綠野中。
  • 中國節能:勇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踐行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新方向。 「作為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承擔著推動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與國家的節能環保事業共同發展共同壯大。
  • 「兩山」之路15年(十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浙江實踐
    正在這時,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讓他們堅定了關停礦山走綠色發展這條轉型之路。   他們不但關停礦山,還對停採後的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對被破壞的土地進行復墾利用。我們所在之處,就是在保留的廢棄礦山上建成的礦山遺址公園,這裡記錄著餘村綠色發展的歷程,也讓我們見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所開闢出的新的發展渠道。
  • 巴音朝魯: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吉林
    今天(4月2日),2020年省級總河長會議在長春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的決策部署,總結
  • ...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特輯題目答案截圖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
    A.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B.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D建設生態文明就要限制發答案:D解析: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不能用排他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
  • 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今天分別點讚浦江
    今天,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紛紛報導浦江,內容涉及生態治理、美麗經濟、網際網路技術做好春耕備耕等多個方面。
  • 【九龍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銀杏,國家重點保護物種。▲紅豆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 紅腹錦雞,省級重點保護鳥類。背靠九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區南起三川鎮景光村,北接龍王鎮,總面積為4687.42畝九龍山自然保護區,以生態康養為發展特色,加強旅遊供給側改革,助力鄉村振興,以旅遊業帶動產業提升,脫貧致富,通過「重環境、輕建築、強體驗、活文化」的打造理念,最終促進規劃區的綠色生態,持續健康的全面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麗中國」建設,守護「綠水青山」,已是國人的共識與責任!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題目和答案大全
    青年大學習目前更新到第十季的第七期,這一期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期有2道看視頻答題,還有9道課後習題作業。下面小編分享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的所有答案。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答案:
  •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附上期排名) 2020-12-21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年大學習第10季第7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有題目和答案匯總...
    第一題:以下哪一項不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A.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B.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C.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D建設生態文明就要限制發答案:D解析: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不能用排他性的眼光來看待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