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丨對話太平洋保險資管趙鷹:巴菲特長期投資的底氣何來

2020-12-27 騰訊網

中國太平洋保險資產管理中心主任趙鷹表示,除了投資端,負債端也是伯克希爾一個很大的優勢,很大程度是巴菲特投資端的底氣,保證他可以維持投資的定力。

騰訊新聞《一線》作者鄔川

一直以來,巴菲特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優異的投資能力,卻少有人關注到他之所以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背後的底氣來自於哪裡。

對於這個問題,擁有20多年保險從業經歷,中國太平洋保險資產管理中心主任趙鷹有著自己的見解。在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即將到來之際,騰訊新聞《一線》對話趙鷹,站在新的角度研究巴菲特、以及伯克希爾哈撒韋背後的商業模式。

以下摘錄了趙鷹的主要觀點,並在後文附上完整版文字實錄。

「這次百年難遇的疫情可能對全球政治格局、經濟格局、產業鏈重構、消費模式、企業商業模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巴菲特也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這樣的疫情。」

「大家關注比較少的是保險業務,而保險業務尤其是非壽險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是伯克希爾哈撒韋重要的基礎業務,佔2019年營業收入的83%,所以對它的研究不應只局限於投資端,還需重點關注其負債端的管理。」

「在我看來除了投資端,負債端也是伯克希爾一個很大的優勢,很大程度是巴菲特投資端的底氣,保證他可以維持投資的定力。」

「巴菲特現在主要運用的就是非壽險資金,非壽險業務經營得好,就可以獲得零成本甚至是負成本的資金。」

「對於保險資金的管理不可能脫離負債單純地談投資,兩者一定是緊密結合的,資產負債管理是我們工作的核心。」

以下為完整版專訪文字實錄:

騰訊新聞《一線》: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即將召開,您對巴菲特將與市場分享的觀點有什麼期待嗎?

趙鷹:實際上我們的期待,每年有相同的部分,每年大家都在期待巴菲特有沒有一些新想法、新理念、新做法,以及這些觀點是否對我們自身有一些啟發,這是不變的期待。當然,每年也都有一些「特殊」的期待,比如今年大家的關注點肯定繞不開疫情,這次百年難遇的疫情對全球政治格局、經濟格局、產業鏈的重構、消費模式、企業商業模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巴菲特自己也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遇見這樣的疫情」,所以我覺得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巴菲特能分享一下他對疫情下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社會結構、消費習慣等方面的可能變化,以及最終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投資策略,比如是否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投資者應該如何調整投資策略等等。另外,相信對於大部分專業投資者來說,除了想聽到巴菲特關於這些內容的結論,更希望了解背後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思考邏輯。我也相信巴菲特不會讓大家失望。

騰訊新聞《一線》:很多觀點認為巴菲特收購保險公司,然後把伯克希爾哈撒韋打造為一家保險集團是他能夠創造出驚人財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趙總您擁有二十多年金融保險從業經歷和豐富的保險集團管理經驗,所以我們想請教一下,在您看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經營模式最值得借鑑的地方在哪裡?

趙鷹: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國內對巴菲特的研究一般主要集中在他的投資端,而很少去關注他的負債端。其實,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家企業的基礎是保險業務尤其是非壽險和再保險業務,這裡面不僅僅涉及到投資,還有很多與保險資金應用相關的負債端的管理,這是在國內很少被提及卻非常重要的一點。具體來看,保險資金的運用按資金性質分兩大塊:一塊是壽險資金的運用,另一塊是非壽險保險資金(比如財產險等)的運用。這兩類保險資金的應用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比如都是以負債為導向的資產管理;但也存在差異——兩類資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久期、流動性等是不同的,所以在投資組合構建策略上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差異,相對來說壽險資金的期限更長、複雜度更高,非壽險資金相對簡單一些——核心管理對象是它的保險浮存金。

如果該類業務經營得好,綜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下,就可以獲得零成本甚至說是負成本的資金。當然,在負債端還需要控制住一個風險,就是保費不能減少,如果保費逐年降低,你的投資規模就維持不住了,而且需要賣資產來應對賠付資金。大家對巴菲特的投資端比較關注研究也比較深入,包括他的長期投資模式、選股模式等,但是在我看來負債端也是伯克希爾一個很大的優勢,很大程度是巴菲特投資端的底氣,保證他可以維持投資的定力。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研究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報時,不僅要看投資數據,還要去研究其負債端是否有穩定的現金流。還有一個值得研究的點是它每年持有的現金,很多人看待巴菲特持有的現金規模的時候,更多是去分析他對股市後續機會的判斷,但大家忽視了負債端的需求,因為非壽險有很多的保險產品都是在一年之內要到期的,所以公司確實需要保持一定的現金頭寸應對償付,這涉及到資產負債管理中的現金流管理問題。大家如果仔細研究伯克希爾2019年的年報可以發現公司年末的浮存金(float)1290億美元與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和「在美國國債部位的短期投資」的合計金額1249億美元規模相仿,這是一種巧合還是管理安排值得探究。其實我現在很想了解一下,疫情是否對伯克希爾的負債端會造成比較大的衝擊。

騰訊新聞《一線》:目前的市場狀況下,行業裡都在說保險公司需要提高自己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那您認為怎樣算優秀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趙鷹:資產負債管理概括來講實際上就是保險公司在既定的風險偏好和其他約束條件下,持續對資產和負債相關策略進行制定執行監督和完善的過程。一家保險企業是否具備優秀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最起碼可以從6個層面去完善和提升:一是要有清晰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二是體系建立起來以後要有效地執行和溝通。三是要形成有效的約束制衡機制,要避免資產或負債任意一端出現話語權過大的情況。四是要形成基於績效管理的聯動機制,也就是說資產負債管理的理念要滲透到各部門的KPI裡面去,形成內生聯動的動力。第五是分工明確,每一個職能部門和專業團隊要明確在資產管理體系中的職責,而且在各自的環節中創造價值。第六個就是有效的風險管控,保險公司的整個資產負債管理過程中不同程度地蘊含著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各種風險,對於這些風險的識別和控制都應該體現在資產負債管理的體系裡面。

騰訊新聞《一線》:對於大體量資金的管理尤其需要精於評估和控制風險,您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保險公司是如何做好投資風險管理的呢?

趙鷹:我認為第一點首先要在理念上明確,管理風險不等於消滅風險,投資的本質其實是通過承擔一定的風險獲得相應的風險溢價回報,如果完全消滅風險那就無法獲得風險溢價,所以我們實際上要做的是管理風險。風險管理流程中關鍵的兩點,一是識別,二是應對。首先是站在投資的角度識別各大類資產的風險程度、預期收益率水平,然後基於各類資產的收益風險特徵構建一個有效邊界。接下來就是根據負債特徵和保險資金自身的偏好確定風險收益性價比最高的資產組合,從而確定各大類資產應該配置的權重。。當然,這個最優組合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為每一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風險偏好都是不一樣的。

騰訊新聞《一線》:您剛剛提到每一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風險偏好是不一樣的,主要是什麼原因呢?是與公司本身的戰略有關嗎?

趙鷹:保險資金的風險偏好由負債端的風險收益特徵決定的。對於保險資金的管理不可能脫離負債單純地談投資,兩者一定是緊密結合的,資產負債管理是我們工作的核心。

騰訊新聞《一線》:對於今年發生的這種全球性黑天鵝事件,您認為站在大型保險公司的角度應該如何在投資方面做好風險控制呢?

趙鷹:最近一段時間「黑天鵝事件」頻發,疫情、負油價、美股暴跌、美債收益率歷史新低等等,其實很多是疫情導致的連鎖反應,所以疫情的進展以及其對經濟的實際影響仍是我們做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的核心考慮因素。新冠疫情對於保險公司資產端的風險管理來說確實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首先需要基於對市場的觀察分析去調整對各大類資產長短期預期收益、波動率的判斷,進而調整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從而構建好在我們看來性價比最高的投資組合,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不斷地跟蹤回顧市場,目的是去評價先前對於各大類資產的收益風險的判斷是否準確,確定的權重是不是仍然是最優的,如果不是就需要通過動態調整模型中的參數來重新構建組合。所以疫情給保險公司帶來的最大挑戰不是恐慌情緒,而是需要我們具有專業能力,通過模型和工具,提高對市場投資價值的研判能力和及時適時進行投資再平衡的能力。

騰訊新聞《一線》:對於保險公司的投資端來說,很關鍵的一點是做好大類資產配置,趙總您能否簡單分享一下大保險公司通常是如何進行大類資產配置的呢?

趙鷹:大類資產配置又分為戰略資產配置和戰術資產配置,這兩個體系是缺一不可的。簡單來說,戰略資產配置是站在長期的維度比如十年來構建資產配置策略,而戰術資產配置是站在一年甚至於更短的一段時間。

戰略資產配置背後的理念其實是基本各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率和波動性,戰術資產配置則是基於短期的各類資產偏離價值的程度。

回到此次疫情,在黑天鵝發生以後,我們需要重點考慮兩個問題:一是當疫情發生以後,站在十年角度來看各大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是否會發生變化;二是在疫情衝擊下,目前來看各類資產是低估了還是高估了。如果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那疫情下的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策略就可以基本確定。

相關焦點

  • 國華興益保險資管獲批籌建 天茂集團子公司國華人壽擬投資4億元
    具體來看,天茂集團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擬與新理益共同發起設立國華興益資管,其中國華人壽擬投資4億元,佔國華興益資管總股份的80%;新理益擬投資1億元,佔國華興益資管總股份的20%。
  • 財富管理研究系列|盤點2020年保險資管行業十大熱點
    隨著保險資管產品投資範圍的擴大和銷售門檻的降低,保險資金的配置方式不斷豐富,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植信投資研究院為讀者盤點了該行業2020年的十大熱點。 點評:保險資管機構主要依託自身的專業投資經驗來進行養老金的管理,並協同保險公司其他業務部門開發相關養老帳戶產品。保險公司具有全面牌照資質和豐富的長期大類資產配置經驗,與養老帳戶資金的長期存續性質相匹配。
  • 保險資管產品「1+3」規則體系的重大意義
    結合代銷模式的放開,意味著保險資管產品更加開放,正式開始與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和基金等主體同臺競技。2.《辦法》堅持保險資管產品的中長期特色,引導保險資管產品錯位淨值和差異化發展《辦法》一方面發揮中長期產品的優勢,豐富市場中長期投資工具和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暢通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 保險資管協會張倩:以開放穩健、持續創新理念促進保險資管業發展
    保險資金配置銀行存款2.58萬億元,投資債券7.5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68萬億元,投資其他資產7.87萬億元,基本滿足資產負債匹配需求。三是市場主體多元化。目前保險資管行業已有29家綜合性保險資管公司、14家專業保險資管公司、11家香港子公司、17家私募股權管理公司、9家養老管理公司、9家保險系證券基金管理公司、173個資管中心或資管部門。
  • 保險資金重點關注非標資產 低利率環境下可挖掘權益和另類資產投資
    目前國際疫情蔓延,全球資本動蕩,降息接力、熔斷接力,中國保險資管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研究專委會」)召開2020年第三次疫情研究(線上)研討座談會,就金融市場大類資產及保險資管業影響和應對等問題進行專門研討。
  • 「雞缸杯大叔」劉益謙獲保險資管牌照,國華興益保險資管獲批
    「雞缸杯大叔」劉益謙獲保險資管牌照,國華興益保險資管獲批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2020-10-12 18:56 來源
  • 太保資產總經理陳林:保險資管未來核心是市場化、產品化、體系化
    隨著資管新規逐步拉齊各類資管主體的監管標準,以及保險資管新規細則進一步明確保險資管對個人投資者的開放,過去在外界看來相對「封閉」的保險資管已變得越來越開放,逐步走入市場與其他資管主體同臺競技。「現在對保險資管有很大的轉變,各資管行業都在找自己的定位、優勢,保險資管的優勢是管理大資金、長期資金,做大類配置,未來的方向是市場化,核心是要把產品線和目標客戶體系搭建好。」太保資產總經理陳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 百萬億大資管監管拼圖終於補齊 保險資管產品定位為私募產品
    其中債權投資計劃1.27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2萬億元、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1.37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重要工具;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公開市場品種,豐富了保險資金配置方式和策略,有力引導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
  • 銀保監會: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管產品餘額2.76萬億元
    此外,部分意見涉及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的細節要求,我們將在後續三類產品的配套細則中予以明確。二、制定《辦法》的背景是什麼?近年來,保險資管機構穩步開展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管產品餘額2.76萬億元,其中債權投資計劃1.27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2萬億元、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1.37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重要工具;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公開市場品種,豐富了保險資金配置方式和策略,有力引導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
  • 三大挑戰、兩大機遇,國壽資管副總裁於泳解讀「保險資管新格局」
    據中證網:12月4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於泳,在「2020中國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北京峰會」上表示,面對資本市場的變局,保險資管公司既面臨「傳統投資模式受到衝擊」、「開放格局下與全球資管公司競爭」等挑戰,也迎來了「市場對資管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 首款保險資管個人產品面世,掀開險資to"B+C"新篇!門檻如何...
    保險資管產品按照投資性質的不同,分為四類產品:1)固定收益類產品,即投向的債權資產佔比不低於80%;2)權益類產品,即投向的權益資產佔比不低於80%;3)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即投向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佔比不低於80%;4)混合類產品,即不屬於前三類的。
  • 銀保監會:鼓勵保險資管公司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國債期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進一步提升對民營企業債券投資的意願和能力。三是持續加強對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硬約束。主要是建立以《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暫行辦法》為基礎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督監管體系,推動行業基於負債特徵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防止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四是促進保險資管向大資管市場的融合。
  • 保險資管公司分類監管來了,C、D類機構或被叫停新業務
    不難看出,在評級方面,《辦法》兼顧各類金融機構的共性和保險資管行業的特點,確保了跨行業的橫向可比性;針對不同級別的公司實行差異化政策,並通過正向激勵措施,增強行業機構向最高標準看齊的內生動力,標誌著保險資管公司分類監管時代的來臨。
  • 陳思進對話何剛:巴菲特投資觀真知or偽善
    ,相對而言巴菲特是一個認真選股,長期持有,並且獲得比較好收益這樣一個投資人,他的公司應該說很引人關注,我的同事曾經多次去他們奧馬哈小城參加他們股東大會,也採訪過他和蒙格(音),跟他有直接的交流。比如說巴菲特經常拿來舉例子,他為了樹立形象不斷強調的,他愛喝可口可樂,我記得十年前被他給蠱惑,我在北京到處找哪賣櫻桃可樂,因為中國的可口可樂公司不生產櫻桃可樂,挺好喝的,我們就看這一家公司,他確實比較長期的持有可口可樂公司,理由非常簡單,美國人愛喝碳酸飲料,只要美國的人在,這個國家在,可口可樂就是跟國家共進退的,所以他買進長期持有,並且獲得穩定收益來講,他的思路是非常借鑑的,如果一個非常普通的人
  • 劉明達:巴菲特寡頭投資既能長期堅持 又能及時調整
    他表示,巴菲特的寡頭投資,實際上2008年巴菲特老先生,一方面是賣出了他重倉持有的中石油,當時引起國內的投資者的非議,事實上我們看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中石油一跌再跌。時間證明,這位老先生對於投資的長期見得是十分正確的。
  • 保險資管公司設立計劃重啟 國華人壽6年預計賺約10.64億元
    近日,由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人壽」)籌建的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興益資管」)獲得批覆。國華興益資管註冊資本5億元,其中國華人壽投資4億元。而早在2016年,國華人壽便開始啟動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計劃,但彼時並未獲批籌建。
  • 分類監管時代來臨:保險資管能力跟不上業務將被做「減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分類監管時代來臨: 保險資管評分、評級 能力跟不上業務將被做「減法」1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主要內容包括:明確評級要素;明確評級方法;規定組織實施程序;加強評級結果使用。
  • 中國保險資管協會曹德雲: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
    □本報記者戴安琪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即加快產品化進程、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和完善相關運行機制。曹德雲認為,保險資管產品在當前已形成基本的產品種類體系,具體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資管產品、資產支持計劃和私募基金等。在保險資管產品「1+3」制度規則發布和產品登記制實施的推動下,2020年1-10月份,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登記註冊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私募基金的合計規模達648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7.15%。
  • 銀保監會副主席:個別不法股東直接操控資管機構投資決策權
    設立銀行理財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是我國完善銀行保險資管領域公司治理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專設法人、明晰責權、有機隔離,推動其更好地專注主責、聚焦主業,公平透明地為投資者履行資管受託責任。
  • 保險資管協會: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呈現三個特點
    原標題:保險資管協會: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呈現三個特點   8月3日,上證報從中國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