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
做學區的這段時間裡,傅少陸陸續續接到一些讀者諮詢,面對這部分讀者的迷茫和不解,傅少就想著做一篇接地氣的文章,希望能緩解那些購房家長的焦慮與矛盾。當然。無論是學區小白亦或是認知程度更高的讀者,亦或者是預算有限的讀者,希望看到這篇文章可以使他們更清晰自己的方向。
一、選擇的核心思想
選擇片區以及學校,一定要有核心思想,不能瞎摸索。當然了,從人性上來說,所有購房者都無不例外的想去選擇最好的,誰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但是現實卻又很多因素決定了我們能選擇的也只是能選擇的而已。舉個例子,金融街這個片區,如果不考慮預算的情況下,您會考慮嗎?(這時候該有人抬槓了)咱們捫心自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我相信答案是一定的。現實是,這個選擇會受很多因素影響,譬如預算,通勤,月供,生活環境和品質以及等等。所以這時候在這麼多因素的情況下,想去做選擇就比較糾結以及矛盾了。
其實選擇X學區就是一個做加減法的過程,首先要對咱們的需求做一個優先級的排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滿足所有需求的情況下,就得忍痛捨棄那些相較而言不重要的需求。傅少其實見過不少的購房者,預算從200-2000,說實話在這個範圍內,沒有一個能100%滿意,並不是預算少,只是不同預算會有不同期望值而已,買學區房,一定要提前接受老破小的事實。
總結:在預算範圍內,在合適的房源內,去選擇相對而言最合適你的,割捨那些不是特別重要的需求以及要求。
二、買房的時機
這個問題是傅少被諮詢最多的問題之一,也是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這個命題其實是個偽命題,這其實就是我啥時候買不虧錢,啥時候買能掙錢。其實傅少很能理解大家的想法,學區房的價格受政策影響很大,一旦政策有所變化,價格變化幅度是比較大的,且不談,是否是學區房,只要是買房,誰又敢說何時是買房的最佳時機呢。不過近幾年,房產市場整體是比較穩定的,大大房住不炒的理念貫徹的比較好,所以只能買在當下,以及看自己的上學時間,選擇一個政策相對穩定的時期去購房。
總結:永遠不要想著等到最好的買房時機,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以及政策情況去做選擇,個人覺得目前整個西城的房價比較穩定,一直到明年政策落地之前,最起碼價格不會出現下跌,您們再根據自身情況去判斷何選擇,當然了年底和年初因為剛需購房的成交比較多,價格會微漲。
三、奔著優質片區去做選擇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價格決定價值,在這裡送給讀者。好學區伴隨而來的自然是高房價,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你問我哪個片區最好 都不如去看看哪個片區的價格更高會來的直觀些。個人排名(小學和中學整體優質度去衡量,只供參考,不喜勿噴)
1、金融街
2、 德勝、月壇
3、什剎海、西長安街
4、展覽路、陶白
5、新街口、廣外、廣內、大春天
總結:按照自己的預算,從上往下選擇就OK了,這算是傻瓜式選擇,肯定沒有太大的問題了
四、各片區內的優先選擇項
這個其實已經給大家了,關注傅少的讀者可以再看看之前寫的文章,每個片區傅少都做了最詳細的介紹,如果有不太清晰的,可以再回頭看看,做下功課,這樣會比較好一些。當然了,如果你需要一個專業的資深的諮詢者,i a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