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廣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深圳之名始見史籍於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清朝初年建墟,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矽谷」 。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深圳在中國的地位毋庸置疑,我們今天主要來聊聊深圳市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下面這六位深圳籍的歷史名人你們都知道嗎?
01賴恩爵
賴恩爵(1795-1848),字簡廷,廣東新安縣大鵬城(即現在深圳市龍崗大鵬新區大鵬所城賴府人),漢族客家人,祖籍廣東河源市紫金縣(賴氏祖先於元朝定居梅縣鬆口溪南南陽寨下,後遷紫金義容鎮甘棠村) ,清乾隆年間出生於鵬城一個行伍世家,是賴氏「三代五將」之一。大鵬半島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的最旺家族,「三代五將」為中國歷史之罕見,有「宋朝楊家將、清代賴家幫」之美譽。
02鄭敬
鄭敬,男,字德聚,居梅林村(現深圳市福田區下梅林村),生卒年份不詳。少年時優異突出,聰明機敏,常夜晚讀書至深夜不休息。明正統六年(1441)考中辛酉鄉科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壬戌科劉儼榜進士,授南京湖廣道御史。鄭一直把清廉放在心上,自我約束;勤於政務,案上沒有滯留的公文。六年後(1448)出任江西按察僉事,繼調河南、雲南。
他為人清廉耿直,勤政為民,所到之處,始終保持高潔情操。清貧廉潔的聲望為人景仰,受到皇帝褒獎。任期滿後將赴京城,當地酋長饋贈相當多的金銀錢帛,有的說以您的聲望完全可以接受。鄭敬說:「我掌管作風、紀律20年,享有正常俸祿,還擔心不相稱,怎可改變操守呢?」嚴厲拒絕了饋贈。成化二年(1466),升遷山東按察副使,勤於政務,「食少事繁」,剛過40歲,頭髮盡白。自己請辭,「歸卒於家」,終年58歲。由於清貧廉潔,死後無錢辦喪事,讀書人至今稱讚他。
03曾生
曾生(1910年12月-1995年11月20日),原名曾振華 。深圳坪山(原深圳龍崗坪山鎮)客家人 。著名的東江縱隊司令員。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少將。獲三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會員,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04黃遠
黃遠(1911年-1992年),廣東省寶安縣客家人(今深圳市寶安區)。畢業於復旦大學,會英文和日文。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先後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他參加了萊蕪、濟南等重要戰役,濟南解放後擔任濟南市政府秘書長、市委委員。之後,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先後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國防部第十研究院黨委書記兼政治委員、原政治學院副教育長等職,為部隊政治工作建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黃遠因病於1992年6月3日在京逝世,終年81歲。
05鄭毓秀
鄭毓秀(1891—1959),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出色的革命家和女權運動的倡導者。出生於廣東廣州府新安縣西鄉鄉屋下村(今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鎮樂群村)一個封建官吏家庭。祖父鄭姚為香港富甲一方的地產商人。父親是當朝戶部官吏鄭文治,家境富裕。924年,鄭毓秀取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師,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
06周壽臣
周壽臣(1861~1959)周壽臣,原名長齡,字壽臣,廣東新安(今深圳)人,出生於香港。清同治十三年(1874),隨第三批赴美國留學的幼童唐紹儀、梁如浩等赴美就讀。光緒七年(1881)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肄業。同年因美國政府禁用華工,他與留美就讀的幼童奉清廷之命集體輟學回國。返國後,被直隸總督李鴻章派駐往朝鮮辦海關稅務。光緒二十年(1894),署理駐仁川領事。光緒二十九年,任天津輪船招商局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