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一位寶媽霸氣回懟,父母值得深思

2020-12-23 欣欣寶貝的媽媽

每一個對父母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都想讓孩子只要平安健康快樂成長就好,一定給孩子一個精彩,充滿歡笑的童年,一定不讓孩子像自己小時候一樣補課,「小夾板」一套上就是十幾年。

可是等孩子出生以後,傳說中的:「中年焦慮」症相當嚴重,總是無情的打臉。別人家孩子學唐詩,我家孩子還沒學怎麼辦?別人家孩子會英語,我家孩子不會怎麼辦?

各種問題還得家長很慌張,上了學的家長有家長群,學齡前的孩子家長有寶媽群,而這個「寶媽群」就是讓這些新手媽媽最慌張焦慮的地方。比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認字?

我們普遍都會拿著工具書,拿著識字卡教孩子認字,從來沒想過認字有什麼不好,但是昨晚,寶媽群就針對要不要教孩子認字的問題,颳起一場風波。

一個當了8年的教師媽媽,經常會在群裡給我們分享育兒方法,交流經驗心得,昨晚她在群裡發給孩子的短視頻,5歲的孩子認識了1000多字,在群裡引起一篇譁然,太厲害了,正當大家讚嘆的時候,一個寶媽說:「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除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會害了你家娃。

群裡熱鬧起來,認字怎麼會害了孩子?原因是源自一個美國的真實案例(如圖),原來一個美國媽媽因為幼兒園教了孩子認「o":

這個案例讓大家震驚,突然開始擔心自己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了。不過這位教師媽媽的回懟是:有理有據有節,讓我們這些教育小白目瞪口呆。

這位教師媽媽不失禮貌的一笑,然後說很多家長都追求科學育兒,但實際上根本不探究育兒方法本質,只知道東施效顰,鸚鵡學舌。

她說過早教孩子學認字,是對想像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且尤其是孩子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於抽象形的數字,字母直接讓他們死記硬背確實不是科學的方法。

但是,這其中不包括漢字的學習。

早在1982年的《自然》科學雜誌上,心理學家查德·林博士就曾經提出一個結論,越早學習漢字,孩子的智商越高。查德·林博士對比研究在幾個國家的同齡孩子,日本孩子智商較高(當時調查沒有中國孩子),研究發現原因是:日本孩子從小學習漢字。如果3歲就學,智商能達到125-130、5歲開始學,智商能達到110。

那為什麼學別的就影響想像力,而學漢字就如此神奇呢?

漢字與外國的字母不一樣。字母拼寫的單詞叫做音碼文字,主要是在大腦的左腦發生作用。但是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是由音碼,義碼,形碼組成的復腦文字。學習漢字的時候,需要左腦,右腦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通俗的來講,就是學習漢字的時候,孩子腦子裡是有畫面的,而不是像背英文字母那樣,填鴨式的教育,所以不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而且這位教師媽媽拿出了很多學霸的例子清華的「鯤神」一人單挑23人的科學團隊。但是他三歲就開始讀科普雜誌了,認字的時間更早,而且沒有阻礙他成為學霸。

《自然》雜誌上連開兩文報導的石墨烯超導發現,被評為《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的曹原十歲就能做硝酸銀的實驗。可見他識字更早。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四歲開始識字,僅僅一年。認識三千多字,這個並沒有影響他後來的成就,也沒有因認字過早而破壞他的想像力

這位教師媽媽可以說回懟的非常有力度。讓我們明白了科學識字,科學育兒,認字並不是阻礙孩子發展,還可能是孩子的「外掛」。

現在我家的孩子也在幼兒園的大班,已經認識一千多個字了,每次別人問我孩子到底要不要早點認字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一定要認字,未來一年,我相信他會做的更好,認識更多字。

在這裡分享一套我覺得漢字書做的最生動形象的繪本《水墨漢字繪本》,針對4-8歲兒童設計編纂,識字的過渡繪本。

全套四冊,涵蓋48個趣味故事,識字的同時可以聽故事,對水墨畫鑑賞,還能背詩。不要人云亦云,要探究事物的本質。

相關焦點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這位媽媽的反駁,值得家長深思
    最近幾天,兩位母親在群裡討論該不該提前教孩子識字這個問題,開始了一番舌戰,談論的不可開交。事情是這樣開始的,有一位母親將自己教孩子識字的視頻發到了交流群裡,看那個孩子也就3歲左右,但在視頻當中卻能認出40多個字。
  •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幼兒園和小學時期,老師基本每天都會選一首古詩詞讓孩子背誦,隨著「微信」成為老師檢查作業的工作,老師開始要求,家長每天晚上把孩子背誦古詩詞的樣子錄下來,發到朋友圈裡,這項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病。
  • 「求求你可別再發了」,寶媽朋友圈每天刷屏「曬娃」,被朋友怒懟
    特別是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之後,寶媽的生活圍繞著孩子團團轉,甚至變得沒有時間再去社交,這往往可以從寶媽的朋友圈看出來。不少寶媽喜歡在朋友圈裡分享寶寶的日常,甚至有一些寶媽朋友圈裡,幾乎都是分享寶寶的動態,刷屏「曬娃」成了寶媽的一種日常。當然,自己的朋友圈想要分享什麼,屬於個人的自由,但也有一些人表示,比較反感這類情況。
  • 孩子從倒數考入年級前10,這位寶媽的教育理念,值得家長深思反省
    看看你們老師群裡發的成績……"在嫂子猛烈的"暴擊輸出"中,我能看到的是孩子眼中的自責和悔恨……事實上,當孩子說出:"媽媽,我考砸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僅僅是一種"無路可走"的坦白,但是如若你知道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你可能就真的不可能再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了。
  • 孩子幾歲認字比較好?寶媽別著急,這個年齡是「識字黃金期」
    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特別是在教育問題上,希望孩子能掌握更多的能力。婷婷孩子在上幼兒園的小班。 在這期間,總是在一些父母接孩子的時候互相討論:某個班的孩子已經能讀500字了,還有更厲害的孩子可以讀1000字,這讓很多父母都很羨慕。
  • 父親給女兒取名叫「初墨」,寶媽生氣回懟:也不看看你姓啥
    文/h胡胡育兒日記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謹慎的事情,寶寶的名字會陪伴寶寶的一生,也會影響著寶寶未來的發展,父母在寶寶出生以前都會提前取好名字,很多父母也會絞盡腦汁,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給寶寶取個有寓意的名字。父親給女兒取名叫「初墨」,寶媽生氣回懟:也不看看你姓啥產科緊急送來了一位即將生產的寶媽,丈夫也陪在左右,在即將進入產房的時候,寶媽忍著疼痛還在於丈夫商量著給孩子取名字的事情,隨後寶媽就被推進了產房,丈夫在外焦急地等待,在一陣啼哭聲中孩子出生了。
  • 為什麼不建議孩子看小豬佩奇?這位寶媽告訴你答案,太真實
    文|秘籍君當媽之後,每次一開打視頻軟體,觀看記錄裡都是各種動畫片。而小豬佩奇,更是這代孩子標配的動畫片,但是前兩天跟幾位寶媽聊天,有一位寶媽憤憤不平地說:「真心不建議讓孩子看小豬佩奇,太心累了。這位寶媽緩緩了緩又說:「自從女兒看了小豬佩奇,我們全家人都改姓『豬』了,公婆是豬爺爺和豬奶奶,我跟老公是豬媽媽和豬爸爸,全家都要配合她玩動畫情景模擬遊戲。演得不投入,還要被小丫頭嘲笑是頭笨豬。」聽完這位寶媽的答案,其他寶媽也紛紛附和,太真實了。
  • 寶媽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學壞了真的怪動畫片?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呼籲千萬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位寶媽的孩子很喜歡看小豬佩奇,而且還喜歡模仿。寶媽在帖子裡吐槽,說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學豬叫,天天學天天學,學了一年多。"寶媽的帖子火了,很多父母都在下面爭相吐槽,說自己的孩子也差不多,看了小豬佩奇後見水坑就跳,還要拉著爸爸媽媽一起跳;還有的寶媽說,自己的孩子看了熊大熊二,一開口就是"俺俺俺",讓人頭疼。孩子學壞了真的怪動畫片?回想起我們小的時候,陪伴童年的電視劇和動畫片也不少,比如西遊記、舒克貝塔等。那個時候,孫悟空可是很多孩子的偶像,模仿他的人也不少。
  • 「媽,求你別再把我的成績發朋友圈了!」女兒的話,讓寶媽語塞
    相信很多人平時都有在朋友圈曬日常的習慣,有些人會曬自拍,也有一些人會曬美食,而對於那些有孩子的寶媽來說,她們經常在朋友圈曬的就是自己的娃。周女士的女兒今年上二年級,小孩平時成績特別優秀,每次考試都能排在班上前幾名。
  • 教孩子學「拼音」,你咆哮了沒?
    於是,翻遍了各種育兒寶典,虛心聽取各類過來人寶爸寶媽的意見,最後,在關於「要不要在上小學之前學拼音「這個事情上,我選擇了聽取一位寶媽的意見「不學」。理由是:「拼音只是一個識字的工具,沒必要提前學。」而且,我對自己教女兒學拼音,信心滿滿。這下,打臉了吧?所以,在這個決定中,我做錯了嗎?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孩子始終是要上學的,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識字呢?又怎麼教孩子識字呢?很多家長一提到教孩子識字就會不自覺有點焦慮,甚至在老一輩眼中,孩子的早教,就是為了讓孩子提前識字和寫字。我家孩子的奶奶就是這樣,只要看到我陪3歲多的女兒讀繪本,她就催促我說,你趕緊教她認字啊,光給她念故事聽有什麼用?又不識字,又不會寫。這就是現實中,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識字態度的典型看法。其實,她不知道,從零開始教孩子識字,也是需要科學的操作方法的,不然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 「你連生兩個女兒,是命不好」寶媽回懟親戚的話超解氣
    坐月子時,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親戚來探望她,剛開始還說的像人話,讓她保重身體,把月子坐好。但後來越說越不著調,竟然說:「你連生兩個女兒,是命不好。可能是上輩子沒積德,這輩子要遭罪……」一聽這話,寶媽氣得發抖,立馬回懟:「我生兒生女跟你有什麼關係,要你養了?你不是女人?你活著就是你家長輩沒積德嗎?
  • 「你媽不帶娃憑什麼要我媽帶」?丈夫霸氣護媽,結果卻被反將一軍
    便提出接來公婆,讓婆婆幫忙照顧孩子,反正婆婆在家也是成天打麻將也沒有什麼事。沒想到丈夫這天回到家心情不好,所以聽到妻子的建議,不經思考就來了一句:為什麼不讓你媽帶?妻子聽到這,也一肚子氣直接回懟丈夫:我媽沒義務,而且孩子還是跟你們姓,憑什麼要我媽過來伺候你們家的人。
  • 問了30位寶媽,終於知道了最適合送寶寶的禮物,別再費力不討好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為此,我特意在寶媽群裡集思廣益,讓寶媽們幫我出主意,有三十個寶媽各抒己見,這豈不是相當於我擁有十個孔明軍師了?明珠:別送衣服、別送衣服、別送衣服給小朋友買衣服是大家覺得非常穩妥的選擇,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送的衣服真的不一定能被大人相中,小孩穿上也不一定合身。像我這種不太好應付的人,別人給我買衣服,在款式、顏色上很難入得了我的眼,更何況是給我的寶貝買衣服呢?
  • 「別發了,你的孩子真的很醜」,寶媽曬娃到朋友圈,好友忍不住了
    文字/梅媽編輯/梅媽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家庭中就仿佛多了一個小天使一樣,不僅出現了很多從未有過的歡樂,還帶來了不少趣事。尤其對於新手父母,孩子更是怎麼看怎麼喜歡,這種心理作祟也就免不了要曬娃。小張就是一位愛曬娃的90後寶媽,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她每天都沉浸在擁有孩子的喜悅之中。
  • 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媽寶」
    我曾經中途接班教到一位男學生,每天早上都遲到,問他為什麼遲到,他答,我媽說,去學校那麼早幹嘛?多睡兒。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寶媽強烈呼籲,無能家長最會推卸責任
    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的童年回憶,而10後的童年回憶則是全球爆火的《小豬佩奇》,在當時不僅孩子喜歡看,就連成年人都為之痴迷。連帶著帶有小豬佩奇的各種周邊都火爆了起來,不管是什麼,只要有小豬佩奇很快就售空。不過隨著小豬佩奇的火爆,有位家長就在社交軟體上強烈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一天到晚就是跳,還整天學豬叫」。
  • 女兒被欺負,寶媽在群裡「放狠話」懟家長:比教孩子打回去強多了
    一個寶媽發現女兒被一個男孩子欺負了,於是將具體情況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師,希望老師可以及時的處理。可在寶媽焦急等待了一天無果之後,這個寶媽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果斷決定勇敢處理這件事情。這位寶媽還非常嚴肅地表示:第一次需要得到道歉,第二次的話,就會新帳舊帳一起算。態度堅定,讓人不得不被孩子家長的「霸氣」所震懾。這位家長的處理方式可是很硬氣的,比僅僅教孩子「打回去」強多了。如果你的孩子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處理?這樣做比簡單讓孩子「打回去」更好!
  • 「封」姓爸爸給孩子取名,脫口而出2個字,寶媽氣得要離婚
    雖然說取名字是一件費心的事,但是父母也要認真對待,畢竟名字可不僅僅是寶寶的一個稱呼而已。「封」姓爸爸給孩子取名,脫口而出2個字,寶媽氣的差點離婚一位姓封的寶爸,在和妻子結婚不久後就有了自己的寶寶。寶媽懷孕的時候也沒有想著給孩子取個什麼大名,只想著管孩子叫寶寶,這下孩子出生了,取大名的事情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