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茵的世界裡,不少球星都掛著王子的頭銜。諸如「羅馬王子」託蒂、「斑馬王子」皮耶羅、「伯納烏王子」勞爾、「冰王子」博格坎普……一連串星光熠熠的名字,球迷們想必都不會陌生。
只不過,球迷們往往就只是知道王子頭銜的擁有者,卻甚少有人刨根問底,綠茵世界第一個獲得王子頭銜的球星究竟是何許人?這個問題困擾了筆者許久,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查閱求證之後,一直追溯到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找到了烏拉圭「王子」恩佐·弗朗西斯科利的名字。
這位長相神似米利託,是齊達內一生的偶像,還得到馬拉度納的敬重之人,或是第一代綠茵王子。最起碼,在他之前,筆者再也沒有找到過任何一位具有世界範圍內影響力的綠茵王子了。
因為恩佐·弗朗西斯科利退役太久的緣故,許多球迷都未能欣賞到他在綠茵場上的英姿,對這位烏拉圭「王子」的印象僅僅只是停留在照片階段。頗為巧合的是,恩佐·弗朗西斯科利的長相居然與國際米蘭三冠王時期的功勳球員迭戈·米利託頗為神似,讓許多球迷傻傻分不清楚,爭相詢問這兩位南美球星之間究竟有沒有親戚關係……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1961年11月12日出生於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市,早在自己的孩提時代便是當地老牌球隊蒙得維的亞流浪者的忠實擁躉。待到高中畢業之後,弗朗西斯科利更是成為了這支球隊的一員,展現出了極其恐怖的足球天賦,不僅小小年紀便成為了職業足球隊的主力,更有著華麗卻不失實用的表現,再加上他那俊朗如玉的外貌,很快就得到了「王子」的暱稱,漸漸風靡南美足壇。南美傳統豪門河床隊很快便對他拋出了橄欖枝,將他帶到了阿根廷聯賽。
不過,真正讓弗朗西斯科利為世人所熟知的,是1983年的美洲杯。這位年僅22歲的烏拉圭「王子」展現出了與其年齡極度不符合的成熟技術,幫助烏拉圭隊披荊斬棘,就連群星雲集的桑巴軍團都成為了他的刀下鬼,出人意料地捧得了美洲杯,不知道跌碎了多少眼鏡。至於弗朗西斯科利本人,則成為了該屆美洲杯的最佳球員,一舉跨入了頂級南美球星的行列。
而在阿根廷聯賽,弗朗西斯科利同樣是駕輕就熟。就在他登陸潘帕斯的第二個賽季,這位烏拉圭「王子」便打入了24粒入球,成功摘得了聯賽金靴,就此成為了河床球迷頂禮膜拜的偶像。正是在他的幫助之下,河床隊才一掃此前的頹勢,重新找回了昔日的雄風。對於河床而言,弗朗西斯科利差不多扮演著中興之主的角色,意義重大。
在徵服了南美洲之後,弗朗西斯科利還參加了1986年的世界盃。只可惜,烏拉圭隊的表現太過起伏不定,雖然在小組賽首輪就逼平了實力強大的西德,看起來充滿了希望,可在接下來的小組賽次輪賽事,這支球隊就莫名其妙地1比6慘敗給了丹麥,這使得烏拉圭不得不在淘汰賽首輪便撞上了擁有一代球王馬拉度納的阿根廷隊,早早就打道回府。
在無比失意的世界盃之後,弗朗西斯科利作出了前往歐洲聯賽效力的決定。而他的第一站,就是巴黎競技俱樂部(PS:非巴黎聖日耳曼)。因為球隊整體實力不算強大的緣故,弗朗西斯科利雖然拼盡全力,卻也未能幫助自己的新東家摘得桂冠。更準確的說,這支球隊甚至壓根就不具備爭冠實力。
在一無所獲的三個賽季之後,弗朗西斯科利終於作出了改換門庭的決定,把馬賽當作了自己的下家。在這裡,他不僅遇到了大名鼎鼎的帕潘,更遇到了當時還無比青澀的齊達內。
正是這段日子,讓齊達內對弗朗西斯科利頂禮膜拜,將其視為一生的偶像。只要是對弗朗西斯科利球風稍微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都不難看出齊祖身上與弗朗西斯科利的相似點甚多。哪怕在功成名就之後,齊達內照樣把弗朗西斯科利視為偶像,比如他兒子的名字(恩佐)就是明證。
只可惜,馬賽與法甲雖好,可當時享有「小世界盃」美譽的意甲聯賽才是主流。於是,弗朗西斯科利便把卡利亞裡當作是了自己的下一站,與同胞豐塞卡並肩作戰,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唯一讓人覺得遺憾的是,卡利亞裡的整體實力著實是太過平庸了,壓根就支撐不起傳奇巨星的豪情壯志。弗朗西斯科利雖然有著卓越的個人表現,卻與冠軍相距甚遠。
等到了1994年,業已33歲的弗朗西斯科利重回南美,再度穿上了河床隊的戰袍。而他的對手,則是同樣回歸阿根廷聯賽的一代球王馬拉度納。這兩位傳奇你爭我奪,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弗朗西斯科利與馬拉度納分別是河床與博卡的靈魂人物,屢次在球場上兵戎相見,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二人之間的交情。饒是桀驁不馴如馬拉度納,也親承弗朗西斯科利乃是讓他敬重的對手,就可見一斑了。
正是在弗朗西斯科利的幫助之下,河床隊站在了南美足壇的最巔峰,捧得了南美解放者杯,讓這支球隊在1996年的冬天獲得了參加豐田杯的資格。無巧不成書的是,齊達內也隨著尤文圖斯一起來到了日本,與自己一生的偶像展開了一場龍爭虎鬥。
縱觀弗朗西斯科利的職業生涯,他絕對配得上王子的偌大名頭,是真正意義上的南美傳奇巨星。只可惜,礙於烏拉圭國家隊的整體實力不足,再加上他登陸歐洲之後甚少為強隊效力,這讓他的團隊榮譽看起來頗為單薄,直接影響到他的名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