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大帝嘗以雄獅譬中國,謂睡獅醒時,世界應為驚悚。」
這句話出自近代文學大師胡適的《藏琿室札記》,引用的是拿破崙著名的「中國睡獅論」。拿破崙的原話是:「一頭雄獅睡著了,蒼蠅都敢去它頭上叫幾聲,可當雄獅被驚醒後,那世界將為之顫抖。」
獅子是百獸之王,作為曾經歐洲的霸主,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為什麼將中國評價為雄獅呢?他是在稱讚中國嗎?
1815年3月1日,被流放僅一年之後,拿破崙就逃出了被囚禁的厄爾巴島,率領700人在法國南部登陸。之後短短20多天時間裡,拿破崙利用他的聲望,就召集了一支超過20萬人的部隊,並再次奪取了法國的大權。
消息傳來後,歐洲大陸為之震驚,立刻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對拿破崙政權發動進攻。在苦苦堅持了100天之後,拿破崙再次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了更遠的大西洋聖赫倫那島。
為了防止拿破崙再次逃跑,英國在聖赫倫那島駐紮了軍隊,專門看管和監視拿破崙的一舉一動,並禁止親朋好友探望,所以在被流放期間,拿破崙幾乎很少看到島外的人。但在1817年的某一天,一位英國人來到聖赫倫那島探望了拿破崙。
這位英國人名叫阿美士德,是一名外交官,在拜訪拿破崙之前,他剛剛作為英國的代表,訪問了遠在東方的中國。
18世紀末,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英國曾派遣使臣馬戛爾尼前往中國,拜訪了清朝乾隆皇帝。當時的清朝正值「康乾盛世」,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於英國人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擺出了天朝上國的姿態,明確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但英國人並不死心,在得知乾隆皇帝駕崩之後,英國國王決定再次派出使臣,前往中國商談通商問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阿美士德臨危受命,於1816年啟程前往清朝,希望能夠說服新皇帝開放通商。
結果新即位的嘉慶皇帝做的更絕,在得知英國又派使臣前來後,下旨:「如要求開通商口岸,嚴辭駁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結果阿美士德連嘉慶皇帝的面都沒見到,就被驅逐出境。這讓他大為光火,準備回到英國之後,就去說服國王和軍隊,用武力敲開中國的大門。
在路過聖赫倫那島時,他聽說拿破崙被流放到此,就想前去拜訪這位曾經叱吒歐洲的大人物,並順便與他聊一聊與中國通商的事情。當時負責看押拿破崙的英國總督,正好與阿美士德相熟,所以在徵求他的同意後,阿美士德於1817年見到了拿破崙。
一陣寒暄之後,阿美士德開始進入正題,他向拿破崙詢問,如果英國準備用武力打開通商大門,是否能夠成功?拿破崙沉默片刻之後,回答說:「開始你們可以依靠堅船利炮,取得勝利,但他們會思考,會從你們手中學走建造船隻、大炮的技術,到時候他們就會站起來反擊。」
阿美士德認為拿破崙高估了中國的實力,辯解道:「現在的大清帝國,表面看起來強大,其實內裡已經開始腐爛了,它就像是一個泥足巨人,很容易就能夠將它擊倒。」拿破崙笑道:「如今看來,中國更像是一隻睡著的雄獅,表面上看你可以很容易的擊敗它,可當他驚醒之後,必定會一展雄風,震驚世界!」
見阿美士德被自己的話嚇得目瞪口呆,拿破崙又說出了「中國睡獅論」的下半句:「感謝上帝,讓他繼續沉睡下去吧!」
從下半句可以看出,拿破崙並非在稱讚中國,他與其他殖民侵略者一樣,同樣不希望中國強大,希望這隻「雄獅」一直睡下去,這樣就可以任人宰割了。在與拿破崙交談之後,阿美士德堅定了用武力打開中國大門的決心,回到英國之後,他將這種思想傳遞給了國王和軍隊。最終,在1840年,英法聯軍發動了鴉片戰爭,用武力打開了中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