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專家渴望研究嫦娥五號樣品,但自己也知道希望渺茫

2020-12-23 環球時報

美國《紐約時報》12月16日發表文章:中國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太空競賽進入新紀元。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突顯了中國太空計劃的進展。

文章稱,中國也許是登月的遲來者,但是當它裝滿月球巖石和土壤的太空艙在本周四(12月17日)返回地球時,已經為未來幾十年的新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這次將是對月球資源開發的競爭,可能會推動更深的太空探索。

嫦娥5號返回艙回收成功

報導稱,中國的嫦娥五號飛船在為期三周的行動中,從一個名為蒙斯·倫克(MonsRümker)的月球火山平原中採集了多達4.4磅的月球樣品,突顯了中國不斷增長的太空實力和抱負。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成功的任務。

美國和蘇聯在1960年代和70年代的史詩般的太空競賽中爭奪霸權,在此期間,他們也帶回了月球樣本,但這是一個不同的時代。而今天的競爭(曾經看似是科幻小說的領域)可能同樣激烈且更具商業性。

華盛頓特區行星學會負責人布倫丹·庫裡(Brendan Curry)說,北京並沒有「發表某種聲明,希望取代美國成為太空領導者。但他們當然希望成為太空中的主角。」

中國國家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裝有月球巖石的太空艙大約在當地時間凌晨2點(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三下午1點左右)降落在內蒙古。中國國家電視臺播放的視頻顯示,救援隊在著陸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找到了太空艙。這個太空艙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被轉移到可以確認月球樣品是否完好無損的設施中。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去年在一次演講中宣布加速美國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計劃,他在講話中警告中國想要「抓住登月的戰略制高點,並成為世界上傑出的航天國家」。

美國宇航局月球軌道照相機拍攝的嫦娥5號著陸地點照片

初創太空公司可能會進一步顛覆美國宇航局與中國之間的競爭。SpaceX公司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等到美國宇航局(NASA)或中國太空人登上月球時,他將把人們送往火星。即使馬斯克的聲明過於樂觀,但太空探索的未來可能不再由國家航天局主導。

有人希望中美之間的競爭轉變為合作。但是,NASA目前被禁止直接與中國航天局或中國公司合作。該條款於2011年由來自維吉尼亞的共和黨眾議員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納入資助NASA的法律中。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的行星科學家可能會被排除在嫦娥五號採集的巖石所帶來的科學財富之外。這些巖石來自的月球區域比以前人類所訪問的區域年輕得多。

儘管該法律並未阻止非NASA科學家與中國同行合作,但確實阻止了中國科學家查看NASA太空人在阿波羅飛行任務中帶回的月球巖石。

在星期二(12月15日)大休斯敦夥伴關係組織的一次演講中,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談到了放寬美國宇航局與中國合作的禁令的前景。布萊恩斯汀說:「它的決定者高於我的等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確實相信NASA是一個外交工具。我認為它可以被用於國際外交的各種目的。」

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尚未宣布其NASA計劃。但是,它可能會推回川普政府的2024登月目標,因為技術和資金的限制,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即使川普再度當選總統。

文章還表示,與美國宇航局的不確定性和方向的定期變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堅持了它的計劃和時間表。

獨立分析師,太空探索新書《天空爭奪》的合著者納姆拉塔·高斯瓦米(Narrata Goswami)說:「他們有能力實現更長遠的目標。」

嫦娥探測器的研製始於2000年代初,當時的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宣布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將在2020年重返月球。當歐巴馬政府取消了這個登月計劃並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目的地,比如小行星和火星時,中國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前進。

最初的兩艘嫦娥飛船是繞月球飛行的軌道器。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登陸月球,中國加入了美國和蘇聯成為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為第一艘降落在月球另一面的太空飛行器。它的名為「 玉兔-2」號的漫遊車仍在運行,研究月球的地質已經兩年。中國現在是21世紀唯一一個成功登上月球的國家,並且已經做到了3次。

甚至在川普政府吹捧重返月球之際,中國也沒有急迫地加快其在2030年代派遣中國太空人登月的計劃。如果美國宇航局的太空人更早到達,中國似乎並不急於擊敗他們。

嫦娥5號拍攝的月面照片

儘管如此,在範圍,野心和資源上,中國的計劃已經可以與美國和俄羅斯的計劃相媲美。中國正計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建立一個空間站,並提出讓其他國家的太空人在那裡工作。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美國和俄羅斯領導的國際空間站的競爭對手。

聖母大學土木工程和地質科學教授克萊夫·尼爾(Clive R. Neal)表示:「這些樣本代表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月球時代,必將有助於我們了解月球的演變。」,他表示希望有機會檢查中國的新樣本。尼爾博士在電子郵件中補充說:「 當然,我認為這不太可能。」接著是一個悲傷的表情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NASA?」的提問時表示,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作者:微胖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系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12月19日,重約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在位於北京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進行了全面檢查。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歐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媒體上就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祝賀:「歡迎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著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  除了國際組織,多家外國媒體對於嫦娥五號採樣返回也第一時間予以報導。  太空網:這些樣品將成為寶庫  全球知名天文學網站《太空網》(space.com)刊發了題為《中國嫦娥五號太空艙44年來首次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的報導。報導評論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能為了解月球的歷史和演化提供一個新窗口。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國家航天局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上亮相的月球樣品容器(12月19日攝)。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月球樣品交接儀式。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拉開序幕。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國家航天局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上亮相的月球樣品容器(12月19日攝)。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月球樣品交接儀式。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安普忠 賀逸舒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2-20 06:31,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美媒讚嘆:中國航天目標堅定,比美國強!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用《紐約時報》的觀點來說,就是中國雖然是探月的後來者,但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可能會推動更深層次的太空探索領域的大國競爭。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
    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將開展月球樣品與科學數據的應用和研究。 12月17日晚,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了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移交地面應用系統 任務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
    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張克儉表示:「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也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了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品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專家詳解嫦娥五號如何返回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測器實施2次軌道修正、2次近月制動,順利進入環月圓軌道。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不過畢竟還是美國贈送的,我們更希望自己國家採集的月球樣品,未來也能放在天文館,讓老百姓能夠近距離接觸。」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告訴記者。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曾回憶,利用這半克月巖,當時中國學者花了4個月研究其化學成分、同位素、礦物質、採集地點等,發表了14篇研究文章,研究結果讓美國同行信服。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中科院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侯建國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於英傑出席並主持接收活動。   侯建國向參與嫦娥五號任務的中科院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誠摯慰問,向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給予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 即將安全解封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中國嫦娥五號順利發射燃爆德媒!著陸地竟和德國淵源很大?
    導語:北京時間24日,中國海南島文昌發射站成功發射了一枚裝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火箭,引起了全世界廣泛關注。德國媒體爭相報導,邊誇邊酸,羨慕不已。一查才知道,探測器此次的著陸地和德國人還有段淵源。消息一出,震驚四座,德媒在「日常酸雞」的同時也不忘直呼「666」!截圖來源:Bild.de「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會把月壤帶回地面!
  • 嫦娥五號震撼美宇航局,白宮大佬如洩氣的皮球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5日的報導稱,我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起飛,標誌著我國首次掌握了地外天體起飛技術,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完成載人登月、建立月球空間站,甚至走向更為深遠的天空將不再是夢。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2020-12-1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豆腐白菜價,美國宇航局正在收購月巖,嫦娥5號月球樣品賣嗎?
    12月17日,我國嫦娥5號返回航帶著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不少國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月球樣品到底有多少,現在終於出結果了,重達1731克,接著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已從國家航天局移交到中國科學院專家的手中,相信很快就有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