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下武功,為快不破。人類的武器發展,無非一直向能量密度更高,打擊速度更快和打擊方式更精準三個方向不斷的進化。航空武器往往都自帶能量密度更高和打擊速度更快的先天特點;到了五代戰機時代,高空高速再次受到重視。進化到大氣層內的飛機和大氣層外帶飛翼太空飛行器的界限將更加模糊,這也是未來第六代戰機的發展大方向。而回顧過去幾十年航空器材的發展,居然發現一種超音速客機的能力,可以秒殺大多數現役的轟炸機。這種客機就是協和飛機。協和飛機是法國宇航集團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和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圖144是2種曾經投入商業運行的超音速客機。實際上協和飛機的服務期限比圖144更長。這種飛機1969年首飛,1976年投入商業飛行,直到2003年才全部退役。
協和飛機主要執行紐約到巴黎或者紐約到倫敦的航線。這種客機可以在1.5萬米到1.8萬米的高度,以2馬赫以上的高速巡航飛行。曾經創造不到3小時橫跨大西洋商業飛行的記錄。由於協和飛機從東往西的巡航速度,甚至超過北緯40度附近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因此從倫敦或者巴黎的乘客出發到達紐約後,甚至會跑到出發時間的前面。比如倫敦時間早上8點起飛,到達紐約時發現當地時間是早上7點半。這一點就吸引很多商務人士專門乘坐體驗。協和飛機之所以可以在高空2倍音速巡航飛行。在於其特殊的機體設計和動力體系。協和飛機機體狹長而尖銳,機艙相對空間比較狹小,都是為了減少超音速阻力;機翼設計為大後掠角的S型彎曲三角翼,失速臨界點高,亞音速和超音速的阻力都很小,飛行速度可以更快。
這種機翼全程都在超音速馬赫錐的範圍內,能夠減弱高速下機翼振動的問題。飛機的機頭鼻椎細長而尖銳,有利於衝破音障;降落時可以自動下垂,提高大仰角下的飛行員視野。每架協和飛機安裝4臺593 Mk 610型軸流式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單臺加力最大推力18.7噸。最大總推力高達75噸,推重比很高。協和飛機往往是開加力超音速後,再關閉加力在1.5萬米到1.8萬米的高空保持2倍音速的巡航。這樣比不開加力自然突破音速更省油。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絕大多數普通的客機,最大飛行速度只能接近音速,最大飛行高度只有1.25萬米,對比協和客機的速度和高度都差距巨大。而在1.8萬米高度以2倍音速巡航的飛機,不用說是客機,就是其他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都少之又少。米格25號稱可以飛到3倍音速,但實際上只能維持30分鐘的高速飛行,時間再長就會直接燒毀發動機的渦輪。
當代的F22A可超巡,也不過最多維持1.5馬赫大約45分鐘,這些戰鬥機,都追不上可以全程2倍音速巡航的協和飛機。B1B和圖160等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也可以超音速,但是都不能全程2倍音速。變後掠翼後,更飛不到1.8萬米,最終只能維持2000多公裡的超音速飛行。換句話說,如果用協和飛機改造成轟炸機扔炸彈,幾乎沒有那種飛機能趕上他。其實英法當年也有用協和改裝一種轟炸機的方案,只因戰略需求不大而最終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