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1-A需要依靠大型轟炸機,如B-52進行發射,這是其較大的局限。
「全球快速打擊時代」或將到來
綜合新華社電 美國空軍3日宣布,已研製近10年的無人駕駛飛行器X-51A「乘波者」在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測試中一度以5倍多音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速度是「戰斧」的7倍美國空軍當天發表聲明說,「乘波者」5月1日在太平洋上空進行了最後一次測試飛行,在約6分鐘的時間裡飛行了約230海裡(約合426公裡),這也是「乘波者」在四次飛行測試中飛行距離最長的一次。
美國空軍公布的視頻畫面顯示,一架B-52型轟炸機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後,將「乘波者」運載至太平洋上空約1.5萬米處將其釋放。然後,「乘波者」依靠固體火箭推進器在26秒時間內加速至4.8倍音速。與推進器分離後,「乘波者」啟動超燃衝壓發動機,衝上約1.8萬米的高空,速度達到5.1倍音速(速度為1.7公裡/秒、6242公裡/小時),飛行了約3分半鐘。這個速度是目前美軍王牌飛彈——「戰斧」速度的7倍。
按照設計,「乘波者」不可重複使用,因此發動機燃料耗盡後,「乘波者」墜入太平洋並按計劃自毀。
幾分鐘內打擊任意地點這一次飛行並沒有達到6倍音速的設計飛行速度,但美國軍方依然表示滿意,美國空軍X-51A項目主管查利·布林克在一份聲明中說:「任務圓滿成功。我相信,從X-51A項目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將有助於將來的高超音速研究以及最終的高超音速飛行的實踐應用。」參與製造的波音公司則發表聲明說,這是「一項歷史性成就」。
美國空軍2004年啟動X-51A項目,並為此花費3億美元。美國媒體報導說,美國軍方一直在試驗高超音速技術,希望能夠達到在幾分鐘內對全球任意地點發動打擊的水平。然而,「乘波者」幾次飛行測試要麼失敗,要麼沒有達到6倍音速的設計飛行速度。
背景 「戰斧」太慢讓本·拉丹跑了,於是——美國加速「全球打擊」「全球快速打擊計劃」提出於20世紀90年代,目的是讓美軍能在1小時內用常規武器打擊地球上的任何目標。美國的「快速全球打擊」計劃將分階段實施,近期實施海軍「三叉戟」飛彈的常規改裝計劃,中期實施海軍的「潛射全球打擊飛彈」方案和空軍的助推一滑翔式飛彈方案,遠期實施正在研究的「高超聲速巡航飛彈」等方案。
該計劃的關鍵在於「速度」,配套研製的各種飛行器都必須達到5倍以上的聲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X-51A。五角大樓的決策者們念念不忘多年前的一個深刻教訓。1998年,位於阿拉伯海上的美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發射了數枚「戰斧」巡航飛彈,攻擊阿富汗東部塔利班訓練營地,目的是清除本·拉丹。「戰斧」巡航飛彈的最大飛行速度為885千米/時,飛行了1770公裡,耗時長達2個小時。結果,拉丹在飛彈飛抵前一個小時剛剛離開了訓練營地。這次行動的失敗給美國國防部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從而促使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工作開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