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楚雄州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有關部門,楚雄開發區管委會:
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楚雄州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2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楚雄州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雲政辦發〔2020〕20號)精神,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挖掘消費潛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促進全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包容多元、彰顯特色」原則,依託我州特色資源優勢,以打造夜間經濟示範帶和經濟消費圈為工作重點,強化組織領導,整合各方資源,優化夜間經濟發展環境,培育夜間經濟市場主體,挖掘夜間消費潛力,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一)打造夜間經濟示範帶。楚雄市、祿豐縣、武定縣以各類古鎮(彝寨)為重點,圍繞古鎮風貌、民族風情、特色小吃、文化旅遊等主題,每縣市打造1個—2個夜間經濟示範點,大力發展具有創新引領和品牌吸引力的夜間經濟消費業態,吸引國內外消費者,發揮示範帶動效應。
(二)打造夜間經濟消費圈。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元謀縣以特色小鎮、商業步行街、商業綜合體、餐飲美食街區、休閒娛樂場所等為重點,圍繞夜間休閒娛樂、特色小吃、購物消費、體驗消費等主題,每個縣打造1個—2個夜間經濟消費點,推動「線上+線下」商業模式升級,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經濟消費圈。
二、重點任務
(一)抓好夜間經濟發展空間規劃。各縣市圍繞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因地制宜,科學劃定發展夜間經濟重點區域,將發展夜間經濟的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納入州縣國土空間規劃。(州自然資源規劃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增加夜間文化旅遊體育產品供給。各縣市結合當地文化和旅遊資源特點,舉辦富有地方夜間文化傳統特色的各類主題節慶活動。在夜間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加快引入劇院、美術館、商業性畫廊、非遺文創展示等各類夜間配套設施,引進培育地方戲曲等夜間文化藝術項目,促進深夜影院、深夜書店、音樂俱樂部、實景演出等夜間文化娛樂業態健康發展。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遊樂園、度假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放夜間主題旅遊或延長開放時間,根據季節特點創新開發遊客參與性、體驗性、學習性強的多元化城市夜遊項目,設計推出夜間精品旅遊線路。鼓勵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延長營業時間,推出24小時健身房,在公園增設體育健身設施和運動場地,滿足年輕人體育消費需求。支持有條件的縣市舉辦體育賽事,不斷豐富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表演市場。(州文化和旅遊局、州教育體育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擴大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行業夜間消費。以步行街提升改造,創建餐飲美食街區和綠色飯店,打造社區便利店,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等項目為抓手,鼓勵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企業和項目承辦主體,在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拓展服務空間,延長營業時間,舉辦形式多樣的夜間促銷活動,推動「線上+線下」商業模式升級,擴大夜間服務消費。(州商務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適度放寬夜間「外擺位」管制。適度放寬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的廣告促銷、廣場文化活動、公共空間佔用、時段性服務設施擺放等方面的管制和限定,允許有條件的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在夜間特定時段開展「外擺位」試點。(州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五)優化夜間交通管理。優化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動靜態交通組織管理,適當增加道路夜間限時停車位。在周邊區域增設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配置旅遊觀光電瓶車等代步工具,鼓勵計程車和網約車平臺加強夜間車輛調配,進一步為居民夜間出行消費提供便利。(州公安局、州交通運輸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六)實施夜間經濟亮化美化工程。各縣市根據實際需要,對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進行集中亮化美化,做好街景打造、裝飾照明、標識指引等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依託自然文化景觀,藉助水幕、雷射、投影、建築照明、多媒體和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提升夜間消費場所辨識度和吸引力。(10縣市人民政府負責)
(七)維護夜間市場經營秩序。推動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內大型超市、商場、購物中心、品牌連鎖店等具備條件的經營主體實行消費糾紛先行賠付制度,加強違法失信行為信息在線披露,加大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州市場監管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八)增強夜間環境衛生處置能力。充分考慮夜間經濟特點,推動汙水排放、垃圾處理、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建設和應急預案制定,適當延長垃圾清運時間,防止噪聲、油煙等汙染。(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生態環境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九)提升夜間安全管控能力。做好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的警務設置,加強對重點商圈、大型文化娛樂場所、休閒旅遊街區等夜間消費場所的治安保衛工作,增強夜間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反應能力,確保夜間經營者和消費者安全。(州公安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要成立夜間經濟發展領導小組,明確夜間經濟發展重點,整合各方資源,優化夜間經濟發展環境,著力解決夜間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挖掘夜間消費潛力。(10縣市人民政府負責)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夜間經濟發展重點區域步行街提升改造、商圈公共設施智能化改造、夜遊產品開發、促消費活動開展等繁榮夜間經濟有關措施給予支持。以各級政府名義主辦的夜間消費主題活動,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州財政局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利用「一部手機遊雲南」、「一部手機雲品薈」、「一部手機治理通」、廣播、電視、公眾號等各類媒體和平臺,加強對夜間經濟活動的宣傳,引導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轉變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積極參與夜間經濟活動,培育和壯大夜間經濟市場主體。(州文化和旅遊局、州商務局、州委網信辦牽頭,10縣市人民政府配合)
來源:楚雄州人民政府網站
編輯:張千一
審核:李彥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