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寫詩,讀高中時發表了第一首詩,寫了也有二十多個年頭了,斷斷續,寫了百來首現代詩,一些發表在各類文學雜誌、報刊,寫詩一直是我的生活追求。有一段時間忽然覺得寫詩沒有多大意思,原因是如此快節奏的生活,詩歌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詩歌也慰藉不了我們為了安居樂業、為了養老育兒而奔波的疲憊。在具體的生活困難面前,詩歌顯得很無助,寫詩甚至會導致貧困,詩歌越來越遠離人們的心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詩和遠方忽然間又悄悄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雖然帶有點揶揄生活的口氣,但可喜的是年輕人終於開始重新關注詩歌了!我的心情也變得有點小激動。年輕的時候,我也是北島和舒婷的詩謎,可以說詩歌的創作也是如書法般在模仿中不斷成熟,我喜歡北島如劍一般的語言,讀他的詩,總有一種劍劈靈魂般的洗禮,他的詩《一切》一切都是命運
一切都是煙雲
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
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一切歡樂都沒有微笑
一切苦難都沒有淚痕
一切語言都是重複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愛情都在心裡
一切往事都在夢中
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
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
我數了數,一共用了十四個「一切」,至今為止,還沒有人敢用如此多的同詞開頭,一氣呵成一首詩。在他的內心,一直想做一個純粹的詩人,但現實的生活卻總有那麼多的一切,於是他用他的詩開始了反抗,但即使句句如劍還是無法斬斷生活的糾纏。他的詩《回答》也是開篇就讓人不寒而慄,逼得讓人透不過氣!這就是我喜歡北島的原因,劍走偏鋒,但卻是在現實生活中游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
當然,年輕時我也喜歡舒婷的那張情網,溫柔得不得了,溫柔中卻有時讓人覺得害羞!她的《致橡樹》,溫暖了多少迷茫的心靈!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
細細一想,生活和愛情本來就是這樣,需要彼此情感的支撐,但絕不是依附!男人有男人的堅強,女人有女人的溫柔,男人也有男人的溫柔,女人也有女人的堅強,就像舒婷詩裡說的: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
詩歌就是這樣,其實一點都不神秘和晦澀,用心生活自然就會體會到詩的存在,生活中你我都是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