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

2020-12-12 陝西法制網

陳佳夢沒有打開食品盒,而是默默地放在腿上。本報記者 趙晨攝

陳佳夢第一時間回到家裡,將一塊雪餅送到奶奶的嘴邊。 本報記者 趙晨攝

奶奶吃著孫女拿來的雪餅。 本報記者 趙晨攝 「我弟弟最愛吃雪餅了!」 「真是太好了!妹妹的水彩筆沒水了,現在又有新的了。」 「姐姐,你上次走了以後,我給你畫了幅畫,感謝你帶給我的小零食。」 …… 11月20日,商洛彩虹公益中心的志願者們前往僅有19個孩子的商州區沙河子鎮的杜溝小學,給孩子們送來零食和文具。 看到這些,孩子們個個都很興奮。可當孩子們拿到零食後,有的卻將零食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怎麼不吃呢?」記者好奇地詢問。 五年級學生陳佳夢性格靦腆,說話時常會臉紅。她怯生生地站出來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想把零食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陳佳夢的回答,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共鳴。 原來,這些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拿到零食的孩子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把零食帶回去與家人共同分享。 放學後,記者跟隨陳佳夢前往她的家。 只見她熟悉地穿過學校門口的村道,又走過一泥土路,指著不遠處的房子對記者說:「第二個屋子就是我家。」 「爺爺奶奶,我回來了!」剛一進家門,陳佳夢就直奔爺爺奶奶的房間,「我帶了好吃的回來!」看見爺爺奶奶,陳佳夢顧不上放下書包,徑直打開了零食袋子,把裡面的雪餅取出來餵到奶奶嘴邊。 「快嘗嘗!上次您說這個好吃,這次學校一發,我就趕緊拿回來了。」陳佳夢邊說邊給奶奶喂。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 平日裡,陳佳夢的父母忙於務工,顧不上照顧老人,孫女就成為溫暖爺爺奶奶的「小天使」。 「孫女特別懂事,放學回來就幫著我一起做家務。上次,我無意中說她拿回家的零食好吃,佳夢便記在心裡,這不,學校剛一發就拿回來先給我。」陳佳夢的奶奶樂呵呵地說,「她平時總說要尊老愛幼,要學習孔融讓梨的精神。所以佳夢的寶貝總會和家人朋友們一起分享。」 孫女的孝順,讓年邁的爺爺奶奶舒心不少。陳佳夢的爺爺告訴記者,孫女現在已成為二老的生活動力和幸福源泉。 「有了懂事的孫女陪伴,每天都樂呵呵的。領著孫女在村子閒逛,村裡人看見我們一家老小相處得這麼好,都羨慕得很!」 陳佳夢的爺爺說,「全家有了這麼個『小天使』,我和老伴兒每天做家務、幹農活可有幹勁了。」 在採訪中,談及留守兒童的懂事和孝順,學校的教導主任李衛軍說:「這與平日裡的教育分不開。平時在學習生活中,老師教育學生要將孝順轉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在這樣的實踐教育下,許多家長都欣喜地發現孩子懂事許多,也知道心疼體諒父母,學習也更用心了。」 「以前孩子拿到零食,由於不善表達或者性格內向,他們經常忘說謝謝。現在孩子也更懂得感恩和分享,我們去各地做公益,孩子拿到零食經常先給我們志願者分一些。」志願者楊鑫說,「去年國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我想孩子們的變化與近年來國家持續呼籲關愛留守兒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據了解,商洛地區常年在外務工人員約50萬,子女大多在本地學習生活,其中在校留守兒童有66000餘人,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5.7%。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經費投入,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強化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找到心靈歸屬,不斷促進留守兒童全面發展。留守兒童不是『被遺忘的花朵』,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會更加健康成長,擁有陽光燦爛的未來。」商洛市教育局局長胡棟梁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人民網)

作者/來源:光明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紀念我的爺爺奶奶
    商品在牆上掛的、桌子上放的滿滿的,畫片、酸梅粉、拉絲糖,一毛錢就能買一個,爺爺奶奶也常帶我去。那時候和小朋友扇畫片、贏畫片能玩一下午;酸梅粉是粉狀的,吃一口酸酸甜甜的特別爽口;拉絲糖卻很粘牙,紅紅黃黃的粘一嘴。
  • 在人間| 爺爺因新冠去世,奶奶念叨:我在這裡坐著,想著他在那裡
    晚上,看到爺爺給奶奶量體溫,大黃才發現奶奶發燒了。觀察了兩天,奶奶不見好轉,爺爺突然說他也不行了,渾身發冷,一點力氣都沒有。大黃意識到,爺爺奶奶可能患上了新冠。年是不能過了。從大年初一開始,大黃就開始帶爺爺奶奶看病。
  • 初二作文:與奶奶在一起的日子
    奶奶怕我住慣了樓房而不習慣農村的冷,每天都把炕燒得熱乎乎的,院中那堆柴火本來可供爺爺奶奶燒兩冬的,可我一來,一冬都燒不到頭兒了,爺爺又得在奶奶的催促中在院中冒寒劈柴。奶奶怕我因生病而無食慾再被餓著了,每天的菜譜都在不斷地變化著,我知道廚藝不高的奶奶沒少請教鄰居,再回來學著做給我吃。
  • 我不是爺爺奶奶的親孫女嗎?為什麼他們只疼堂哥堂姐?
    在娜娜讀初中時,娜娜大伯家遭逢大變,大伯離家幾年不歸,堂哥堂姐恨上了爺爺奶奶。娜娜的爺爺奶奶開始轉變,平時也會叫娜娜吃飯,噓寒問暖問娜娜在學校的情況,奈何娜娜已經長大,清楚的明白爺爺奶奶轉變的背後原因。無非是大伯離家不歸,大伯娘整天吵著鬧著,娜娜的爺爺奶奶又想讓娜娜爸爸來養老,所以開始籠絡起她,但是已經晚了,娜娜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渴望爺爺奶奶注意的小女孩。
  • ,爺爺奶奶喊你回家!
    你快回來吧,爺爺奶奶好想你呀!」在武穴市石佛寺鎮雞公嶺大隊盤家灣,年邁的程爺爺不停地抹著眼淚,不知道呼喚了孫子多少遍。小峰全名程維峰,1992年生,2012年跟隨舅舅出門打工,2、3年內沒有回過家,從去年開始跟家人失去聯繫。在與程維峰的舅舅馮先生聯繫之後,馮先生告訴我們,程維峰是個挺內向的孩子,初二之後便輟學隨父親外出去了青島。
  • 中考前善心奶奶送我複習試卷,我欣喜告訴爺爺他卻當場變臉
    只是,像我們農村裡的孩子哪有這福氣,家境稍好的同學想買也難買得到,因為只有省城一家書,存量也有縣,就連我們班也就只有班長王二虎靠省城的父母帶回來才有。我對劉奶奶充滿了感激,也不知道她怎麼能買到的。我簡單翻開看了下全書內容,發現整套試卷,總結的大綱、真題非常齊全,堪稱考試寶典。我翻開我最薄弱的一門:數學考題範圍大綱,從大題看起。
  • 那年我6歲,奶奶上樹摘李子給我吃,後來李子樹倒了,奶奶也走了
    那年我6歲,奶奶上樹摘李子給我吃,後來李子樹倒了,奶奶也走了。那年我6歲,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照顧我。沒有爸媽陪的孩子像棵草,爺爺嫌棄我是個女孩子,所以不待見我,只有奶奶疼我、愛我保護我。爺爺奶奶種了兩顆李子樹,但是爺爺從來不給我杏子吃,爺爺說:李子熟了,要摘去賣錢。(爺爺重男輕女,嫌棄我是一個女娃子,所以爺爺一直不待見我)6歲的我非常想吃樹上的李子,於是趁著爺爺奶奶上山幹活的時候,我悄悄爬上樹摘李子。可是當我剛爬上李子樹的時候,爺爺突然回來了,拿著一個大大的棍子站在樹下,眼神兇兇的,嚇得我全身發抖。
  • 四年級作文:奶奶我想對你說
    奶奶,我非常想念您,我有好多話想對你說,也好想讓您來鄂州繼續陪伴我,但一想如果您來了,爺爺獨自一人在家很孤單,我就又不想您來了。何況爺爺又得了糖尿病,需要您精心照顧。奶奶,記得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您天天陪伴著我,寸步不離。上學要您送、放學要您接、吃飯要您陪、睡覺要您摟著。您把我捧在手心裡,生怕摔著,含在口裡生怕化了。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您總是會弄一些好吃的給我吃,買一些好玩的玩具給我玩,什麼事情都愛依著我,即使爸爸媽媽說您慣壞了我,您也不改初心地繼續疼愛我。但在為人處事上,您從沒慣我。
  • 爺爺奶奶帶孩子,需要注意什麼?寶媽不好意思開口的話,都在這兒
    文|文兒有不少寶媽向我反映:「讓公公婆婆帶孩子,有的時候會不放心,多說幾句提醒的話,長輩就會覺得你不信任他們;少說幾句吧,心裡就會忐忑不安的。感覺怎麼做都是錯的。可是現在兩人工作又這麼忙,不能總把孩子帶身邊,讓長輩帶孩子是避免不了的,好愁啊!」
  • 爺爺奶奶帶孩子,校門口忙聊天把孩子弄丟了
    最近,連雲港東海接連發生兩起老人帶孩子時,因為忙著聊天,在校門口弄丟孩子,所幸經過民警幫助,孩子都被順利找回,沒有發生意外。 一開始兩歲半的孫子浩浩(化名)一直依偎在爺爺身邊寸步不離,爺爺卻只顧著和小女兒聊天,居然把孫子給忘了,當回過神來時才發現浩浩早已不見蹤影,情急之下,李先生只好打電話報警求助。 值班民警通過調取路面攝像頭,經過仔細尋找,終於發現一個瘦小的身影在李先生給女兒拿衣服時從其身旁離開,隨後沿著學校南側商鋪走去,20分鐘後,民警成功在一商鋪內找到走失的浩浩。
  • 六年級作文:爺爺奶奶的愛
    我從四歲半起,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就從福建回宜昌專門帶我。爺爺奶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爺爺愛養花、養魚、下象棋,幽默風趣;奶奶信基督教,樂於助人,每天做家務,忙忙碌碌的。老人家喜歡囉嗦,我有時不耐煩,會對他們愛理不睬的。但是幾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態度。先說說奶奶。
  • 爺爺的手
    接到奶奶的電話,我猛地一怔,回想自從到長沙讀大學以來,快一年了,還沒有回邵陽鄉下去看過爺爺奶奶,內心正嘀咕著,於是決定趁著端午節重返離開多年的故鄉。 我出生在廣東,幾個月大的時候,因父母創業無暇顧及,只得把嗷嗷待哺的我送回邵陽市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交給在家鄉種田的爺爺奶奶撫養。雖然農村生活很艱辛,但我在那裡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故鄉留給我太多太多的記憶。
  • 爺爺日記裡吐槽奶奶幾十年:太蠻橫了、太霸道了、過不下去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某一天,爺爺從學校開完會回家,連續被奶奶罵了兩場,第一場是因為小兒子沉迷電視,第二場是因為大兒子不肯吃晚飯,爺爺說整個院子的人都能聽到奶奶在家裡罵他是「老劉家王八蛋」。比如說,爺爺會因為忘記了奶奶叮囑他煮的是大米稀飯還是玉米粥而焦慮,爺爺心裡想:「明明早上吃了粥,為何她要我中午繼續煮粥,莫非她想吃的是稀飯,卻口誤講錯了。我到底應該按照她說的做,還是應該按照我對她的了解做?」爺爺最終決定,按照奶奶交代的字面內容完成任務,卻沒能換來奶奶的絲毫諒解,奶奶說:「早上吃粥,中午又吃粥,就算我說錯了,你就不會動動腦子?」
  • 爺爺奶奶買回來的餅為什麼總那麼好吃?我在這家店發現了答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襄陽吃貨小分隊,ID:xych51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晚上回家吃嗎?」「家裡晚上吃啥?」「稀飯油饃筋兒還有糖油餅,你奶奶最喜歡買的那家。」「回家吃!!!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爺爺奶奶買回來的油饃筋那麼好吃?同理還有她們買回來的醬香餅、炸油果子、千層餅……順著這個思路,我蹲守了各個街道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摸到一家物美價廉的寶藏餅子店。
  • 致我的爺爺奶奶
    90後的我們處於一個尷尬的年代,同時也是留守兒童最多的年代;父母的外出使爺爺奶奶成了我們童年最多的記憶。記得小時候貪玩,和村裡的小孩在山裡亂竄玩耍卻迷路了,幾個小時候爺爺奶奶在山裡找到迷路的我們時的焦急和心安;趕集時總會買當時我們最喜歡的包子和零食送到學校門口看著我們開心的吃著;下雨降溫了時,總有那麼一個人站在教室門口給我們送上一件外套。
  • 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我還是想回內蒙農村,在那裡孩子可以追著豬追著雞跑;還可以燒火,沒有燒完的柴火,從爐子中取出來就是木炭條,孩子可以直接在地上作畫。最主要的是,在那裡有孩子的爺爺奶奶。在農村,菜不多,即便是一袋莜麵,一些土豆白菜,奶奶也能變出很多花樣,讓她孫子吃得肚子鼓鼓。
  • 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
    有個親戚熱心腸,給她介紹了個對象,是七旬的退休老人李爺爺。倆人電話裡聊過幾次,感覺挺投緣,就約了在公園見面。那幾天趕上大兒媳出差,5歲的孫子沒人帶,跟著王奶奶,所以她就把孩子也帶去了。剛見面時,王奶奶就給李爺爺交了底兒,倆兒子都同意他們的事。
  • 小學生參觀展覽,掰下標本鹿角:想帶回家給爺爺補身體
    小學生參觀展覽,掰下標本鹿角:想帶回家給爺爺補身體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事情,一位小學生參觀野生動物區展館時,做了一件備顯無知,可又充滿孝心的事情,讓孩子在網絡上火了一把,不知道看完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當工作人員發現時,以為孩子想將鹿角標本當成是玩具帶走,可孩子的回答卻很暖心。孩子在接受批評教育的時候回答道:「我聽大人說,鹿茸是好東西,可以補身體,所有想帶回家給爺爺補身體。」雖然鬧了一場烏龍,其實鹿角是鈣化後的鹿茸,已經不存在營養價值了,孩子的出發點是好,但是這樣的行為卻是要付出代價的。家長規範孩子的行為,有多重要?
  • 別把孫子、孫女帶殘了。新晉的爺爺奶奶應該這樣與孩子說話!
    孫子也知道奶奶平常很疼愛自己,於是藉機和奶奶打鬧起來,一來緩解寫字的疲勞,二來反抗奶奶的「壓迫」。結果作業沒完成,拼音也沒讀成。大媽發出感慨:這可怎麼辦啊!我又不會拼音。聽到這,大家紛紛吐槽到:現在的孩子真難帶。管他吃,管他喝;還要管他接,管他送;最要命的是還要管他學習。現在的老師是給孩子布置作業,還是給家長布置作業?
  • 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 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來源標題:女孩帶爺爺奶奶拍反串婚紗照##爺爺穿婚紗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近日,因爺爺奶奶結婚時沒拍婚紗照,24歲的張希怡帶著爺爺奶奶去補拍一套婚紗照。張希怡稱,剛開始爺爺奶奶覺得貴,不同意拍,但拍完他們都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