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我們處於一個時代飛躍的年代,當時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城鄉兩極分化巨大的差異吸引著我們的父母進城打工掙錢養家。而使我們獲得了一個新名詞—留守兒童。90後的我們處於一個尷尬的年代,同時也是留守兒童最多的年代;父母的外出使爺爺奶奶成了我們童年最多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貪玩,和村裡的小孩在山裡亂竄玩耍卻迷路了,幾個小時候爺爺奶奶在山裡找到迷路的我們時的焦急和心安;趕集時總會買當時我們最喜歡的包子和零食送到學校門口看著我們開心的吃著;下雨降溫了時,總有那麼一個人站在教室門口給我們送上一件外套。叛逆期的我們,總感覺自己是對的,沒滿足自己的要求時,心中還會有莫名的憤怒和煩躁甚至與他們爭吵,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嚴肅面孔中還有著不知所措的無奈和焦急。
童年的我們雖然得到的父愛和母愛很少,卻總有那麼一兩個人默默的陪伴著你,關注著你,擔心你生活中的一切,儘可能的滿足你的要求,他們的付出和期盼只為了我們的成長。識字不多的雖然他們沒有給我們補習過功課,沒有給我們講過睡前小故事但他們講述的他們哪個年代的辛苦,付出的一些小事。卻成了我們長大後的人生哲理。
不知不覺,90後的我們都長大了,工作了,我們也和當初的父母一樣成為了「打工人」隊伍中的一員。近幾年回家,發現他們更加的年邁了,他們的步伐慢了,脊背彎曲了。他們也會變得不懂事了,也會莫名的傷感和惆悵,會有太多的懷念和遺憾,就像個孩子什麼心情都掛在了臉上,或者說這是的我們能夠看懂他們的心情了。而他們發現他們唯一不變的是對我們永遠慈祥的面龐,那就像孩子看見心愛的玩具似的笑臉。
90後的我們長大了,我們有的當了軍人,保家衛國;有的當了醫生,救死扶傷;有的當了教師,教書育人;有的成了企業家,有的成了工人,也有的人碌碌無為。我們的時間變得忙碌起來,工作,掙錢養家的責任,也落在了我們頭上。但我希望在培育你們自己的孩子同時也不要忘記也有把你照顧長大的孩子不願離開農村的他們在等著你,有時間能夠多回家看看。
希望我的世界很小,小到一轉身就能看到你們永遠慈祥的臉龐。能夠讓我來照顧把我看護長大的孩子。
回憶起童年,你們是否有個後悔,有個迷茫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