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在基本法的法律地位

2021-02-23 獅子山下

筆者: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

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最近提出香港行政長官在《基本法》的法律地位應如何界定的問題,在其中一個環節,他說到特首的法定地位不能當作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分立的一權,而被三權分立的一般西方國家的概念與運作所牽制或制衡。這個觀點與其說是他個人或代表中央的看法,不如說是《基本法》早已在這個特首的法律定位問題上,清楚界定。

這不是任何人有什麼看法便可隨意扭曲的玩意兒,可是香港有政黨領袖、法律界名人跳出來任意評說,其中最反智的說法是指張主任有意把特首說成「凌駕法律」之上,不受法律制約。這種上綱上線的說法,除了自尋罵人的快感,根本毫無建設性,也誤導不了普羅大眾。

三任特首 同樣可查

大家只須認真看看,便可作出判斷。18年來,特首的執政班子提出的大大小小議案多給立法會扳倒,像2003年的第23條立法提案、2015年的特首普選提案。特首何曾超越立法會的權力?說到司法權問題,更荒唐的指摘是把張曉明的說話扭曲為即使特首犯罪,也不受法律制裁,是「太上皇」云云。別說香港無人可以犯罪而不受制裁,即使大陸,哪怕官位再高、軍階再高,一旦證據確鑿,立即繩之於法。18年來,三個特首無一倖免——港大立案調查董建華涉嫌幹預大學自主;曾蔭權在深圳租住房子涉嫌私相授受;梁振英給司法調查的案子更不止一宗。

所以這三大特首的三大司法疑案,若非有可予起訴的權力,司法人員在忙什麼?這麼顯淺的道理,有頭有面的政法界名人竟可大事炒作,真的不可思議。

話說回來,張曉明的「超越三權分立機制制約」的說法,在《基本法》有何法律根據?本文特此加以論述。這論述不是為張主任護航,而是港人對特首在《基本法》的法律地位,應有的基本認識。

首先,全世界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沒有一個會授予行政首長的總統或首相享有犯罪而不受調查和判罪的權力,最著名的案例發生在最堅持、最明確界定「三權分立」的美國的尼克遜身上。他因「水門事件」而給最高法院開庭調查,尼克遜以「三權分立」辯護,說三權既分立,他便享有不受司法調查的權力。

雙方爭持不下,最後出動憲法法庭釋憲,結果裁定總統有犯法之嫌,無權引用行政權獨立於司法之外的權力,因而下令他必須交出總統府文件予司法調查,尼氏就範,並立即辭職以終止司法調查。

此案例說明行政首長法定的權力不容其他司法與立法兩權的幹預,至於犯罪則屬個人應負的法律責任,不能不受起訴,與其他公民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點本港的政法兩界人士不會不知道,更不該藉此把人當成無知論。

說到《基本法》界定的特首法律權力,在第4章「政治體制」第一節說到行政長官的地位時,第43條寫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而且還特別寫明「對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

負責什麼、有什麼權力,對香港負責的部分,不但在這第4章有所規定,在這同一章第2節的「行政機關」、第3節的「立法機關」、第4節的「司法機關」,均有所界定,也因而受到立法與司法兩機關的互相牽制。

國家事務 不受制約

特首沒有不被拉倒的地位,第52條便寫明在3種情況下,特首必須辭職,例如嚴重疾病無力履行職務;兩次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會仍以三分二通過與特首有爭議的原案,而特首仍堅不簽署的話,他便須辭職;同樣,立法會拒絕通過議案而解散立法會,若立會重選後仍拒絕通過所有爭議的原案,特首便要辭職。由此可見《基本法》界定的特首與立法會的關係,既有解散立會之權,也有給立法會牽制而辭職的規定。

與司法機關的關係,同樣也有因香港內部事務的紛爭而受制於司法機關的條文規定,例如第85條規定:「特別行政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幹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條文寫明「不受任何幹預」,言下之意,當然也包括不受特首幹預,包括審與調查特首涉嫌的案件,也不受幹預;正如曾蔭權租屋受查的案子,不是不受幹預嗎?又第88條有關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均須由立法會同意,特首才能完成任免的職務,最後還得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其他條文寫明立法、行政與司法互相牽制的情況,讀者可逐條查閱《基本法》自可一目了然,這是就特首對港負責的職責而受立法與司法牽制的情況而言;也即是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在港互相制約的一般見解。

可是這個見解若視為特首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的權力也同樣受制於特區立法與司法兩個機構,則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不但第43條寫明,特首對港對中央有兩重身份,對港的權力受制於立法與司法,對中央負責的權力則不受特區司法與立法的牽制。張曉明主任所說的就是特首向中央負責治港的權力,不受特區立法與司法的制約。

這在《基本法》已有規定,例如第19條寫明:「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即對香港內部所有的案件均有審判權;可是在這同條文中也寫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遇有涉及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的事實問題,應取得行政長官就該等問題發出的證明文件,上述文件對法院有約束力,行政長官在發出證明文件前,須取得中央人民政府的證明書。」

模糊處理 有其理由

這條文可見香港司法權不是無所限制的,這條文寫明與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的案子,要特首發出可審判的證明文件才能破例審判;特首的這項發出證明文件的權力,須向中央取得「證明書」才能發出。這個司法程序正好說明特首履行代表國家管治國家重大事務的權力,而特首在發出證明文件的行動上,正說明第43條所言代表中央履行管治香港的權力。既然連終審庭也因國家行為的事實問題不能有權審判,這便是張主任所指的「超越」本港司法權的特首所擁有的法律地位。

除了國防與外交之外,第19條還有一個「等」字寫在國防與外交後面,這個「等」字沒具體寫出來,但不只國防與外交兩大重大國家行為,還有其他涉及國家行為的事實也都會包含在這個「等」字。不寫出來,不等於不存在,其實在這第19條之前的第18條已經有所交代。第18條寫到《基本法》附件三,這條寫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雖然所列出的法律只有6項,但這6項並非全都把第19條的「等」字包含在內,因此第18條談到這附件三時,特別寫明隨時可以增減,任何列入附件三的法律,限於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按《基本法》規定不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的法律,尤其是當「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時,人大常委可決定特區進入緊急狀態,因此也可將全國性法律在港一籃子實施。

值得留意的一點是,第18條也寫明有無必要增減附件三的決定前,人大常委會事先徵詢其所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後,才決定取捨。由此可見,其徵詢的對象是基本法委員會與特區政府,而不是司法與立法兩個機構。由此也可見把有關國家行為事實的問題,特區立法與司法無法定權力參與,既然特區政府有權參與,也就說明特首的法律地位在國家行為事實的議題,超越立法和司法兩機構。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單是「一國」中央原可將第19條所指的「等」字加以具體列入附件3內,但沒這麼做,相信是出於讓香港在這方面以模糊的空間去換取時間適應國家對港的管治,但這模糊的做法不等於國家沒有此權力,如果有人企硬挑戰中央,撕破臉,對誰也不好受,張主任個人沒可能改變《基本法》的規定,大家不必對他節外生枝,於事無補!

(原文出自2015年9月22日信報)

(圖片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焦點訪談》20200405 基本法:「一國兩制」事業的法律保障
    基本法實施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香港始終保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回歸後,香港的法治指數全球排名從回歸前60多位大幅躍升到第16位,並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地區之一。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表明,「一國兩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體現這一政策的法律表現形式就是根據憲法制定的基本法。基本法從頒布到實施,已經走過30年曆程,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早在1985年7月1日,中央就成立了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時年39歲的香港律師譚惠珠作為香港起草委員參與了基本法的起草。
  • 澳門欲給特首加薪 月薪或升至27萬
    南都訊 記者蔣生 澳門行政會日前完成有關薪酬等法律草案的調整:建議特首月收入由目前24.5萬元增至近27萬(澳門元,下同)。澳門高官收入公開透明由法律訂定,主要官員、司法官等按特首月入一定比例領俸。回歸後特首僅加薪一次,社會一直呼籲給司法官加薪。
  • 港律師會前會長:特首所委任「國安法官」 應滿足條件丨香港一線
    蘇紹聰認為,首先,現在國安法高過本地法律,從法律地位來看,不會出現違反香港法律的爭議。 其次,他認為,基本法保障司法權的獨立,是講法院的獨立審判權,即是法庭審理一個案件時,不受行政機關的幹預。特首有權選擇若干法官來審理關於國安法的案件,只不過是選擇哪一類型的法官去審哪一類型的案件而已,比較像法庭裡面的行政分派工作。
  • 中英聯合聲明、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
    認為基本法或中國對香港的政策是來自中英聯合聲明,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以此理據認為英國有權、有責介入香港的事務,更是錯上加錯。國家的憲法是否適用於香港?或更準確一點,是否只有憲法第31 條適用於香港(這條規定國家得設立特別行政區,並以法律規定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是近期受到關注的問題。
  • 領公帑佔議席 有票選特首 區議員宣誓理所當然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去年11月表決通過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這個決定是堅實的法律基礎,確立了公職人員違反誓言就要承擔責任,本地立法亦會按照今次決定及中央對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規範公務員及區議員等公職人員。她希望由更高級官員處理參選資格的問題,系統解決宣誓問題,並且將違誓及違反效忠的處理制度化。
  • 基本法頒佈30周年|人大首次釋法 解釋香港居留權
    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列明,基本法的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97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五次對基本法作出解釋。,即擁有「違憲審查權」;以及在發現有抵觸基本法時,香港特區法院可宣佈此等行為無效。
  • 香港大律師公會人士指特首指定法官是「人治」湯家驊:這種說法很...
    對於香港大律師公會相關人士稱由特首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是「人治」,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湯家驊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說法「很奇怪」,因為基本法中早已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由行政長官任命。
  • 香港基本法與香港的獨特憲制
    在回歸之前的香港,「香港憲制」一詞所涵蓋的範圍,遠不止《英皇制誥》這一份法律文件,更超出「制定法」的含義,而是如同在聯合王國一樣,包含了普通法、政治慣例、憲政主義基本原則等所有配得上「constitutional」的成分在內,是對於本地最根本最緊要的法律規範的一個方便的概稱。當然,本無需多說的是,香港不會因為其曾處於殖民統治之下的地位,就不能使用「憲」之名號。
  • 【林鄭組班】陳國基出任候任特首辦主任
    根據立法會資料文件顯示,候任特首辦主任的薪酬、相當於局長,現時局長月薪逾29.8萬元,若陳國基順利過渡至新政府成為特首辦主任,薪酬將會跟隨早前立法會通過的問責官員加薪幅度,調升至33.39萬元。駐京3年建人脈 曾到清華讀法律陳國基是特區首批派到駐京辦的政府人員,而3年駐京生涯可算仕途轉捩點。他1998年已在北京臨時辦公室工作,政圈一直盛傳他獲中央高度信任。曾任陳上司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曾指,陳國基曾調至駐京辦,在內地累積不少人脈,形容他是中央信得過的「中間人」。
  • 張曉明在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來源: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11月17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舉辦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張曉明常務副主任應邀以視頻方式在開幕式上致辭。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這場紀念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的法律高峰論壇幾經推遲,今天終於舉行,實屬難得。我謹代表國務院港澳辦表示祝賀,並對為論壇籌辦做了大量工作的律政司等特區政府部門、中央有關部門和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以香港國安法出臺為標誌,香港開啟了由亂及治的新局面。
  • 林鄭特首指定的6名國安法官是啥背景?
    香港法律界人士分析指,不排除特首會按需要任命更多指定法官。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法律學者陳弘毅指出,按港區國安法條文,可獲任命處理國安法案件的法官不限於裁判官,將來有關案件可能在不同層級的法院審理,特首可能會再作委任。
  • 邢雲超:香港「基本法」乃中華民族復興必要構建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在「大公報」撰文指,回顧基本法的過往實踐,「一國兩制」是經得起考驗的最佳安排,能夠直面時下香港困局和未來挑戰;4月4日,香港「紫荊」轉發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文章,強調堅守一國兩制事業初心,堅持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治港;國家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當日基本法頒布30周年學術會上致辭,「不厭其煩對香港和國際社會做好基本法的說明和解釋工作」。
  • 香港基本法
    第一百零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適當的經濟和法律環境,以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第一百一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貨幣金融制度由法律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貨幣金融政策,保障金融企業和金融市場的經營自由,並依法進行管理和監督。第一百一十一條 港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貨幣,繼續流通。港幣的發行權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香港高層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 特首稱有標誌性作用
    中新社香港12月18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特區政府18日在政府總部舉行公務員宣誓儀式,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見證下,常任秘書長、部門首長和屬首長級薪級表第6點或以上的公務員,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和對特區政府負責
  •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舉辦《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
    17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舉辦《基本法》頒布三十周年法律高峰論壇,致力促進兩地司法法律專業的交流,分享《基本法》在香港回歸後落實執行的正面發展情況,提高社會大眾正確理解「一國兩制」的初衷,準確認識憲法作為《基本法》的根本,全面掌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
  • 澳門選出了新的特首人選
    澳門政商界有何、崔、馬「三大家族」的說法,他們家族產業涉及廣泛,在政商界地位顯赫。兩位澳門特首何厚鏵、崔世安便來自其中兩大家族。賀一誠不屬於這三大家族,但是賀氏在澳門經濟發展過程中同樣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賀一誠的父親賀田出生於浙江省杭州,1936年畢業於南京機械工程專科學校自動車系。上個世紀40年代末移居澳門。澳門工業起步早,但是發展緩慢,以小規模織造廠等工業為主。
  • 戴耀廷的「特首選舉民間投票」是「生草藥」
    筆者: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繼「佔領中環」和「雷動計劃」後,戴耀廷又一亂港新作出爐。戴耀廷宣佈推出「2017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計劃,這「民間投票」,其實是「公民提名」、「電子公投」借屍還魂,企圖捧出反對派所屬的「精神領袖」,幹擾特首選舉,但根本違憲違法,是 「生草藥」,噏得就噏。  「2017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涉及特首選舉的提名和選舉兩個階段,除了設有「候選人」和議題外,還設有「逆向選項」,即讓參與者選出最不合心水或最無公眾緣的「候選人」,變相鼓吹仇怨。
  • 有票選特首 杯葛沒理由!\全港各區工商聯執行委員會秘書長 香港島...
    目前政改方案得到民意的最大支持,而各界代表均發表聲明,認為方案是在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下為港人爭取的最民主政治空間;同時不同團體也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政改方案的支持,認同方案是四合方案「合憲、合法、合情、合理」,並促請全體立法會議員凝聚共識,通過政改,落實普選,推動香港民主政制發展。
  • 澳門就高官離職修法 離任特首終身享7成薪水
    法案還豁免特首在任期間的刑事豁免權。法案在民間引起爭議,如司長離職獲發千萬是否過高?如何防範特首違法?立法緣何未公開諮詢?  離任特首:享7成薪水加福利  按《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俗稱「高官離補法案」)法案文本,特首離任後獲發離任月補貼,至其從事有報酬的私人業務終止。
  • 曾國衛:香港基本法為特區的成功打下了穩固的根基
    中新社香港12月1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11日出席基本法溫故知新論壇在線座談會時表示,基本法聯繫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見證著香港發展至今的國際大都會地位,為特區的成功打下了穩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