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75毫米航炮的攻擊機,綽號「坦克開罐器」,二戰德國Hs-129戰機

2020-12-22 書劍雜談

很多讀者都喜歡螺旋槳戰機,不僅因為螺旋槳戰機的空中「狗鬥」及其考驗飛行員的技術,也因為當時的螺旋槳戰機大多是專用戰機,不同種類的螺旋槳戰機各司其職,品種和數量都比現代多用途噴氣式戰鬥機來得多。而今天,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款有著「坦克開罐器」綽號的攻擊機——Hs-129攻擊機。

「坦克開罐器」Hs-129攻擊機

因為德國戰機命名規則的原因,很多人對Hs-129攻擊機並不是非常了解。通俗地講,Hs-129攻擊機就是二戰德國空軍的「伊爾-2」強擊機,但是兩者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較大的不同。

Hs-129攻擊機起源於上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在西班牙內戰中,德國空軍發現俯衝轟炸和超低空對地打擊具備極強的效果,於是便萌生了研發一款專用對地攻擊機的想法,Hs-129攻擊機就是德國空軍經過招標後勝出的產物。

Hs-129攻擊機的外觀很好辨認

當然,Hs-129攻擊機和蘇聯的伊爾-2強擊機還是有一定淵源的。根據蘇德戰場上德國地面部隊的反饋,Hs-129攻擊機參照著伊爾-2強擊機做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最終形成了擁有濃厚德國風格的Hs-129攻擊機。

伊爾-2強擊機給德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和伊爾-2強擊機不同,Hs-129攻擊機極度強調戰機的抗打擊能力。除了像伊爾-2強擊機一樣加強裝甲防護之外,Hs-129攻擊機採用了雙發單座設計,沒有像伊爾-2強擊機那樣設置有後座機槍手,僅憑藉自己的裝甲和速度來抵抗敵方戰鬥機的追擊。

Hs-129攻擊機的武器全部布置在機身上,而不是像伊爾-2強擊機那樣布置在機翼兩側,在實戰中,飛行員在轉瞬即逝的對地攻擊中,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和更少的彈藥完成攻擊任務。

Hs-129攻擊機對飛行員的防護非常好

在Hs-129攻擊機的機頭位置上,德國設計師為其安裝了2挺MG-17型7.92航空機槍和2門MG-151/20型20毫米航空機炮,等到了戰爭後期,兩挺7.92毫米航空機槍則升級為兩挺13毫米航空機槍。而為了對地面裝甲目標進行更有效的打擊,Hs-129攻擊機在機腹位置還設置有額外的航空機炮吊艙,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安裝航空機炮。

MK-101航炮對KV-1重型坦克的打擊效果

早期型的Hs-129攻擊機在機腹位置吊裝的是30毫米的MK-101航空機炮,這門30毫米的航空機炮除了常規彈藥之外,還能夠使用特製的穿甲彈,能夠從空中擊毀當時蘇軍大部分重型坦克的裝甲,給當時的蘇聯裝甲部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這門75毫米火炮體格驚人

隨著戰事的逐漸惡化,為了追求更好的對地攻擊效果,德國航空工程師開始為Hs-129攻擊機加掛75毫米火炮,這就是終極版的「坦克開罐器」。這門BK型75毫米炮配有一個12發的彈倉,因為較低的載彈量和極大的後坐力,通常是以單發點射的方式來使用。

這個口徑已經可以用來反艦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隨著戰爭後期盟軍戰略轟炸行動的增多,為了對付盟軍數量眾多的4發重型轟炸機,這門BK型75毫米火炮也被搬到當時德國空軍的其他戰鬥機上,用來執行截擊任務,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開罐器」的神話與現實,議二戰反坦克攻擊機作戰
    引子 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二戰中大名鼎鼎的納粹德國空軍飛行員,以號稱擊毀519輛蘇軍坦克(其中絕大部分是他駕駛Ju 87G獲得的)而聞名。
  • 二戰兵器全集,德國亨舍爾Hs 129攻擊機
    1937年4月,德國帝國航空部向四家航空製造商福克武夫爾、哥達、漢堡飛機製造廠和亨舍爾公司發放技術規範,要求四家公司競標新一代雙發攻擊機。該機需配備兩門20毫米MG FF機炮,必須為人員和發動機提供良好的裝甲防護。1937年10月1日帝國航空部將後續研發合同交給福克武夫爾的Fw 189C和亨舍爾的Hs 129。後者由德裡希.尼古拉斯設計,採用全鋁承力蒙皮機身結構,機身截面為三角形。它的駕駛艙狹小,視野不良,發動機內側靠近機身一側的整流罩上不得不取消了一些設備,擋風玻璃是75毫米厚的防彈玻璃,機頭全部由裝甲鋼板製造。
  • 飛行的槍炮,從MG15到MK108,淺談二戰德國空軍中小口徑航空槍炮
    對於喜歡螺旋槳戰鬥機的讀者朋友來說,二戰期間的航空槍炮是二戰空軍戰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二戰時期各國戰鬥機正是依靠各種性能不一、口徑不同的航空槍炮在空中展開激烈的空中搏鬥。為了讓讀者朋友對螺旋槳戰機時代的航空槍炮有更清晰的理解,本文將選取其中部分典型型號進行大致介紹。
  • 二戰時期蘇聯的伊爾-2「飛行坦克」攻擊機,真的那麼抗揍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因為防護性能出眾,而得到了「飛行坦克」的外號,那麼在戰場上伊爾-2真的很能抗揍,具有很高的生存率嗎?圖1:外號「飛行坦克」的伊爾-2真的那麼抗揍嗎?【百家號獨家報導團】伊爾-2攻擊機是蘇聯二十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對地攻擊機,1940年10月首次試飛成功,1941年3月開始量產,到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時,已經交付部隊約200架。此後伊爾-2經歷了整個蘇德戰爭的殘酷考驗,在歷次重大戰役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德軍敬畏地稱為「黑色死神」。
  • 飛行的槍炮,從7.62毫米到45毫米,淺談二戰蘇聯航空槍炮發展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當時德國空軍在蘇聯戰場上最大的對手,二戰時的蘇聯空軍因為在戰爭初期巨大的損失,導致很多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空軍的裝備情況不夠了解。但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空軍在軍用航空裝備領域還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人與鋼鐵的對決,詳解二戰德軍,東線戰場的另類反坦克手段
    Ju87g 來自空軍的反坦克手段 德國空軍在一戰的時候就大放異彩,到了二戰的時候更是成為德軍擴張的有力工具。當地面部隊陷入反坦克危機之後,德國空軍就開始分擔一部分反坦克壓力,他們把反坦克炮裝到了飛機上成為機載反坦克炮,就類似於英軍在北非戰役中使用的颶風MK IID型戰鬥機。英軍的這款戰機就安裝了兩門火炮,在沒有敵方戰鬥機和地面防空火力幹擾之下,颶風MK IID就能夠精確地打擊地面上的裝甲車輛,而且效果還不錯。
  • 二戰美英援助了蘇聯多少武器?光戰機就18303架!
    二戰期間,盟軍向蘇聯提供了許多武器裝備。二戰結束後,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沃茲涅先斯基曾表示,盟軍援助的武器裝備只佔蘇聯生產總量的4%。然而,俄羅斯媒體不久前披露,美英盟軍援助蘇聯的武器裝備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戰機:18303架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向蘇聯發起突然襲擊。由於蘇軍防備不足,西部邊境被突破,蘇軍大量武器裝備被毀。
  • 二戰美軍戰機的主力,20毫米機炮只是配角,12.7毫米機槍才是主角
    在二戰那段不平穩的歲月裡,如何在空中對抗中把握主動權成為很多國家都在鑽研的一個課題,在這當中,坦克是地面戰場上非常關鍵的武器。不只是這些,在二戰後期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王牌飛行員誕生於這個世界,當然他們手中的知名戰鬥機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 攻擊機必須裝備強大機炮!前提是你能扛得住,扛不住就是自殘
    對地攻擊機一定要配備足夠強大的航空炮!這是二戰期間蘇軍在伊爾-2「斯圖莫維克」上已經驗證過的,伊爾-2裝備的兩門23毫米航炮足夠摧毀大部分德軍坦克和裝甲車的薄弱頂部裝甲。二戰結束後,蘇軍一直在堅持這種做法,不過,其對地攻擊機的航炮口徑大多依然是23毫米,面對裝甲不斷加厚的西方坦克,多少有些力不從心,但隨著機載反坦克飛彈的不斷裝備,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掩蓋了。直到美國空軍的A-10「疣豬」出世,其裝備的那門GAU-8 7管加特林炮再次震撼了蘇軍,自己的對地攻擊機管子有些太細了,到了需要升級一下的時候了。
  • 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與75毫米Ho-501航炮
    此後,根據酒本少佐的意見,三菱公司改為使用Ki-67 「飛龍」 轟炸機搭載一門陸軍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可以在盟軍重型轟炸機防禦炮火射程之外發起攻擊。Ho-501航炮的研發1944年3月6日,大阪兵工廠開始將製造編號為3582、3583的兩門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改裝為航炮的工作。這項工作是一邊改裝一邊研發同時進行的。
  • 末日掙扎:二戰日本噴氣式戰機研發始末(中)
    二戰後期日本相對先進的「飛燕」戰鬥機不僅有著一顆「德國心臟」,甚至連整體設計也是參考HE-112和Bf-109的;而至於四式戰鬥機疾風採用的大直徑空冷發動機,整體構型給人一種「東洋Fw-190」的風味。除了活塞式發動機,德軍在二戰末期投入實戰的三種噴氣式戰鬥機:Me-262、He-162和Me-163,日本也全部試圖進行仿製,日本其他的噴氣戰鬥機計劃亦帶有濃濃的德國技術背景。
  • 它是反坦克炮,也是步兵炮,二戰德國Pak50型75毫米炮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進行了三、四年後,前期順風順水的德國也開始吃不消了,儘管在武器裝備上不斷推陳出新,但受制於資源和持續戰損,德國裝備研製的思路發生了變化,開始向通用化發展,Pak 50型75毫米炮就是這樣的產物,它將反坦克和步兵支援雙重任務結合。
  • 二戰德國斯圖卡轟炸機被譽為尖叫死神,同時也是最為奇特的轟炸機
    說到二戰時期德國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該型戰機當時幾乎是德國空軍的代表性主力機型,曾經一段時間,是德國主力戰機,之後才被其它戰機所代替成為德軍主力戰機的其中之一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二戰期間,不少武器裝備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有這麼一款戰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它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在蘇德戰爭期間,憑藉著極高的防禦力以及優秀的對地支援能力,被視為整個二戰裡綜合性能最好的對地攻擊機,它就是伊爾-2攻擊機。這款戰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
  • 從7.92mm機槍到7.5cm炮,二戰德國空軍: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而空軍王牌最多的德國戰機,尤其是BF109系列和Fw190系列因為顏值的關係(無論是飛機還是飛行員)廣受好評,那麼今天我們要談談二戰時期德國戰鷹的利爪(武器)從7.92mm的灑水小機槍到7.5cm這種反坦克炮搬上飛機,到底經歷了什麼鬼。
  • 二戰日軍的超級重型坦克和「日版」B-29超級轟炸機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島國,日本在二戰列強中屬於先天營養不足但侵略野心極高的國家。然而,二戰卻是一場以鋼鐵為肌肉、以石油為血液的戰爭,這種矛盾直接影響到日本的軍事力量建設。
  • 二戰性能最優秀的輕型坦克,攜帶75毫米坦克炮的M24輕型坦克
    當時英國陸軍對美國所提供的武器意見頗多,而有關於M3/M5輕型坦克的意見則普遍集中在了火力方面,英國陸軍的諸多裝甲兵都抱怨這種坦克配備的37毫米坦克炮威力太小,應配備75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同時還提到M3/M5輕型坦剋薄弱的裝甲應該被加強。美軍的評估團隊將英軍的意見帶回了美國,美國陸軍則打算按照英軍的意見對下一代輕型坦克做出修改。
  • 二戰中蘇軍為何反敗為勝?機械化戰爭制勝之路何在?
    T-34坦克這款坦克的出現也為扭轉戰爭局勢做出了貢獻。它是蘇聯歷史上最龐大的坦克之一,並持續進行了大量改進,包括裝配不同型號的火炮,如76毫米火炮。它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火力,可以穿透當時最好的德國坦克的裝甲,同時兼具良好的機動性和防護性。坦克頂部裝備了一門76.2毫米的火炮,其炮彈能夠穿透前方的所有目標,而傾斜式裝甲則能為車內人員提供良好的防護,擋住反坦克武器的攻擊。
  • 二戰巔峰坦克:力挽狂瀾,德國黑豹坦克解密
    按說德國坦克中虎式坦克名氣最大,無奈其數量太少總戰績有限,而且虎式坦克的毛病和它的長處一樣突出,是一款性能不甚均衡及可靠的坦克,有浪得虛名之嫌,不符合本榜入選條件,按實戰表現看德國3號、4號坦克也十分搶眼,畢竟二戰前期席捲歐洲大陸的主力坦克就是它們,但3號、4號坦克性能一般,到二戰中後期更無優勢可言。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最具有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該空軍在二戰期間是非常注重戰術空軍的。其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攻擊機主要是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摧毀敵方重要交通樞紐、交通線及後勤設施、軍事基地等。德國戰術空軍在二戰前期更是給世界上個一課,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