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1歲老人江楓的小房間門框上方,橫裝了一根結實的木棍,老人用這根木棍作為單槓,經常在家進行臂力鍛鍊。而之所以這麼做,他說是為了保持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幫助患帕金森病的老伴康復,護理有精神殘疾的女兒。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10多年來,江楓老人一次小感冒都沒有得過,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
黃志強 何潔
保持健康幫助親人
2005年,比江楓小一歲的老伴耿梅珍感覺肌痛痙攣和疼痛,全身乏力和肌無力,經醫院檢查,確診為帕金森病,運動困難,坐下後不能起立,臥床時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一下子,老伴的日常生活起居護理都落在了江楓身上。當時,兒子遠在深圳工作,遠水救不了近火;女兒精神殘疾,也需要江楓照顧。
面對家裡的兩個病人,江楓的第一反應是,自己不能倒下,要保持健康和體力,照顧好親人。他把自己的一個小房間,當作書畫室、健身房,在守著老伴和女兒的同時,老人鍛鍊身體,學習書畫。在他小房間門框上方,橫裝了一根結實的木棍,老人用它當作單槓,經常進行單槓臂力鍛鍊,他雙手抓住單槓,隨身體起降10多次,根本不成問題。江楓年輕時愛好攝影,退休後也常外出採風,但自從老伴得病後,他再也沒有外出拍照,而是在家學習書畫,他的書法作品參加比賽還得過獎。
10多年來,江楓以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幫助老伴康復,護理自己的女兒,竟然沒有得過一次病,他笑稱:「也沒有覺得怎麼怎麼苦,怎麼怎麼累。」
為了延緩老伴肌肉僵硬,江楓還學習按摩,10多年來,堅持給老伴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這麼多年照顧家人,老人從無怨言,在他看來,親人有病,就該自己的親人護理。
社區也常上門關愛
據悉,社區也常常關愛江楓一家。近日,天氣炎熱,滄浪新城吳門橋街道解放社區工作人員來到解放新村江楓家,給他的女兒送藥上門。街道工療站的醫生也上門,給江楓傳授精神殘疾人的家庭監護知識。社區還幫助江楓,給他女兒做精神殘疾鑑定,每月可領取870元殘疾補貼,減輕了他們家的經濟負擔。
江楓家住解放新村頂層5樓,每天早上攙扶老伴去桐涇公園散步,非常勞累。遠在深圳工作的兒子心疼在家的父母,專門花了上萬元,給母親買了一輛從德國進口、可爬樓梯的輪椅。可是,有了爬樓梯的輪椅,接著又來了煩惱。輪椅爬樓梯,與樓道裡堆放的雜物磕磕碰碰,影響了輪椅爬樓梯的安全。於是,解放社區出面,做居民工作,居民們也非常通情達理,主動清除了樓道雜物,讓坐在輪椅上的耿梅珍每天安全爬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