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大叔練單槓肩袖撕裂 老人成運動損傷新軍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八旬老太打籃球,腰椎骨折;63歲大叔練單槓,肩袖撕裂……

  宅不住的老人成運動損傷新軍

  專家提醒:老年人鍛鍊應以養生為主,量力而行

  八旬老太和孫子打籃球,腰椎骨折了;七旬爹爹練劈叉,腿疼得厲害。昨天上午,在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科,醫生連續接診了兩位因運動受傷的老人。科主任張青松介紹,現在老年人生活觀念變化很大,退休後不甘心宅在家帶孫子做飯,為活出自我,參與的各項運動五花八門,從而成為運動損傷「新軍」。近兩年,接診的運動損傷患者中有近四成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案例

  82歲太婆心癢打籃球,腰椎壓縮性骨折

  今年82歲的孫老太身體一向不錯,雖然年過八旬但腿腳仍十分利索。前天晚上,在小區籃球場上看著孫子正在打球,孫老太於是借來籃球玩了起來,感覺自己身體協調能力不錯,又開始練習帶球走跟傳球,硬是在球場上運動了20多分鐘。可當天晚上,孫老太上床後感覺背和小腿酸疼,第二天仍舊不舒服,便自己找到武漢市四醫院運動醫學科檢查。

  接診的張青松給孫老太體檢後,懷疑傷到了腰。「因為老年人大多數會有骨質疏鬆,打球時蹦跳動作很容易傷腰。」CT檢查結果顯示孫太婆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需要手術。

  63歲大叔每天引體向上,右肩「廢」了

  63歲的王師傅家住武勝路江漢一橋附近,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都要到小區的健身器材上運動,最拿手的是單槓引體向上,最高紀錄一次能做30多個。前天,他又跟往常一樣在單槓上活動。剛做了不到5個引體向上,手臂突然有持續撕裂的感覺,最後連杯子都拿不起來,右肩就好像廢了一樣。做完檢查後,醫生說出了病因:肩袖撕裂。

  張青松指出,很多老年人肩膀痛就以為是肩周炎,可實際上卻是肩袖損傷。「很多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拉推舉的動作,這其實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肩袖撕裂。」

  六旬大媽暴走加廣場舞,膝關節半月板磨損

  因為超重、血壓血脂超標,六旬胡大媽下定決定運動減肥,給自己定目標每天早上7點出門快步走,每天至少一萬步,每天晚飯後還要下樓跳廣場舞。起初效果不錯,兩周瘦了七八斤。可從第三周開始走路跳舞時膝蓋咔咔作響,胡大媽仍然堅持運動,到了第四周膝關節不僅疼還腫得厲害,嚴重時走不了路。檢查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半月板全部磨損,還伴隨骨髓水腫,需要進行關節鏡下修補。

  「暴走時步幅過大,用力猛,這樣對膝關節損傷大,再加上廣場舞有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張青松說,如果連續運動時間太長,膝關節磨損會加重,膝關節功能就會失代償而出現症狀。

  數據

  中老年人佔到運動損傷患者近四成 肩膝最易受傷

  「與3年前相比,現在中老年人運動損傷的患者明顯增多,佔到門診量的近四成。」張青松介紹,專家門診上,每次都會接到至少3位運動損傷的中老年人,年紀大多在50歲—70歲之間。

  老年人本身韌帶肌腱組織彈性變差、關節活動範圍小,再加上骨質疏鬆症、肌肉萎縮,如果運動時不注意,很容易受傷。最常見的受傷部位就是肩部和膝部;其次是腳踝、肘關節,如網球肘、肩袖損傷、膝周肌腱損傷、軟骨損傷、韌帶撕裂。

  另外每個人的生理、身體素質不同,老年人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許多老年人認為運動強身健體,運動量越多越健康。其實不是,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負荷鍛鍊,不僅不會帶來健康,反而會有損身體機能,損傷肌肉。「老年人運動的目的不是讓人疲勞,而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心肺的能力。」

  觀點

  七成老年人打發時間選擇戶外運動

  專家:鍛鍊身體不是做「苦行僧」

  據一項調查顯示,在空閒時間,近七成的老人會選擇戶外運動,同時,在主要的休閒目的方面,30%的老人是為了結交朋友,80%的老人是為了鍛鍊身體,75%的老人是為了娛樂放鬆。

  「以前老年人退休後,大都宅在家帶孫子做飯,但現在和許多患者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退休後會更多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花更多時間豐富老年生活,而戶外運動成為不可或缺的選項。」張青松稱,愛運動注重健康值得提倡,但運動方式和運動量的選擇需要量力而為。

  「老年人平時可進行慢走,如果腿腳利索可以跳廣場舞,但不能天天跳,感覺不舒服一定要停下來。」張主任提醒,運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要盲目模仿新聞上的「勵志老人」或把鍛鍊當成「苦行僧」的做法,盲目給自己制定運動量和時間,跟風效仿潮流,或是延續自己年輕時的運動方式,這樣往往導致運動損傷。一旦運動時關節或肌肉出現不適,第一步先停下來,減少活動量。若出現局部關節腫脹,先冷敷,出現持續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記者伍偉 通訊員荊彤

  延伸閱讀

  玩輪滑、抽陀螺不亦樂乎

  老人「花哨運動」惹爭議

  玩輪滑、抽陀螺不亦樂乎

  本報訊(見習記者張希祉)「這些老人嗖地一下就從你身邊穿過去了,把人嚇一跳。」市民朱女士所說的正是在漢口江灘進行輪滑運動的老年群體。

  8日上午7時許,記者在漢口江灘遇見踩著輪滑鞋在人群中穿梭的幾位白髮老者。多未戴護具,滑行速度雖不快,仍會時不時造成路人的驚呼。來江灘練氣功的朱女士表示:「在江灘晨練的,多數都是中老年人,特別是像我這樣身子骨比較弱的,萬一他撞到了我,或者我絆倒了他,都不好說。」

  在另一條路上,一名中老年陀螺愛好者正忘情地揮舞著一條長約三米的鞭子,將一個直徑超過十釐米的大陀螺抽得「嗡嗡」作響,周邊近五米難過行人,抽打聲相隔七八十米都聽得見。路人張先生表示:「人離得近了,耳膜都震得疼,心臟不好的人更是受不了。只能繞道走,萬一被鞭子打到了,那就壞了。希望有關單位能夠加強管理,為這些人劃分專門的運動場地。」

  記者諮詢了市八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肖俊,他表示:老年人玩輪滑對身體的協調性和腰腿部的鍛鍊有好處,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易骨折應佩戴護具進行保護。而抽陀螺這項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應注意不要用力過猛,造成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撕裂傷,致肩關節囊積液。老年人鍛鍊應以養生為主,量力而行。

相關焦點

  • 40歲男子宅家健身,天天在家吊單槓,練了不到一周卻左側肩袖撕裂
    疫情以來,不少宅在家中的市民會選擇家庭健身,今年 40 歲的劉世賢(化名)在家裝了單槓,每天大量練習吊單槓引體向上,不到一周時間,超負荷的鍛鍊讓劉先生的左側肩關節出現了疼痛,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經磁共振檢查顯示 " 左肩袖撕裂 "。
  • 宅家狂吊單槓,男子左側肩袖撕裂
    宅家狂吊單槓,男子左側肩袖撕裂 2020年4月23日     本報長沙訊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市民會選擇家庭健身,今年40歲的劉世賢(化名)在家裝了單槓,每天大量練習吊單槓引體向上,不到一周時間,超負荷的鍛鍊讓劉先生的左側肩關節出現了疼痛,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經磁共振檢查顯示「左肩袖撕裂」。
  • 67歲大爺早起鍛鍊導致肩袖撕裂,老年人鍛鍊身體要講求正確方法
    9月2日,67歲的陳大爺抱著胳膊急匆匆來到我院,經過我院醫生了解到,當日陳大爺早起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運動,最拿手的是單槓引體向上。這天剛做了不到5個引體向上,肩部突然有持續撕裂的感覺,最後連杯子都拿不起來。做完檢查後,醫生說出了病因:肩袖撕裂。
  • 長沙一6旬奶奶甩手不當小心肩袖撕裂
    最近,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運動醫學、關節骨病科收治了數例因肩周疼痛堅持甩手鍛鍊而導致肩袖損傷的中老年女性。醫生提醒:肩關節疼痛不等同於「肩周炎」,盲目的自我治療,不但不能改善症狀,反而有可能使問題進一步嚴重。當出現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今年60歲的楊秀芝(化名)是長沙縣人,一直家務農。
  • 假期進行「報復性」運動?小心被運動損傷「報復」
    「從核磁共振上來看,他的交叉韌帶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半月板、軟骨都有損傷,像是一個老人的膝蓋。」趙其純表示,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是一種非常隱匿的疾病,患者可能20多歲就已經出現了交叉韌帶損傷,但是由於年輕人骨頭硬、肌肉有力量,對疼痛的耐受性強,往往到30多歲才發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發現時往往只能「亡羊補牢」了。
  • 警惕肩袖損傷!
    警惕肩袖損傷!,發病後應到正規醫院診治(關節與運動損傷專業)。      很多肩袖損傷的患者誤認為自己得了肩周炎, 做各種運動康復鍛鍊, 結果是越練越痛, 病情越來越嚴重。由於肩袖損傷本身就是上肢的過度運動所致, 再大幅度的運動, 則是雪上加霜。肩袖損傷是需要積極治療的,目前關節鏡下微創治療修復肩袖,越來越多的運用到臨床,已發展成為一項更安全、更有效的手術技術。
  • 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 也可能是肩袖損傷
    本報訊  63歲的揭阿姨,兩個月前做家務時出現了左肩部疼痛且不能拎提重物的狀況,尤其夜間疼痛明顯,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後一直未好轉,反而左肩部活動受限,連梳頭髮脫衣服手都抬不上去,遂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就診。
  • 一文讀懂肩痛三部曲:肩峰撞擊、肩峰撞擊症候群、肩袖損傷
    外傷:比如車禍、摔落、運動中產生的急性損傷,在這些外傷中,肩關節急性脫 位造成的肩袖撕裂並不少見。退變:肩袖肌腱在肱骨近端的止點區域相對缺乏血管,人體老化後可能產生局部營養不良而退化,也有經常注射局部激素引起肌腱缺血退化。
  • 肩袖損傷該怎麼辦?
    肩袖是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方之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等肌腱組織的總稱。位於肩峰和三角肌下方,與關節囊緊密相連。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過程中使肱骨頭向關節盂方向拉近,維持肱骨頭與關節盂的正常支點關節。肩袖損傷將減弱甚至喪失這一功能,嚴重影響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運動中(如棒球,自由式、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
  • 50歲以上肩痛 六成因肩袖損傷
    許多肩部疼痛被模糊地定義為「肩周炎」,治療方式大多為內服止痛藥、外用膏藥、物理治療(如針灸、按摩、理療等)、運動鍛鍊等。而實際上,肩部疼痛的病因很多,包括肩袖損傷、肩峰下撞擊症候群、粘連性關節囊炎(肩周炎或凍結肩)、肩峰下滑囊炎、肩袖鈣化性肌腱炎、關節內游離體、肱二頭肌長頭腱炎、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等。
  • 肩痛不一定犯了肩周炎 除肩袖撕裂外 膽囊炎、冠心病、腫瘤也會...
    在磁共振檢查普及後,臨床研究發現,60歲以上由於肩痛就診的老人中,實際有60%是由肩袖損傷或撕裂引起肩關節疼痛,只有15%左右是由肩周炎導致,肩袖損傷的發病率遠高於「肩周炎」,不及時治療或按照肩周炎進行錯誤治療,都會導致疾病加重、為後續的手術治療增加難度。何為肩袖?
  • 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醫生:看具體損傷程度,一般不過這個時間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的一種複合結構,包括四種肌肉: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袖也是很重要的一種結構,損傷後會對我們的正常活動造成影響,會有疼痛、水腫等現象,我們要及時進行處理,減輕不適,也防止損傷加重。肩袖損傷多久能運動?
  • 組圖:隊醫出診 肩袖損傷的治療與康復
    文、攝/羅維絲 在需要肩部外展、外旋及內旋的羽毛球運動中,肩袖損傷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肩袖損傷的幾個症狀 1、肩關節疼痛 肩袖損傷在早期時,疼痛呈間歇性,在運動後及夜間臥向患側時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肩上舉時,疼痛明顯或加重;打高球和扣殺時常肩部疼痛,減少高球和殺球訓練,症狀會減輕一些。 肩袖損傷的急性期疼痛劇烈,呈持續性,在肩部活動後或增加負荷後症狀會加重。如被動外旋肩關節也可以使疼痛加重。
  • 李強: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
    肩袖損傷後應該怎麼治療?需要手術嗎? 當肩袖損傷時,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疼痛和痙攣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肌肉將不能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使肱骨頭在關節內進行能夠平穩地活動;由於炎症導致關節積液從而限制肱骨頭的運動等等,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肩袖損傷導致的關節炎和鈣質沉積會限制關節運動,鈣化可能會沿著關節的骨性邊緣或肩袖肌肉的肌腱發生。
  • 肩袖損傷的解剖分析、自查與康復訓練
    今天咱們就重點來聊聊肩袖損傷。 我們將從肩部的解剖學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袖肌群是什麼、周圍的骨骼、肌肉等組織;再從肩關節運動系統出發,使大家了解到肩部可以做什麼運動,是怎麼在運動中引起損傷的;再從病理學的角度,通過簡易自查,使大家知道針對自己的問題該何去何從;最後為大家準備了主動預防、自主康復等系列乾貨。
  • 肩周炎還是肩袖損傷,你真的沒搞錯麼?
    肩袖的退行性病變常常表現為一些微小的撕裂損傷,使得這部分肩關節變得脆弱,隨著日常外力的作用,這些小創傷逐漸擴展成了大的撕裂創傷。反覆勞損在時間的維度上同樣會產生非常大,而且不亞於嚴重外傷所造成的撕裂。只有肩袖肌肉充分維持住盂肱關節穩定的時候,其他肌肉才能在肩關節活動到任何範圍時候提供足夠的力量。當肩袖勞損時,其餘肌肉帶動肩關節運動時,因為肩袖的不穩定而造成肌肉勞損,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同時加重肩關節的不穩定。不穩定的動靜力系統會造成肩關節的骨質增生和炎症釋放,最後使活動受限和疼痛更加嚴重。
  • 男子每天做30個引體向上致肩袖撕裂 專家:運動前要充分熱身
    40 歲的劉先生喜歡運動,最近在家裝了簡易單槓,每天練習引體向上。不到一周時間,他的左側肩關節疼痛難忍,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就診,被確診為左肩袖撕裂。入院時,劉先生左肩關節活動障礙,上臂及肩部需要醫生協助才能抬起來,行磁共振檢查顯示左側肩袖撕裂,需要手術治療。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醜克介紹,不少患者肩膀痛就以為是肩周炎,其實肩袖撕裂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肩部疾病。
  • 以為是肩周炎,不料卻是肩袖損傷!治療肩袖損傷你要遵循這幾點
    但可能它是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和肩周炎我們要懂得區分,對症下藥才更容易治癒。肩袖損傷是軟組織或肌肉的損傷,絕大部分的患者為肩袖部分損傷。所以治療肩袖損傷,要因人而異。1、減少運動首先我們一定要減少肩部的劇烈活動,比如打網球、投擲等這類活動肩袖損傷的患者就不要再去做了這類活動運動量太大,會加重患者的病情。2、熱敷患者可以經常給患肢做一些局部的熱敷。
  • 老人晨練,「吊單槓」要不得?
    有的老年人說翻單槓治好了肩周炎、有的鍛鍊者說治好了自己的頸椎病。那麼,這些「單槓動作」是否真的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起到晨練的效果呢?聽一聽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學運動科劉濤醫師怎麼說。老人吊單槓,容易損傷肩關節「其實,吊單槓屬於一種牽拉練習,老年人單槓,只要方法對了,可以像年輕人一樣,可以在上面一展風採。」劉濤說,不過,由於老年人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下降,關節囊的鬆弛,如果太過劇烈的單槓翻跟頭動作,也會造成一定的肩關節損傷。
  • 為什麼會肩袖損傷?引起肩袖損傷的這些原因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運動方式的不正確,肩袖損傷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有研究表明,70歲以上的人群,有近30%存在肩袖損傷,肩關節疼痛的中肩袖損傷佔據了半壁江山,可見人數之多。但是,很多患者都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肩袖損傷,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患者,退休在家,又不乾重活,平時又去公園鍛鍊身體,肩袖怎麼就損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