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60歲的張阿姨,平時在家帶孫子、做家務。半年前,右肩開始疼痛,起初痛感不強烈,以為是肩周炎,於是到小區裡的健身器材上忍痛活動肩關節,並嘗試了藥物、針灸、按摩治療。
兩個月後,疼痛不減反增,甚至睡覺時候都會疼醒,身都不敢翻……疼痛難耐的張阿姨連忙到了骨科就診,確診系肩袖撕裂。
醫生通過微創肩關節鏡對撕裂的肩袖進行了縫合,術後症狀明顯緩解。經過科學的康復指導,張阿姨的右肩關節逐漸恢復了正常活動。
常見慢性肩關節痛
大部分是肩袖撕裂
慢性肩關節疼痛已經成為繼慢性頭痛、慢性腰痛之後的第三大疼痛。據統計,約80%的成年人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肩痛經歷。在磁共振檢查普及後,臨床研究發現,60歲以上由於肩痛就診的老人中,實際有60%是由肩袖損傷或撕裂引起肩關節疼痛,只有15%左右是由肩周炎導致,肩袖損傷的發病率遠高於「肩周炎」,不及時治療或按照肩周炎進行錯誤治療,都會導致疾病加重、為後續的手術治療增加難度。
何為肩袖?
肩袖是一組肌腱的統稱,這些肌腱包繞在肱骨頭周圍,位置剛好就在衣服肩膀和袖子交界處附近,所以也被形象地稱之為肩袖。我們的肩膀,之所以能夠靈活地進行旋轉、抬高、放低等動作,都是因為有這組肌肉群,如果肩袖發生損傷甚至破裂,各種胳膊動作都會受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腱血液供應的減少會抑制肩袖中組織的修復或再生能力,導致肩袖強度減弱,所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常患肩袖撕裂。除此之外,骨刺、急性外傷、運動不當也是肩袖撕裂的主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抬手晾衣服、擦高處的玻璃、拖地、拎較沉的菜籃子、公交車上拉住吊環時遇到緊急剎車、遛狗時狗突然向前跑等一些突然的外力刺激也容易損傷肩袖。建議當有這些動作後,肩關節疼痛1個月沒有好轉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排除肩袖損傷。
肩袖撕裂會越來越大
及時縫合可徹底恢復
肩袖損傷就像衣服上破了個小洞,及時修補無妨,但如果長期不補就會使小洞變成大洞。而且隨著活動的增加,撕裂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一旦產生巨大的肩袖撕裂將無法縫合,需要進行開放性肌腱修補術、肌腱轉移或肩關節置換手術,再嚴重者,還可能致殘。
即便是非常幸運,沒有產生巨大撕裂,久不縫合也會導致肩袖回縮、肩袖肌肉會脂肪化,當已經發展到這種情況時,就算還可以進行手術縫合,肌肉也已經失去了收縮抻拉功能,無法徹底恢復。
所以,當發現有肩袖撕裂可能時,應儘早檢查治療,小於正常肌腱厚度50%的肩袖撕裂保守治療即可,達到手術標準的大多數也都可以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解決,幫助肩袖撕裂患者輕鬆回歸獨立、高質量的生活。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疼痛是人體自身的保護機制,提示我們身體出現了問題。但是,肩痛未必一定是肩出了問題。
膽囊炎、膽囊結石、冠心病、腫瘤等也能導致肩痛,因此肩痛超過三個月,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 孫長鮫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