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肩袖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組成,其環繞肱骨頭的上端,可將肱骨頭納入關節盂內,使關節穩定,協助肩關節外展,且有旋轉功能。由於肩袖受肩峰保護,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破裂。間接暴力多因肩袖隨年齡增長發生退行性變後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驟然內收而破裂,約佔50%。肩袖損傷依破裂程度可分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兩類。
臨床表現
當肩袖破裂時,患者常自覺有撕裂聲響,局部腫脹,皮下出血,傷後局部疼痛限於肩頂,並向三角肌止點放散,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患者不能主動外展肩關節。
體徵
1.壓痛大結節與肩峰間壓痛明顯。
2.彈響:肩袖裂口經過肩峰下時則彈響,其完全破裂者更為明顯。
3.疼痛弧:部分破裂者肩關節外展60°~120°範圍內出現疼痛。
4.裂隙:完全破裂者,可以摸到破裂的裂隙。
5.肌肉萎縮:早期因有豐滿的三角肌遮蓋不明顯,日久同現岡上肌、岡下肌失用性萎縮,尤以岡下肌明顯。三角肌有時不但不萎縮反而肥大。
6.關節活動異常:肩袖破裂較大時患臂不能外展,而由聳肩活動代替。
7.上臂下垂試:驗行局部麻醉後,將患側上臂被動外展至90°,如不加以支持,患肢仍能保持這一位置,表示肩袖無嚴重損傷,如不能維持被動外展位置則表明肩袖嚴重破裂或完全破裂。
肩袖損傷如何檢查呢?影像學輔助檢查
1.X線檢查:對診斷無特異性,但有助於鑑別和排除肩關節骨折、脫位及其他骨、關節疾患。
2.CT 斷層掃描檢查:對肩袖病變的診斷意義不大 。
3.超聲檢查:優點是無創性、可動態觀察、可重複、準確率高、能發現岡上肌以外的其他肩袖斷裂;操作方便、省時、費用低;能同時對二頭肌長頭肌腱病變做出診斷;對肩袖撕裂術後隨訪有其獨特的價值,其診斷的準確率為90%。
4.磁共振及磁共振關節造影:MRI 是目前檢查肩袖損傷最有效的影像學方法。磁共振關節造影是在透視下經關節囊內注射含碘造影劑。由於關節囊的擴張,微小的肩袖撕裂在造影劑的襯託下顯示得更為清楚,磁共振關節造影的準確率超過90%。
5.關節鏡診治:近年,關節鏡的檢查被認為是診斷肩袖部分撕裂的"金標準",主要用於一些診斷較困難的病例。
治療方法的選擇臨床應根據肩袖撕裂程度和患者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治療方法。
1.非手術綜合治療:適用於Neer I 期,特別是傷後少於3 個月,肩袖部分撕裂、不願接受手術治療的完全撕裂和老年患者,予鎮痛、止血、脫水、活血化淤等藥物治療,同時配合局部痛點封閉、理療,並於患肩外展、前屈、外旋位予石膏或外展架固定3-4 周,隨後進行肩關節功能鍛鍊,多可收到良好的療效。
2.手術治療:若非手術綜合治療4~6 周仍不能基本恢復肩關節的外展活動,則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適用於完全性肩袖撕裂和非手術治療不滿意的肩袖部分撕裂者。對肩袖完全撕裂者手術方法應選擇原肌腱附著區域肌腱-骨重新固定,用不可吸收縫線牢固縫合;對肩袖部分撕裂者,手術宜行斷裂部位吻合修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