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WIPI)基礎性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22萬件,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排名全球第一。這一數字是排名第二的美國主管部門收到專利申請量的兩倍以上。報告指出,2019年亞洲專利申請量佔世界總量的65%,與2009年的50.9%相比增幅顯著,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推動。
報告收集和分析了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管局的智慧財產權數據,為政策制定者、商界領袖、投資者、學者以及其他探索創新與創意宏觀趨勢的人士提供信息。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2019年指標數據凸顯對智慧財產權工具的需求長期積累的增長,這些工具刺激全球經濟朝著越來越全球化和以數位化為重點的方向發展。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分別增加5.9%和1.3%。全球專利申請量下降3%,10年來首次下跌。全球有效專利在2019年增長7%,約1500萬件。美國(310萬件)擁有的有效專利數量最多,排在其後的是中國(270萬件)和日本(210萬件)。
2019年,全球約有1150萬件商標申請。亞洲各主管局佔2019年所有商標申請活動的70.6%,高於2009年的38.7%。2019年,全球約有5820萬件有效商標註冊,比2018年增長了15.2%。2019年,全球共提交了約104萬件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71萬餘項外觀設計申請,佔世界總量的52.3%。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新技術的採用,促進了日常生活的數位化,長期積累的趨勢進一步加快。由於智慧財產權與技術、創新和數位化關係密切,在後新冠肺炎疫情時代,智慧財產權對更多國家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