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傳說皮邏閣為了攻滅其他五詔,設宴松明樓,請五詔詔主前來祭祖,想乘機將他們一網打盡。最終,一番博弈之後,皮邏閣將五詔詔主燒死在松明樓,一統南疆霸業。「火燒松明樓」的故事,後人有話贊曰:松明樓上一把火,贏來南詔千秋業」。火燒松明樓這一天,就成為富有紀念意義的「火把節」,時在每年農曆的六月二十五。段思平(893年—944年),即大理太祖,白族,大理喜瞼人,一說為劍川永旁人,大理國的締造者、開國皇帝。即位後,厲行改革,盡逐楊氏邪臣。更易制度,損除苛令,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制度,於是遠近歸心,鹹奉約束,把南詔末朝以來分裂、戰亂的局面重新統一起來。大行分封,篤信佛教,在位8年,年年建寺,鑄佛萬尊。逝世後由子段思英繼位,諡號神聖文武皇帝。歷史傳說
文學形象中段思平身為大理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是《天龍八部》男主角之一段譽的先祖,一代武學宗師,自創枯榮禪功、一陽指和六脈神劍三大絕世武功,是威震當代第一高手。段思平深諳佛法,建立天龍寺,將佛教定位大理國國教,開闢了大理帝國政教合一的政治體系,金庸小說中的枯榮大師、一燈大師均是段思平的血脈。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 ,元代塔吉克人,政治家。全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今譯「賽義德·舍姆斯丁·歐麥爾」。賽典赤意為「先生」、「首領」,指聖裔;贍思丁意為 「宗教的太陽」,烏馬兒有「長壽」之意。他一生的政治活動,對元初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擔任雲南平章政事的六年間,對雲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開創歷史
入滇伊始,在建立行省的同時,賽典赤開始了雲南歷史上第一座孔廟的創建,每期增收至150名學生,當地少數民族「雖爨(cuan)焚亦遣子入學」。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中國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1405-1433年,鄭和率27,800餘人,分62艘寶船,先後七次下西洋,對中國的航海事業具有偉大的貢獻。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後世紀念
為紀念鄭和,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設有廟宇並立神像來供奉鄭和,例如泰國大城府的三寶公廟;在中國南海,南沙群島中有一群礁名為鄭和群礁;其他相關地名還有很多,如泉州就有「鄭和堤」、「三寶宮」、「三保街」等等;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則以「鄭和號」命名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蘭茂(1397—1470年),字廷秀,號止庵,外號和光道人、洞天風月子、玄壺子等,雲南省嵩明縣楊林人,祖籍河南洛陽。明代醫藥家、音韻學家、詩人、教育家、理學宗匠。生性聰穎,勤奮好學,少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終身隱居楊林鄉裡,採藥行醫,潛心著述,設館授徒,人稱"小聖"。 蘭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卻不多。蘭茂辭世40年,明正德《雲南志》記述蘭茂著有《玄壺集》等十九種書;這份蘭茂著述一覽表記述的有關書目,也有二十多種。流傳至今的只有《韻略易通》、《滇南本草》、《醫門攬要》、《玄壺集》、《信天風月通玄記》和170多首詩作。後世傳說
八仙知道蘭茂在民間做了很多善事,認為他已經「功德圓滿,可以成仙」。於是就讓漢鍾離倒騎著馬來到楊林玄天觀,引得一群學童圍觀,蘭茂大呼「危險!」漢鍾離對蘭茂說:「你出主意讓人家去打麓川,傷害了多少性命。玉帝要是降罪於你,那才危險呢!」蘭茂知此人不是凡人,請求指點。漢鍾離說:「你既知悔過,就能化險為夷」。說罷用馬鞭在蘭茂肩上點了一下,就一陣風不見了。原來漢鍾離見蘭茂舍不下教書講學的事,楊林人也離不開蘭茂,就臨時改了主意,不忍心將蘭茂收為天仙,就把他點成了地仙。孫髯翁(1685-1774),字髯翁,祖籍陝西三原,博學多識,乾隆年間,曾為昆明滇池大觀樓題楹一幅,號稱天下第一長聯、海內長聯第一佳作,被後人尊稱為聯聖。著名史學家郭沫若贊道:「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孫髯翁所作昆明大觀樓長聯概述了雲南獨特的歷史文化,描述了昆明秀麗的山水田園風光,為雲南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孫髯翁自輓聯
錢灃(1740-1795)清代官吏、書畫家。字東注,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授檢討,官至御史。曾疏言和珅為軍機,辦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軍機處之任。和珅知其家貧裘薄,凡勞苦事多委之,積勞成疾死。書法逼近平原,嘗興酣畫馬識者珍之,尤愛畫瘦馬,風鬃霧鬣,筋骨顯露,神姿逼人。著作有《南園詩存》、《南園存》、《南園集》等。作品賞析
王熾(1836—1903),字興齋,雲南彌勒縣虹溪人。年輕時鬥毆殺死表兄姜庚逃至四川重慶,與旅渝滇商合營「天順祥」商號,來往川滇互貿。隨後又與席茂之在昆明合資開設「同慶豐」商號。數年經營,成為滇中富商。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熾。而且,他是唯一一名上榜的中國人,中國封建社會唯一的一品紅頂商人,民間稱為「錢王」。聲望影響
王熾出資修建昆明同仁街,鋪設昆明至碧雞關石板路,重建虹溪書院,捐巨資在南盤江上建成三座鐵索橋,興昆明第一家電燈公司、第一家自來水公司,引德國西門子公司發電機,建成我國第一個水利發電站——石龍壩水力發電站。袁嘉穀(1872-1937年),字樹五,號澍圃,晚年自號屏山居士。雲南石屏人。袁嘉穀在雲大執教十餘年,是雲南文化名人。雲南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全國狀元。袁嘉穀的字,自創一體,世稱「袁家書」。從封建王朝的狀元,做到現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唯一人,天下亦唯一人,這便是袁嘉穀。成就貢獻
袁嘉穀是中小教育史上負責編寫中小學教科書的第一人,至今通用的「星期」、「樂歌」等名詞,還是當時由袁嘉穀新訂的。 唐繼堯(1883—1927年),又名榮昌,字蓂賡,漢族,雲南會澤人。滇軍創始人與領導者,雲南滇系軍閥的主要領導者。唐繼堯參加過重九起義,昆明起義。在護國戰爭中,與蔡鍔聯合宣布雲南獨立,自任中華民國護國軍總司令,護國戰爭結束後,任雲南督軍兼省長。護法運動中被推為護法軍總裁之一,並任滇川黔鄂豫陝湘閩八省靖國聯軍總司令。民國二年(1913年)開始在雲南執政,唐繼堯在近14年的執政期中,興辦教育、籌辦市政、發展實業做了若干件利民興滇的大事,為雲南的近代化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歷史功績
唐繼堯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在雲南創建了第一所大學——東陸大學(現雲南大學)。民國三年(1914年)8月,唐繼堯倡導並撥款萬元,聘請以趙藩為總纂的一批雲南知名學者編纂了大型叢書《雲南叢書》1212卷。這對雲南地方文獻的系統整理、保存與傳播具有深遠意義和巨大影響。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四年(1915年),唐繼堯以官費半官費派出的留學生人數,超過了以往派遣留學生人數的總和。「熱血薦軒轅,視死忽如歸。」 滇軍將領唐繼堯為了民族復興鞠躬盡瘁,在他逝世後十幾年,日寇犯我華夏,一支商船隊賭上國運慷慨應徵,沉船禦敵,譜寫了一首悲壯史詩。
▲輪船招商局
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了李鴻章的《試辦招商輪船折》奏議,標誌著中國近代創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輪船招商局誕生了,招商局由此開啟了自己的百年航程。
▲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王震、楊尚昆等中央領導視察蛇口工業區,在沙盤前聽取袁庚介紹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的規劃。
歷經百年發展,跨越三個世紀148年的薪火傳承,2019年,招商局集團各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實現營業收入7177億元,同比增長10.4%;利潤總額1625億元、淨利潤12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0%和18.0%;截至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9.3萬億元,同比增長16.7%。集團利潤總額、淨利潤和總資產在央企中均排名第一。 在2019年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局和旗下招商銀行再次入圍,招商局成為擁有兩個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 『招商·雲南生活志』是一檔由招商蛇口傾力挖掘打造的雲南人文故事集,我們將繼續深挖雲南的高光時刻和人文歷史,奉獻更精彩的雲南故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