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瞞
國籍:三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主要成就:實行屯田制,安撫流民
消滅群雄,統一北方
開創建安文學,提倡薄葬
代表作品:《觀滄海》《龜雖壽》《讓縣自明本志令》等
傳統觀念認為劉備是仁君,而曹操是奸雄,甚至是狡詐的小人。現代人一般傾向於認為曹操是英雄,或者是可愛的奸雄,或者是真小人。那麼古今歷史名人到底如何評價曹操?我們一起看一下:
孫權:「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孫楚:「太祖承運,神武應期,徵討暴亂,克寧區夏;協建靈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垣榮祖:「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於天下可不負飲矣!」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梁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孫吳。臨敵制奇,鮮有喪敗,故能東禽狡布,北走強袁,破黃巾於壽張,斬眭固於射犬。援戈北指,蹋頓懸顱;擁旆南臨,劉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挾天子以令諸侯,信超然之雄傑矣。」
魏元忠:「魏武之綱神冠絕,猶依法孫、吳,假有項籍之氣,袁紹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終以破滅,何況復出其下哉!」
朱敬則:「觀曹公明銳權略,神變不窮,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聽不惑,臨事決機,舉無遺悔,近古以來,未之有也。」「昔魏太祖兵鋒無敵,神機獨行,大戰五十六,九州靜七八,百姓與能,天下慕德,猶且翼戴弱主,尊獎漢室。」
司馬光:「王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閒,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
黃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創英雄中,亦當佔上座;雖好用權謀,然從古英雄,豈有全不用權謀而成事者?」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范文瀾:「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編審:李林海
編輯:郭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