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趙英雄
作為三國時期最大的梟雄,曹操一生有過很多輝煌功績。他曾以天子的名義對內消滅呂布、馬超、劉表等老牌割據勢力,對外用武力徵服了匈奴、鮮卑以及烏桓等地區的人民。
不僅如此,他還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勇猛,使北方地區得以統一,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因此他被世人稱作是治世之能臣。雖然他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一直被世人詬病,因此也被稱之為亂世之奸雄。
曹操一生並沒有稱帝,但是他去世後,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曹氏一族一躍成為皇族。不過,勝利的果實最後卻被司馬懿竊取,司馬家族經歷了「三世四代」後,最後還是取代了曹魏的江山。
圖片:曹操出徵劇照
早年司馬家在籌謀帝位時,殺害了很多曹氏子孫,登上帝位之後,卻又不像其他帝王一般瘋狂屠戮前朝遺存皇室,反而對待他們還相當不錯。補充閱讀:趙姓先烈史詩讚!千秋萬世永傳頌!
比如被司馬師廢掉的曹芳,他在司馬炎稱帝後被封為縣公,最後得以善終。被逼退位的曹奐結局也不錯,他禪讓之後被封為陳留王,雖然不是天子,但是他享有天子一樣的待遇,而且不用對皇帝行君臣之禮。
正是出於這些原因,曹氏一族的根基命脈才得以保存,不過曹操去世距離現在畢竟已經過去了1800多年,那麼曹操如今還有後代延續嗎?
根據《魏志·文帝紀》和《武文世王公傳》兩本史書的記載,曹操一生有過二十五個兒子,可考證的女兒有六位,這些孩子中大部分人的生卒年月都沒有詳細記載,但是他們無疑都是曹操的後代。
當年皇家封號被剝奪之後,這些人就分散到各個地方從事不同的職業,由於人員過於分散,所以大家對當今自稱是曹氏後人的人,都會保有一定的持疑態度。
不過在這些人中,曹祖義卻是大家公認的曹氏後人,曹祖義是一名專門研究紅學的專家,為了證明自己是曹操的後代,他還曾經提供過三條證據。
圖片:曹操與兒子們劇照
1.族譜記載
族譜又被稱為家譜,一般都是用來記錄家族世代繁衍痕跡以及出現過的重要人物事跡,算得上是一種來自民間的特殊文獻資料。為了證明自己就是曹氏後人,曹祖義曾經提供過一張影印版的家譜,根據家譜顯示,曹祖義為曹髦後人,曹髦是曹丕的孫子,也是曹魏的第四代皇帝。
曹髦自幼聰穎,並且在文韜武略方面成就非凡,他被擁立為皇帝之後,由於不滿司馬家族對朝政的過度把持,決定親自帶兵討伐司馬昭,無奈計劃失敗,他被成濟所殺。
曹髦去世之時年僅19歲,也有說是20歲,曹祖義提供的家譜顯示為20歲,家族中人為了表達對其紀念之情,就以20代為周期排列族譜,曹祖義處於第四周期,據推算應該算是曹髦的第66代子孫,也就是曹操的第70代子孫。
圖片來源於網絡:曹祖義拿出族譜
2.長輩口述
根據曹祖義的講述,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長輩告知自己是曹家的後人,當時的他根本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也未曾因此產生過任何驕傲,不過曹祖義自小就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對於長輩的叮囑他一直記在心裡。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不斷增長,曹祖義才意識到曹氏一族在歷史上曾是輝煌一般的存在,而自己身為曹髦的後人,他一度為此感到驕傲,也迫切想證明自己是曹氏後人這個身份。
圖片來源於網絡:曹祖義聽長輩說起往事
3.基因檢測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為了能和歷史名人攀上關係,很多人會拿傳聞和族譜這些東西造假,所以曹祖義提供的東西,並不能百分之百證明他就是曹氏的後人。
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身份,他曾義務參加過曹操後人基因徵集活動,經過對染色體的採樣和檢測,最後證明,曹祖義確實就是曹操的後人,除了曹祖義之外,曹操後人還有哪些?他們現在又居住在哪裡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曹祖義參加基因徵集活動
二、曹操墓被發現,專家多方徵集DNA驗證大批曹氏後人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於公元220年逝於洛陽,曹操去世後,靈柩被運到鄴城安葬。2009年農曆大年三十的晚上,過了午夜12點之後,大家都開始點起新年伊始的第一把炮仗。
正當大家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時,西高穴村的村民突然聽到一聲巨響,震得大家的房子都顫動了。大家都感慨,這是誰家放的炮仗,威力還真不小。
後來才知道,這哪裡是炮仗的聲音,分明是村裡炸出了一座古墓。村幹部得這個消息後趕快上報相關部門。經過國家文物局鑑定,這次發現的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高穴村的陵墓,正是曹操之墓。
曹操墓剛被發現不久,專家就尋找到了70多個曹姓家族,並且採集他們的DNA進行比對,用現代科技手段去驗證古代的歷史考證問題。比對之後專家們發現,位於山東省乳山市的河南村全體村民,全部都是曹操的後人,不過由於年代久遠,他們的族譜並不能追溯到三國時期,保留下來的最早記錄是在元朝。
圖片:曹操墓資料截圖
三、曹氏一族不忘根本,後代尋根熱情高漲
隨著曹操墓被發現,在江蘇、安徽、廣東、遼寧等地分別都發現了曹操的後人,一時之間激起了曹姓後人尋根的熱情。曹操本就多子,如今又發現了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有曹氏一族的存在,想必曹操如果知道這個消息後,一定會倍感欣慰。筆者以為,其實不管是曹氏一族還是其他宗族,但凡經歷過歲月磨礪而仍舊存在的姓氏,都有其獨到之處。中華民族講究歸根之說,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一脈,努力為家族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你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