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的3種肺結節,到底哪種該切?這個生活習慣容易招癌

2021-01-19 澎湃新聞

原創 豆豆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又到體檢季,肺結節總是人們的「心腹大患」,要是查出什麼「肺部小結節」之類的,難免開始憂心忡忡——

「聽說上回體檢,有個人查出來肺結節,沒當回事,結果後面得肺癌了!好嚇人哦!」

肺結節真這麼可怕?

查出肺結節,就是要得肺癌了?

本期《名醫大講堂》,小康妹兒就邀請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國平教授」,教大家如何正確面對肺結節~

為什麼肺癌越來越多?

4個生活因素是關鍵

據統計,近年來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不斷增高,除了熟知的遺傳因素、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肺部慢性炎症等危險因素外,「室內汙染」也是一種常見的致癌方式。

李國平教授介紹到,常見的室內汙染物包括以下4類:

● 家用空氣汙染物;

● 二手菸草煙霧;

● 家具、裝修室內汙染;

● 不完全燃燒了生物質燃料,如木柴、煤炭、秸稈、生物糞便等。

李國平教授表示:「日常生活方式,對腫瘤的發生是有影響的。像是我們國內,特別是四川地區,偏愛爆炒的烹調方式,廚房油煙問題就比較嚴重。」

據臨床資料顯示,長期油煙燻炒,有部分病人確實會出現肺癌,這在臨床已經十分常見。

同時,裝修室內汙染也需要大家重視。甲醛與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疾病關係較大,氡是一种放射性物質,與肺癌關係比較明確。

「有些裝修材料裡面就含有氡,比如天然的石材(大理石等),如果沒有通過嚴格的檢驗,那麼這種石材是容易致癌的。」李國平教授強調,使用環保、健康的裝修材料很重要。

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

這2種結節,要重視!

李國平教授表示,肺結節與肺癌並不是轉化的關係,肺結節本身可以是炎症,也可以是早期腫瘤,需要判斷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

但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因為肺結節惡性的比例並不高,國外數據顯示10%左右。如果判斷出是良性,那麼大部分10年、幾十年都不會變,注意動態觀察就行。

那麼,如何判斷肺結節,是良性結節,還是惡性結節呢?

李國平教授強調:肺結節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其性質!查出肺結節的第一步,就是去找醫生「定性」。這就需要專業的醫生,配合專業的設備來進行診斷,對醫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但也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能定性,如果太小的肺結節暫時是無法定性的,可以定期隨訪觀察。李國平教授提醒,以下這2類肺結節,是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

● 磨玻璃結節

● 混合型結節

「在早期,較小的實性結節,良性機率較高,而上面這兩類結節,惡性腫瘤機率高於實性結節,但中晚期大多數都會變實。」李國平教授講道。

腫瘤大小決定預後?

與生存率息息相關

李國平教授介紹,「早期肺癌的定義,是瘤體在3cm以下的,另外,瘤體在1cm以下的,我們稱為早期微小肺癌。為什麼這樣區分呢?因為與生存率相關。」

早期微小肺癌,經正規診治的5年生存率,高達100%,而進入到IIA期、IIB期、III期肺癌 的5年生存率直線下降至46%、36%、20%。

「也就是說,定性的越早,結節越小,治療效果就越好。因此大家不需要談癌色變,做好早期診斷很重要!」李國平教授表示。

那麼,對微小肺癌來說,最經濟、便捷、有效、準確的影像診斷方法就是——低劑量CT掃描,雖然其輻射劑量約僅是普通CT的1/5,但是基本上能夠做到一個診斷的判斷。

李國平教授強調: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體檢時做低劑量CT掃描,而不是常規的照張胸片就行了。「照張胸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很多疾病是發現不了的。」

肺結節切除後還會復發嗎?

3大疑問,專家來解答

關於「肺結節」,大家一直都有許多的疑問。小康妹兒挑選了3個常見的問題,邀請「李國平教授」來進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01

什麼樣的肺結節,需要手術切除?

結節在不斷變大,出現癌性結節的特徵,最關鍵的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生,就患者情況進行具體判斷。

手術切除的話,建議大家首選微創方式,對身體創傷較小,恢復比較快,可以大大縮短住院時間。

02

手術切除肺結節後,還會復發嗎?

● 1cm以下的早期微小肺癌結節,術後5年生存率為100%。

● 大一點的要看跟周邊結構組織如血管的關係,決定後續治不治療。

● 3cm以上的根據術後情況選擇放化療或靶向治療。

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很重要。

03

長在肺上的小氣泡,就是肺結節?

我們說的肺上小水泡多是肺囊腫,囊腫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在CT上的表現與肺結節是完全不同的,醫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區別。

肺癌如何預防?

這份篩查建議收好了!

關於如何預防肺癌,李國平教授表示:「雖然遺傳、環境因素我們無法預防,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以下5點。」

✔ 避免過度的烹調烹飪方式,如爆炒等;

✔ 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汙染物的排放;

✔ 避免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

✔ 定期體檢;

✔ 提倡綠色出行,共同為環境保護出力。

「雖然有些方式看著好像都是小事,但從長遠來看,對我們自身是十分有利的。」李國平教授講道。

早篩早診很重要,具體應該如何實現呢?李國平教授表示,肺癌高危人群需重點關注——

肺癌高危人群:

● 吸菸、被動吸菸者

●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鈾、氡等接觸者)

●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高危人群篩查建議:

① 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LDCT)肺癌篩查。

②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實際情況,需至少在12個月以內進行低劑量螺旋CT(LDCT)複查。

「普通人群則需做好常規體檢,但是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年體檢時做一個低劑量CT掃描。」李國平教授表示。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

文 / 編輯:豆豆 製圖:半杯魚

圖:123rf等

原標題:《體檢查出的3種肺結節,到底哪種該切?專家:四川人這個習慣容易招肺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普通體檢者查出肺結節,到底要不要手術?聽這個MDT團隊怎麼說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圖/受訪者提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體檢中心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接受了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的1.6萬體檢者中,女性肺結節的檢出率達到72.24%,男性肺結節的檢出率為67.61%。這些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是否需要手術?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那會兒我才知道 原來老媽愁眉苦臉的原因 是體檢查出了肺結節 她以為,得了這病 就離肺癌不遠了 可這是真的嗎?
  • 肺結節是肺癌嗎?查出肺結節怎麼辦?聽聽醫生怎麼說
    因此,很多人都提高了對肺癌的警惕性,在進行體檢時會重點對肺部篩查。經常能夠看到:有不少人在體檢過程中,都發現了「肺部結節」,擔心會不會是「肺癌」,然後開始擔驚受怕,茶飯不思。 那麼,查出肺部結節就一定是癌症嗎?查出肺結節該怎麼辦?今天一起來聊聊肺結節的一些科普知識。 什麼是肺結節?
  • 查出肺結節=「攤上大事」?肺結節患者增多,3種食物或有助消散它
    肺結節大家聽說過嗎?惡性的肺結節包括了各種肺病!大家一定要多關注肺健康問題,一起來看看。一、「肺結節」患者逐漸增多,它到底是什麼?肺結節主要是肺部出現的結節性病變導致的,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和作息導致的。
  • 42萬人次中80%有肺結節,平均每人3個!「肺結節焦慮」在增加,查出肺...
    浙江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龔向陽給出了一組數據:從2017年3月應用胸部CT智能診斷系統至今,浙江省人民醫院累計做了42萬人次左右的肺部CT,其中有超過80%的人查出了肺結節;總計共檢出122萬個肺結節,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有3個。
  •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那會兒我才知道原來老媽愁眉苦臉的原因是體檢查出了肺結節她以為,得了這病就離肺癌不遠了可這是真的嗎▽查出肺結節先弄清楚3件事01.
  • CT查出肺結節,癌變可能有多大?如何從檢查報告上看出「問題」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體檢項目的不斷普及,體檢時查出肺小結節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據有關數據統計,中國查出患有肺結節的成年人就有將近1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肺結節是有良惡之分的。如果錯把惡性結節當成良性病灶,患者會遺恨終生;如果把良性結節當成肺癌來治,患者不僅白挨一刀,今後的生活質量也會大受影響。在中國1億肺結節患者中,約有80%患者的肺結節直徑都小於8毫米,這裡邊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直徑小於8毫米的肺結節中,只有約3%左右存在惡性的可能。
  • 中醫解析肺結節發展為肺癌,多和這3個因素有關!
    相信有不少人都聽過「肺結節」這個詞,當體檢發現肺部有「結節」,有的人會為此寢食難安,四處求醫,擔心結節有一天會惡變成肺癌;而有的人則不把它當回事,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惡變成肺癌。
  • 長出肺結節怎麼辦?先別慌,掌握3個護理方法,或能有助肺健康
    而肺也是一個嬌嫩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傷害,是自身就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再加上生存的環境汙染比較嚴重,都會在無形當中對肺造成嚴重損傷,引發肺部疾病。像我們最常見的肺結核,肺結節,肺癌,這些疾病在現實生活當中患者人數並不少,尤其是肺結節現象比較普遍,很多人在做肺CT檢查的時候,都查出了有肺結節,長出肺結節該怎麼辦?
  • 肺結節發展到肺癌,原來和這3點有關,5類人需要格外注意
    相信有不少人都聽過「肺結節」這個詞,它雖然不像肺癌那麼可怕,但其發病率真是越來越高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很多人都會選擇定期體檢,而肺部檢查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腫瘤外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醫師錢彥方教授指出,當體檢查出有肺結節,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查明結節的性質,如果是良性結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處理或定期複查;如果是惡性結節,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治療,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 體檢查出轉氨酶升高,請主動拒絕3種食物,別讓肝臟繼續受傷
    有些人在體檢後,會發現自己的體檢報告單上丙氨酸轉氨酶(ALT)或者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數值不正常,體檢結果提示偏高,可能會是肝損傷。不過有件事不用醫生你也應該知道的是,從體檢查出轉氨酶升高開始,就應該主動拒絕3種食物,以免肝臟繼續受傷。那麼是那三種食物呢?
  • 肺結節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教你看CT片,有2種可能是肺癌
    但肺結節很常見,良性遠遠多於惡性,不能因為體檢CT查出肺結節就整體擔驚受怕,這違背了我們的初衷。豪大夫今天用一批CT圖片,給大家分析一下各種肺結節的起源,希望能夠給良性肺結節患者解惑,放下心理負擔。簡單來說,惡性肺結節常見的有兩類:第一種,具有明顯惡性徵象的肺結節像下圖這種,邊界清晰的混合磨玻璃結節,伴有胸膜牽拉,符合肺腺癌,要及時手術:第二種,隨訪過程中逐漸增大的肺結節,不論磨玻璃還是實性結節,都要重視!
  • 體檢查出肺結節,還能買啥保險?
    ②部分重疾險滿足「單次發病,已痊癒3個月且無後遺症或非繼發於其他疾病,已痊癒6個月且無併發症」可正常承保(如:海保芯愛、百惠保、康惠保旗艦版等)。3.重疾險絕大多數線上重疾險對肺結節拒保,僅有少數幾款滿足一定條件可正常或除外承保。
  • 體檢查出腸息肉,要不要切除?若是遇到3種息肉,早處理比較好
    在體檢中有的人會被查出腸息肉,心理就開始打鼓,不會是腸癌吧?要不要切除?經過醫生的研究和總結後發現,如果遇到3種息肉,早處理比較好,否則真的有可能誘發腸癌,威脅健康。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在腸息肉切除後,不適症狀就會逐漸緩解或者消失,為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應該早處理這種會引發不適的腸息肉。
  • 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肺癌最常見的有3種,按照發病率排序,分別是肺腺癌、肺鱗癌、小細胞肺癌。前天給大家介紹了肺鱗癌的早期診斷,今天簡單講一下肺腺癌的發生、進展過程以及早期診斷,早、中期可以治癒!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花2分鐘閱讀一下,很容易學會。
  • 體檢發現雙肺多發微小結節,到底有多嚴重?醫生跟您一次性說清楚
    醫學小偵探告訴您:雙肺發現多發微小結節,光這一條並不能判斷這個人的肺結節屬於什麼類型,它只能告訴我們一個信息點,那就是你這雙肺肺結節直徑小於5mm。至於它是實性的,還是亞實性,是純磨玻璃樣的,還是其他良性的,惡性的,其實都不清楚。當然,就更不能說發現這個肺微小結節到底是該切還是不切。那麼肺結節到底有哪些類型?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30多歲的劉女士(化名)體檢時發現肺部小結節,自那之後,她就陷入了焦慮狀態,一度擔心到安排起了自己的後事。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同樣是體檢時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那之後,他每個月都跑去醫院做一次肺部CT,醫生攔都攔不住。
  • 體檢發現肺結節,肺結節是怎麼一回事?一文解答關於肺結節的知識
    當去體檢時,在進行ct或是胸片檢查中,醫生偶然性發現肺實質內存在有顯示性結節狀的或者是圓狀的密度極高的陰影。觀察到的這種邊緣境界相對清楚、直徑小於三釐米,並且周圍被肺組織包繞的軟組織影,就是我們今天討論主角——肺結節。1.什麼是肺結節?
  • 健康提醒:普通體檢應選擇這種肺部CT→
    所有體檢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做肺部CT檢查顯然是不正確的。規定該做CT的人一定要做,但是並不推薦每個人都做CT檢查來篩查,而且CT檢查還有輻射風險。到底誰該做肺部CT檢查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版中國癌症報告,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都是肺癌。
  • 當查出自己患有肺結節,應該多久做一次低密度螺旋CT最好?
    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發現患有肺結節什麼是肺結節?中醫認為,肺結節的形成與人體的體質有密切關係,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嗜煙好酒,飲食不節,心情壓抑,操勞過度等,對身體正氣的長期侵蝕,常為本症的間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