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豆豆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又到體檢季,肺結節總是人們的「心腹大患」,要是查出什麼「肺部小結節」之類的,難免開始憂心忡忡——
「聽說上回體檢,有個人查出來肺結節,沒當回事,結果後面得肺癌了!好嚇人哦!」
肺結節真這麼可怕?
查出肺結節,就是要得肺癌了?
本期《名醫大講堂》,小康妹兒就邀請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國平教授」,教大家如何正確面對肺結節~
為什麼肺癌越來越多?4個生活因素是關鍵據統計,近年來肺癌發病率與死亡率不斷增高,除了熟知的遺傳因素、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肺部慢性炎症等危險因素外,「室內汙染」也是一種常見的致癌方式。
李國平教授介紹到,常見的室內汙染物包括以下4類:
● 家用空氣汙染物;
● 二手菸草煙霧;
● 家具、裝修室內汙染;
● 不完全燃燒了生物質燃料,如木柴、煤炭、秸稈、生物糞便等。
李國平教授表示:「日常生活方式,對腫瘤的發生是有影響的。像是我們國內,特別是四川地區,偏愛爆炒的烹調方式,廚房油煙問題就比較嚴重。」
據臨床資料顯示,長期油煙燻炒,有部分病人確實會出現肺癌,這在臨床已經十分常見。
同時,裝修室內汙染也需要大家重視。甲醛與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疾病關係較大,氡是一种放射性物質,與肺癌關係比較明確。
「有些裝修材料裡面就含有氡,比如天然的石材(大理石等),如果沒有通過嚴格的檢驗,那麼這種石材是容易致癌的。」李國平教授強調,使用環保、健康的裝修材料很重要。
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這2種結節,要重視!李國平教授表示,肺結節與肺癌並不是轉化的關係,肺結節本身可以是炎症,也可以是早期腫瘤,需要判斷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
但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因為肺結節惡性的比例並不高,國外數據顯示10%左右。如果判斷出是良性,那麼大部分10年、幾十年都不會變,注意動態觀察就行。
那麼,如何判斷肺結節,是良性結節,還是惡性結節呢?
李國平教授強調:肺結節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其性質!查出肺結節的第一步,就是去找醫生「定性」。這就需要專業的醫生,配合專業的設備來進行診斷,對醫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但也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能定性,如果太小的肺結節暫時是無法定性的,可以定期隨訪觀察。李國平教授提醒,以下這2類肺結節,是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
● 磨玻璃結節
● 混合型結節
「在早期,較小的實性結節,良性機率較高,而上面這兩類結節,惡性腫瘤機率高於實性結節,但中晚期大多數都會變實。」李國平教授講道。
腫瘤大小決定預後?李國平教授介紹,「早期肺癌的定義,是瘤體在3cm以下的,另外,瘤體在1cm以下的,我們稱為早期微小肺癌。為什麼這樣區分呢?因為與生存率相關。」
早期微小肺癌,經正規診治的5年生存率,高達100%,而進入到IIA期、IIB期、III期肺癌 的5年生存率直線下降至46%、36%、20%。
「也就是說,定性的越早,結節越小,治療效果就越好。因此大家不需要談癌色變,做好早期診斷很重要!」李國平教授表示。
那麼,對微小肺癌來說,最經濟、便捷、有效、準確的影像診斷方法就是——低劑量CT掃描,雖然其輻射劑量約僅是普通CT的1/5,但是基本上能夠做到一個診斷的判斷。
李國平教授強調: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體檢時做低劑量CT掃描,而不是常規的照張胸片就行了。「照張胸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很多疾病是發現不了的。」
肺結節切除後還會復發嗎?關於「肺結節」,大家一直都有許多的疑問。小康妹兒挑選了3個常見的問題,邀請「李國平教授」來進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01結節在不斷變大,出現癌性結節的特徵,最關鍵的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生,就患者情況進行具體判斷。
手術切除的話,建議大家首選微創方式,對身體創傷較小,恢復比較快,可以大大縮短住院時間。
02● 1cm以下的早期微小肺癌結節,術後5年生存率為100%。
● 大一點的要看跟周邊結構組織如血管的關係,決定後續治不治療。
● 3cm以上的根據術後情況選擇放化療或靶向治療。
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很重要。
03我們說的肺上小水泡多是肺囊腫,囊腫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在CT上的表現與肺結節是完全不同的,醫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區別。
肺癌如何預防?關於如何預防肺癌,李國平教授表示:「雖然遺傳、環境因素我們無法預防,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以下5點。」
✔ 避免過度的烹調烹飪方式,如爆炒等;
✔ 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汙染物的排放;
✔ 避免吸菸等不良生活方式;
✔ 定期體檢;
✔ 提倡綠色出行,共同為環境保護出力。
「雖然有些方式看著好像都是小事,但從長遠來看,對我們自身是十分有利的。」李國平教授講道。
早篩早診很重要,具體應該如何實現呢?李國平教授表示,肺癌高危人群需重點關注——
肺癌高危人群:
● 吸菸、被動吸菸者
●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鈾、氡等接觸者)
●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
高危人群篩查建議:
① 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LDCT)肺癌篩查。
② 若檢出肺內結節,根據實際情況,需至少在12個月以內進行低劑量螺旋CT(LDCT)複查。
「普通人群則需做好常規體檢,但是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年體檢時做一個低劑量CT掃描。」李國平教授表示。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
文 / 編輯:豆豆 製圖:半杯魚
圖:123rf等
原標題:《體檢查出的3種肺結節,到底哪種該切?專家:四川人這個習慣容易招肺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