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中華名族獨有的文學載體,歌則是曲和詞的藝術結合。
- 1 -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把詩和歌融合在一起,莫屬李健的《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改編自《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李健把它演繹的如夢如幻,如痴如醉。
中間一段無詞哼唱,仿佛把人帶入了江南縹緲的水霧中,美不勝收。
- 2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電影《畫皮2》裡,周迅扮演的小唯,在電影中有一段琵琶彈唱。
同樣借用《詩經》裡的文字,改編成歌。
配上影后周迅的演繹,美的讓人情不自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了解我的人,明白我的心中有惆悵憂愁。不了解我的人,還以為我待在這裡有什麼索求。
短短的兩句詩,就濃縮了許多人孤獨憂傷,又渴望理解的心情。
- 3 -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因為出演《延禧攻略》而走紅的吳謹言,在之前參加了央視的節目《經典詠流傳》。
她演唱一首《詩經》中的《子衿》,這首詩說的是單相思。
描寫的是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
於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張望心上人的蹤影。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是這麼來的。
- 4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這首詩中許多句子都蘊含著很深很美的含意。
千古傳頌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讚揚她的「美狀」,又讚揚她的「美心」。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而最後一句「鐘鼓樂之」,又更是「千金難買美人笑」之類的故事的原本。
通過這不知名的作者的筆,完全被這樸實戀情和美麗如畫的場景感動了。
- 5-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最後,提到詩經,就不得不提於文華。
但是大家對於文華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縴夫的愛》、《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等歌曲。
但於文華曾唱誦了40首詩經裡的作品。
於文華演唱的《詩經》,保存著極其豐富的古代音樂文化遺韻。
以中式腔音為主,傳統吟誦為輔,加之中國戲曲和南音元素的適時運用,填補了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缺憾。
於文華說:「從事這項創作,不僅僅是喜歡國學文化,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歌者,想把《詩經》以音樂的形式留給後人,使之垂範千古。」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
也許它不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收益,但卻能於生命蘊含輕逸悠長的深意中改變你。
它將生活的日常、大自然裡生命百態、人世間的萬般情愫都入了詩:有生活中靜與美,生命裡喜與憂,愛與青春,態度與風骨……
所以,驚豔了千年,詩經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圖文來源:潮音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統籌編輯:neo
編輯整理: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