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裡驚豔了千年的文字,唱成歌到底有多美?

2021-01-16 騰訊網

詩是中華名族獨有的文學載體,歌則是曲和詞的藝術結合。

- 1 -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把詩和歌融合在一起,莫屬李健的《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改編自《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李健把它演繹的如夢如幻,如痴如醉。

中間一段無詞哼唱,仿佛把人帶入了江南縹緲的水霧中,美不勝收。

- 2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電影《畫皮2》裡,周迅扮演的小唯,在電影中有一段琵琶彈唱。

同樣借用《詩經》裡的文字,改編成歌。

配上影后周迅的演繹,美的讓人情不自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了解我的人,明白我的心中有惆悵憂愁。不了解我的人,還以為我待在這裡有什麼索求。

短短的兩句詩,就濃縮了許多人孤獨憂傷,又渴望理解的心情。

- 3 -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因為出演《延禧攻略》而走紅的吳謹言,在之前參加了央視的節目《經典詠流傳》。

她演唱一首《詩經》中的《子衿》,這首詩說的是單相思。

描寫的是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

於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張望心上人的蹤影。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是這麼來的。

- 4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這首詩中許多句子都蘊含著很深很美的含意。

千古傳頌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讚揚她的「美狀」,又讚揚她的「美心」。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而最後一句「鐘鼓樂之」,又更是「千金難買美人笑」之類的故事的原本。

通過這不知名的作者的筆,完全被這樸實戀情和美麗如畫的場景感動了。

- 5-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最後,提到詩經,就不得不提於文華。

但是大家對於文華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縴夫的愛》、《天不下雨天不颳風天上有太陽》等歌曲。

於文華曾唱誦了40首詩經裡的作品

於文華演唱的《詩經》,保存著極其豐富的古代音樂文化遺韻。

以中式腔音為主,傳統吟誦為輔,加之中國戲曲和南音元素的適時運用,填補了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缺憾。

於文華說:「從事這項創作,不僅僅是喜歡國學文化,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歌者,想把《詩經》以音樂的形式留給後人,使之垂範千古。」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

也許它不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收益,但卻能於生命蘊含輕逸悠長的深意中改變你。

它將生活的日常、大自然裡生命百態、人世間的萬般情愫都入了詩:有生活中靜與美,生命裡喜與憂,愛與青春,態度與風骨……

所以,驚豔了千年,詩經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圖文來源:潮音樂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統籌編輯:neo

編輯整理:neo

相關焦點

  • 孩子:不看這66幅畫,根本無法想像《詩經》有多美
    《詩經》在歷史長河中,也是聖賢們用來增加理論說服力,常用的經典典籍。例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都曾過《詩經》中的句子來增強理論的說服力。《詩經》究竟有多美?其實《詩經》並沒有多美,它只是用簡單的文字,告訴了我什麼是「草木之美」、什麼是「鳥獸之美」、什麼是「衣著之美」、什麼是「季節之美」;其實《詩經》真的沒有多美,它只是用華麗的語言描寫了瓜果蔬菜、花木鳥獸魚蟲、男女情感、夫妻相處、農耕生活、軍旅情愫;其實《詩經》真的沒有多美,它只是通過詩詞,讓我了解到了先秦時代的社會生活
  • 一起唱 I 唱給一路同行的你——《詩經·鄭風·有女同車》
    圖丨《寶貝,一起唱詩經(上冊)書影》自古至今,情人眼中出西施。《有女同車》中的這位姑娘,美麗、高貴、嫻雅,令人如對目前。木槿花有白色,有紅色。雅言貴在守成,像織布機縱向的經線,以不變為優。█  了解、學習雅言,雅音唱詩有什麼好處?
  • 湖北農民將《詩經》唱上《經典詠流傳》
    主持人撒貝寧介紹,他們都是普通的民歌愛好者,在田間地頭幹活的時候,經常會唱著這些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民歌,但是後來專家發現,他們唱的這些民歌當中,有很多內容,就是傳承自《詩經》,像《關雎》《桃夭》等經典作品,直到今天還活在他們的民歌裡。  72歲的鄧發鼎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說這些民歌都是來自村裡老人的口口相傳,以前根本不明白,這與《詩經》有什麼關係。
  • 詩經裡的詩從何而來?是從千年的基因裡傳承的!
    詩經裡的詩從哪來?《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詩經呢,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 《詩經》裡這首小詩,為何暗合了千年之後宋代詞人辛棄疾的心願
    本期話題《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詞人辛棄疾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在這首小詞中,辛棄疾所描寫的那個驚喜的愛情故事很可能暗含著某種深刻的寓意,而這種寓意又與《詩經》裡邊兒一首名為《摽有梅》的小詩有關。究竟辛棄疾的寓意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和《詩經》扯上關係的呢?
  • 驚豔半個歐洲的女間諜,到底有多美呢?網友:我戀愛了!
    我們在說時尚的時候,總是把目光放在現代的時尚中,以此來評判現在的明星們有多美,但在歷史中也存在很多非常時尚的女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位驚豔了半個歐洲的女間諜,她既時尚又美麗動人,很多網友看了她的照片紛紛感慨:我戀愛了!
  • 國風到底有多美?唯有《楚辭》,才可媲美上《詩經》的風雅和浪漫
    ([zhù yí],久立凝望)於是,中國文人的浪漫才得以滋養,想像力、創造力才有了源泉。魏晉時,「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純進口北歐內文紙,原味,無毒無害,長期閱讀不傷視力,還非常輕盈……不論是閱讀、收藏,還是饋贈友人,《楚辭》套裝全2冊詩經有多美?
  • 《詩經·小雅·天保》:重新唱起中國傳統的生日歌
    「四聲對五音」理論對於我們模擬《詩經》及上古詩歌雅樂,創造中國新音樂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是從武漢的「春節大典」中首次使用「四聲對五音」模擬《詩經》音樂的,當時創作了《詩經·小雅·天保》(節選)的吟唱,由百步亭社區的老年合唱團演唱,結果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下面簡單解釋一下我們的做法。                !!
  • 詩經裡最驚豔的句子,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醉了光陰,美了流年
    《詩經》,首先是詩,是意境的產物,它集中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體現了古代文學中至高的審美,那就是大道至簡,樸拙而生動,真實而美麗,是雋永的,是不可取代的聲音,穿越千年,來到我們的身邊。經便是經典,是歷盡千年而不衰的,被人傳唱至今,那麼美好,那麼簡潔,那麼地不可忘記。
  • 《南有嘉魚》——千年禮樂之歌 | 從詩經開始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陶陶。南方出產鮮魚美,魚群遊動隨水流。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悠悠。南方有樹枝條彎,葫蘆藤蔓緊相纏。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平安。鵓鳩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樹上。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歡飲勸滿觴。
  • 尋找《詩經》裡走出來的韓城!
    廣袤的八百裡秦川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也是《詩經》的發祥地。 我想,在那個時期,歲月是悠閒的,古風散發著浪漫淳樸的氣息,男女的情意綿綿、內心的欲說還休、感情的真摯爛漫、依依不捨的萬般情愫,更有人生的千般滋味和生活哲理……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真的是驚豔了千年的文字,是美到極致的精彩。
  • 男寶寶取名:20個炯炯有神的《詩經》男孩名,到底能有多美?
    而《詩經》裡的名字,只是把父母、祖輩愛藏得深切,唯有細細讀來,方覺其中滋味。《詩經》的美,讓其隨手「撿」出來的名字,都如此動人。 一、《詩經》如何起寶寶名字1.羽耀出自《詩經·東山》:「倉庚於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釋義: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為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麼樣!2.
  • 中國神話究竟有多美.
    中國神話究竟有多美。▏洛神有多美,這本書就有多耐看——《洛神賦》一個女子美到極致是什麼樣曹植的《詩經》、《楚辭》,是中國文學的兩張硬弓「。一言以蔽之,詩經、楚辭是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源為萬物始,乃精粹所在,所以若要讀懂中國文學,二者是不可迴避的必經之徑。
  • 72歲老人誓將河間歌詩傳承到底!
    在河間市有一位古稀老人,機緣巧合,他學歌詩、唱歌詩、傳承歌詩,歌詩與他的生命融為一體。他騎著自行車奔波於鄉野間,義務傳播河間歌詩十餘載,樂在其中。這位不遺餘力傳承「河間歌詩」的老人是行別營鄉行西莊村72歲的王壽增。「河間歌詩」起源於漢代,有著跨越千年的魅力。在毛亨、毛萇叔侄二人傳播《詩經》的同時,河間出現了歌詩。
  • 丁徐榮 :在《詩經》裡遇見美好
    秋冬之際,天色向晚,漫步河邊看蘆葦瑟瑟,一道殘陽鋪水中,不由想起《詩經》裡「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句子。 是的,《詩經》裡的蒹葭就是這河邊的蘆葦。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說:強脆而心實者為荻,矛纖而中虛者為葦。尋常可見的事物,在《詩經》的前塵舊夢裡,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名稱,讀來古意盎然,雅趣十足。
  • 《詩經》裡的「鳩」,到底是些什麼鳥兒?
    不僅花紅柳綠,鳥兒的鳴唱也更歡暢了!唐詩有云:「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其實,關於鳩或「鳴鳩」,最早入詩的是在《詩經》裡。不過,關於《詩經》裡的「鳩」可是疑雲不斷。1誰佔了鵲巢?成語「鳩佔鵲巢」,源自《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 盤點不知道作者卻驚豔了千年的古詩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些詩人名傳千古,比如李白、蘇軾、杜甫等等,也有一些詩人只留下了驚豔千年的詩篇,卻沒能留下姓名,今天這些詩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佚名。1、迢迢牽牛星佚名 〔兩漢〕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北故事|古稀老人十餘載吟唱傳承千年歌詩
    學歌詩、唱歌詩、傳承歌詩……在河間市,一位古稀老人與歌詩融為一體,長年騎著自行車奔波於鄉野間,義務傳播河間歌詩十餘載,樂在其中。這位老人名叫王壽增,今年72歲,家住河間市行別營鄉行西莊村。「河間歌詩」起源於漢代,有著跨越千年的魅力。在毛亨、毛萇叔侄二人傳播《詩經》的同時,河間出現了歌詩。
  • 【詩經溯源】房縣詩經民歌的神秘傳承
    歷經數千年的文明滄桑,今天的房縣及其周邊地區,擁有深厚的古代文化積澱,房縣民歌便是其中一個引人入勝而充滿神秘的傳承,它種類多樣、腔調多變,內容極為豐富,不僅反映當地生產生活、戀愛婚姻等風土民情,而且因為楚調、巴音、秦韻多種風格的交融,被譽為研究先秦文化的活化石。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民歌手們演唱的民歌中,很多都與《詩經》有關,有些句子竟然完全就是《詩經》上的原句。
  • 詩經取名:500個詩經裡心領神會、心有靈犀的鼠寶寶名!
    劉端端這個名字,是因為作家姥姥喜愛「端」這個字,希望將孫子培養成一個端正的人的而起的名字。而且咋一看,都看成了「瑞」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叫「劉瑞瑞」。從這則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名字不需要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卻飽含情感,是長輩的期望,更是父母就祝願。這篇《詩經》裡600個心領神會,心有靈犀的好名字,或許會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