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首批「佛山市法治文化示範基地」縱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近年來,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普法部門的具體指導下,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緊扣基層群眾的法治需求,充分運用普法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不斷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創建了一批富有法治內涵、具有佛山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
其中,佛山警察歷史博物館、佛山監獄法治文化廣場、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禪城區兆祥法治文化公園、禪城供電局、南海區裡水法治文化公園、南海區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順德區大良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高明區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三水區法治文化苑10個法治文化宣傳陣地,被授予「佛山市法治文化示範基地」稱號。這10個法治文化宣傳陣地既有法治主題公園,也有在機關、企業、學校內部建立的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法治文化長廊和法治教育展館,富有創意和時代精神,融合法治宣傳教育功能,在我市法治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全面落實「七五」普法規劃,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體現公平正義價值的法治宣傳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共享全面依法治國成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更高要求。
佛山警察歷史博物館
佛山警察歷史博物館(簡稱佛山警史館),是由佛山市警察協會自籌資金建設的公益性展覽館,於2015年9月建成開放。展館建築面積980平方米,展出各類歷史物品2000餘件,以及大量的珍貴圖片和歷史文獻。館內分為序廳、解放前警政、解放後公安工作、改革開放後公安工作、分局與警種、警用物品特色專題等展區。
佛山警史館採取編年體例和專題相結合的方法,突出「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鮮明主題,全面記載佛山公安歷史沿革,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影視等形式,展示佛山公安的輝煌歷史和光輝足跡。
佛山警史館大門。
近年來,佛山警史館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升級服務品質,組織策劃了「110宣傳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女警風採」「清明祭奠英烈」等主題開放日活動,向公眾宣傳佛山公安文化,講述佛山警察故事。
佛山警史館自開館以來,堅持以每月1日、15日定期開放和其他時間電話預約的方式持續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迄今為止,共接待參觀人群700餘批(次)、3萬餘人(次),參觀人員來自國內外不同城市。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禪城區五峰三路10號辦公樓設置宣傳欄及展板150塊,通過定期開展攝影展、剪紙展等方式宣傳法治文化,或以憲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傳播法治理念。
九樓開設了「佛山國檢法治課堂」,佛山檢驗檢疫局與華南師範大學合作舉辦幹部行政能力提升培訓班,邀請高校教授、著名學者開展法治專題培訓。佛山檢驗檢疫局還依託法治課堂,通過舉辦法律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剪紙、讀書會等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把「法治課堂」打造成為佛山局開展幹部職工法治宣傳教育的基礎陣地。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定期開展攝影展、剪紙展等方式宣傳法治文化。
2016年8月,佛山檢驗檢疫局創建了「法治國檢」APP手機課堂,設置以案說法、法治生活、法律諮詢等六大模塊,對法治宣傳教育內容進行分類有序展示,建立日常學法積分累計與「每周一學」考核功能,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佛山檢驗檢疫局普法活動的特色平臺。
禪城供電局
南方電網廣東佛山禪城供電局位於佛山市禪城區季華四路,負責佛山中心城區的安全供電、電網建設和供用電服務。
「知法於心、守法於行」,禪城供電局將法治教育作為全體幹部員工的必修課。將法律法規作為全體員工上崗培訓、任職培訓的必修內容,只有考核合格才能上崗作業,法律學習率和合格率達到100%。「法律診所」、「趣味模擬法庭」、「法治文化桌遊」……近年來,禪城供電局不斷創新普法形式,集思廣益開展一系列普法活動。
此外,禪城供電局還構建了法律和業務聯動制度。成立依法治企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指導作用,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公司管理決策層面。
禪城區供電局開展學法活動。
自2006年禪城供電局成立以來,通過十餘年的努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實現了重大決策審核率100%,合同法律審核率100%,合同總金額14.53億元,未發生一宗(商務)合同糾紛;承辦訴訟案件22宗,連續10年保持勝訴率100%,避免經濟損失1.34億元;未發生因員工違法違規引發的重大法律糾紛案件。
南海區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
佛山市南海區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坐落於西樵山下。去年上半年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佔地約5800平方米。它以「文匯璀璨、法潤無聲」為主題,將本土的樵山文化與法治文化相融合。
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劃分為四個區域:入口主題區、名人主題區、道德主題區和法治主題區。
市民正在參觀南海區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
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以西樵本土的法治名人——戴鴻慈為內涵構建核心。在名人主題區開設了戴鴻慈主題館,以銅像、家訓、故事等方式將戴鴻慈的生平生動呈現。法治楹聯長廊通過展示本土法治名人故事,樹法治精神之信仰。法治主題區則通過在法治書卷小品、樹葉小品中融入西樵舞獅、龍舟、理學等元素,實現樵山文化與法治文化的有機結合。
建成以來,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日均人流量超過300人次。西樵鎮以樵園公園法治文化基地為依託,定期開展各類法治文化活動,如法治論壇、法律諮詢等。
高明區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
2016年,高明區首個法治文化公園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分為六個法治文化板塊。黃蠟石材質的主題大石頭上雕刻著「法治高明」四個紅色大字。在法治文化公園的綠化叢中,有30多張石凳鑲嵌在綠化帶中,每張石凳上都刻著法治文化警句。「法治主題雕塑」則傳達著法律不可觸犯的寓意。「法治涼亭群」脫胎於原有的三個涼亭,每一個涼亭前都掛著一副法治對聯。兩本法治石書對稱地擺在綠化叢中,石書面上刻著相關的法治信息。在公園綠化帶上,還可以看到一個「法治故事石鼓群」,八個石鼓各「講述」著不同的法治小故事。
高明區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
高明區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在高明區銀海廣場和高明區溼地公園包圍之中,常常可以看到市民休閒散步。在不破壞原有人文景觀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法律元素,又藉助了周邊兩地人流量,高明區西江畫廊法治文化公園人氣日漸走高。
佛山監獄法治文化廣場
佛山監獄法治文化廣場位於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南蓬山下、西江河畔,始建於2007年,十年來內容不斷擴充。
佛山監獄法治文化廣場法典之花雕塑。
較早建立的皋陶廣場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立司法鼻祖皋陶的石像,還有一塊刻有「法」字的石頭,置於圓形的水池中,取「法平如水」之意。長達30米的監獄法治圖,分遠古監獄起源、近代監獄轉型、現代監獄發展三個階段來展示,浮雕融入了對中國監獄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外監獄界名人思想。核心價值觀廣場的石碑上刻著「崇文樂道、尚法善教」八個字,雕塑基座部分採用了鋼鐵長城的造型,象徵全體幹警眾志成城,共同維護監獄安全穩定。法治文化長廊設置了30多塊法治文化宣傳欄,通過名言警句、主題圖片,宣傳廉潔文化、法治文化等。監獄文化展廳則系統地展示了佛山監獄近60年的發展歷程,圖文並茂。
作為佛山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佛山監獄法治文化廣場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自2008年掛牌以來,每年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開展近50場警示教育,每年參觀人員超過5000人。
禪城區兆祥法治文化公園
兆祥公園位於塔坡社區內,2012年底開始全面升級改造,建設成為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包括廣東粵劇博物館在內佔地共計3萬多平方米,由四個法治主題區域構成。
小朋友正在兆祥公園內學法。
長達百米的法治文化宣傳長廊面向轄區居民群眾,宣傳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街道廉潔建設的相關內容。在法治文化休閒區,32面仿古牆櫥窗展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法治的論述、古代法治人物簡介、法治小故事、古代法典、法治格言警句。法治石雕廣場上立著一座獨角獸雕塑,古代法官以其圖像象徵執法公允,雕塑基座上雕刻著明朝三十六字官箴。
兆祥公園還有一個法治文化小廣場,供市民開展法律講座、法律文藝表演等。
塔坡社區利用兆祥公園,趁著春節、中秋、「三八」婦女節、重陽等節點,組織開展法治文化匯演、法律知識搶答、法治書畫展覽等文體活動,或者開展法治論壇,在轄區中形成了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南海區裡水法治文化公園
佛山市南海區裡水法治文化公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和順沿江路,佔地面積約22152平方米,工程總投資額為1000萬元,是一個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場所。以「法治文化」為主題,融入裏水鎮打造「夢裡水鄉」的文化理念,按法治元素又分為普法園地、天圓地方、文明足跡和法治園地。
公園入口的道路兩側設置著法治宣傳的主題燈箱,展覽區是一幢佔地約230平方米的兩層建築,這裡是裏水鎮法治宣傳教育中心。廣場活動區有個憲法廣場,長廊和宣傳欄展示著大量法治宣傳的圖像和文字資料。
裡水法治文化公園。
每年8月,裡水法治文化公園都舉辦法治文化主題夏令營活動,為期約兩周,讓青少年在動手完成創作的過程中,學習法律知識。每年的10月至12月為法治公園廉政教育宣傳月,宣傳月以廉政教育展覽為主,通過案例及圖片教育廣大黨員群眾遵紀守法。
作為恆常性的開放點,該公園開園至今吸引了5萬餘群眾前來參觀,派發普法宣傳書籍資料近萬份。
順德區大良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大良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位於佛山市順德區李偉強職業技術學校內。該基地改變了傳統的說教式、灌輸式做法,寓教於樂,創作了一個具有順德特色的卡通法治人物「德仔」,以他的出生、成長、成年三個階段作為主線,選取當中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用「說故事」的形式,通過文字和圖片,以及電子化設備,把相關的道德準則、法律法規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基地配套了法治展廳、法治培訓階梯教室以及法治戶外培訓場所。基地法治展廳面積約4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80名學生同時參觀。法治培訓階梯教室在教學樓一樓,最多可容納200人,法治戶外培訓場所可容納學生超過1000人。基地經常舉辦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活動,如開展法治講座、組織參觀基地法治展廳、組織觀看基地法治教育實物展、開展模擬法庭活動等。
大良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開展法治教育活動。
自2015年6月街道青少年法治輪訓項目啟動以來,基地共舉辦法治講座32場次、模擬法庭活動5場次、法治展廳展覽97場次、法治文化匯演2場次,受教育學生達12960人次,接待市內外參觀、考察團體22批次、626人次。
三水區法治文化苑
三水區法治文化苑位於三水區西南街道北江體育休閒公園內,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於2015年1月初建成開放。
三水區法治文化苑江邊小亭被稱為「天平閣」,南北各掛一副木質對聯,「以法治國鑄偉業,秉德安民興中華」「同心同德創法治三水,群策群力建和諧家園」。8張石凳鐫刻著法治名言警句,綠地上則鋪排了10個法治史名人介紹石刻。法治文化苑的小山丘上還設置著3個書本狀石刻,用於介紹我國憲法內容和世界主要法系內容。此外,江邊護欄上還刻著73個「法」字,分32種寫法來呈現。
三水區法治文化苑標誌石。
去年12月4日,為迎接國家憲法日,三水區司法局組織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專程到三水法治文化苑舉行憲法宣誓活動。法治文化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為全面落實和推進三水區「七五」普法規劃、推動法治文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市民在休閒健身的同時,增強守法意識,為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源|佛山日報
整理|見習記者韋娟明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