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東營市高新區「高企」認定再創佳績

2020-12-1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目前,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關於公示山東省2020年第一批和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東營市高新區30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26家通過認定,涵蓋新材料、先進位造與自動化、高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

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的居民企業。對申報企業有較高的科技創新能力要求,主要從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科技人員、研究開發費用、智慧財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指標進行評價打分。經認定後,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城鎮土地使用稅減按現行標準的50%繳納、虧損轉結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有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是企業參與投標的重要加分項,更容易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等一系列優勢條件,對企業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以來,東營市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出臺《東營高新區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實施辦法(試行)》,打造科技中介服務聚焦區等措施,多舉並措、加強服務,激發企業申報積極性,提升高企申報成功率。智慧財產權授權、創新平臺、高企認定等實現數量倍增,推動更多企業走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之路,聚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為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新區創建提供引擎和動力。

編輯 郭丹丹

相關焦點

  • 東營高新區:8家企業新上榜「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重點培育企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王亮 東營報導日前,東營市工信局發布了《東營市高成長型中小企業重點培育企業名單公示》,共遴選54家企業,東營區13家企業入圍,其中高新區8家企業被列入榜單,佔全區61%,為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添新引擎
  • 去年我市560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累計有效高企數量達1582家
    江門日報訊 (見習記者/彭曉玲) 日前,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公布了廣東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全省共有10525家企業被認定為廣東省
  • 崑山市高企總數突破2000家
    日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發布江蘇省2020年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崑山成績亮眼,在蘇州範圍內創下三個第一:共有873家企業公示入圍,佔蘇州總量的21%,位居第一;高企認定通過率61%,與蘇州高新區並列第一;有效高企數預計達2030家,保持第一。與此同時,我市的高企新認定數和淨增數均達歷年最高水平。
  • 2020青島高企上市潛力10強榜單公布,高新區企業佔一半!
    論壇發布了2020青島高企上市潛力10強榜單。其中,青島高新區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科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家企業順利上榜,青島高新招商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有屋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業也榜上有名。青島高新區培育、投資企業數量佔到全市一半,高科技企業培育成效再次凸顯。
  • 聚焦南京創新周:百強高企名單出爐,江寧高新區8家企業上榜
    近日,南京市2019年度百強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公布,江寧高新區8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博睿光電有限公司 、江蘇中聖高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萬德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棲霞區:營造創新好生態 高企培育進入快車道
    看中了棲霞卓越的科創環境,2017年,匠人智慧在棲霞高新區及南京未來科技創業園孵化器的招引下,落戶環境優美的棲霞高新區紫東園區。 通過棲霞區科技局、高新園區、孵化載體的協作服務,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匠人智慧便在2018年進入區級培育庫,並在同年成功認定高企,獲得各級高企獎勵資金近百萬元。
  •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同比增長124% 蘇州高新區用科技創新成果...
    區科創局在調研中了解到公司申報高企的意願強烈,隨即抓緊為企業從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項目及研發費用的歸集、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從材料準備到高企培育入庫、國家高企申報全流程跟蹤服務,最終公司獲批2019年省高企培育入庫企業及國家高企,成為高新區高企集群的新成員。
  • 江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八大領域是哪些?南京高企認定領域
    江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八大領域:高企認定領域一、電子信息技術;高企認定領域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高企認定領域三、航空航天技術;>高企認定領域四、新材料技術;高企認定領域五、高技術服務業;高企認定領域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高企認定領域七、資源與環境技術;高企認定領域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 南海:挖掘認定109家製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企業
    挖掘認定109家製造業全國隱形冠軍企業;近8成冠軍企業營收穩步增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931家,佔全市的40%;4年間高企直接累計獎勵資金4.68億元……在昨日召開的佛山市培育製造業隱形冠軍暨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化推進會上,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介紹了隱形冠軍企業和高企培育的南海經驗。
  •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八大領域是哪些?江蘇高企認定領域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八大領域: 一、電子信息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四、新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 喜報|熱烈恭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2020屆畢業生再創佳績!
    近日,隨著中考成績落幕,各個學校的捷報不斷出爐,位於鄭州高新區的朗悅慧外國語中學也傳來了好消息。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中考成績就能看見學校的教學實力,而這也是廣大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今年,朗悅慧外國語中學2020屆畢業生們不負眾望,再創佳績!
  • 揚州市今年科技「三爭」工作再創佳績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今年,市科技局共向上爭取項目2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16項,範圍涵蓋重點實驗室項目、重點研發計劃、產學研合作、創新載體建設等多個方面;向上爭取資金12大項,共計約4億元,為企業發展、重點工程建設引來「源頭活水」;向上爭取政策多項,其中,揚州高新區受到省政府辦公廳發文督查激勵。「我市科技『三爭』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 蘇州高新區優化出臺9項創新政策
    4月15日,蘇州高新區優化出臺科技領軍人才、科技成果轉化、高企培育、科技金融等9項科技創新政策,做優創新生態,進一步加大科技創引領產業發展。此次出臺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蘇州高新區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全區將對孵化器加強規範管理,每年對各級孵化器開展績效評價,根據結果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績效獎勵,而對於連續2年績效評價不合格的,將取消其區級資格,3年內不得再申報。
  • 匯桔網:這些問題容易導致企業高企認定失敗!
    由於高企認定能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所以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公司企業進行高企認定,但整個申請過程還是相對複雜的,認定不通過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下面就讓匯桔網分享下容易導致高企認定不通過的原因, 方便大家避雷。
  • 高企數量今年年底預計將突破1000家
    水母網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鍾嘉琳 信召紅 攝影報導)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 「十二五」末,全市高企為301家,今年年底預計將突破1000家,總量增加了三倍多。「十三五」期間,這麼大的一個增量,市科技局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
  • 2020年四川成都高企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時間
    今年將會組織開展兩批高企認定工作。第一批申請受理從6月1號至6月30日。第二批申請受理從8月3號至9月11日。算算現在的日子,現在申請高企技術企業認定還來得及嗎?高新技術企業每年將進行高企年報填報工作。
  • 「高企認定」現在能為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做些什麼?
    其中,企業擁有的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新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屬於核心智慧財產權,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首要和必須條件,在高企認定中也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此外,一些非核心智慧財產權:商標權、域名權、資料庫特別權、商業秘密和科技成果等,對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智慧財產權。
  • 高新認定獎勵政策匯總——江蘇篇
    認定培育獎勵:省培育資金與各設區市、縣(市)、省級以上高新區按照聯動的原則,給予上年度首次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入庫企業不低於30萬元培育獎勵,其中省培育資金不低於15萬元,且不高於地方培育資金獎勵額度。
  • 2020年蘇州市淨增高企2720家 同比增長65.6%
    近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了江蘇省2020年所有批次(共三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蘇州市今年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9772家,較上年增長38.6%;認定高企數4196家,較上年增長32.8%;遷移淨增數(蘇州市外)112家;淨增高企2720家,較上年增長65.6%。該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認定數、淨增數和有效數蟬聯四個全省第一。
  • 獲省高企認定培育獎勵 鎮江247家企業領政策紅包3700餘萬元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科技部門獲悉,近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度第一批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資金(認定培育獎勵)的通知》。鎮江市江蘇穿越金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沃得高新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帝高力裝飾材料(江蘇)有限公司等247家企業獲得獎勵,每家15萬元,總資助金額達37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