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同比增長124% 蘇州高新區用科技創新成果...

2020-12-17 中國高新網

  「感謝區科創局為企業著想,積極牽線搭橋,成功獲得投資,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區內企業蘇州仁甬得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正得表示。據悉,蘇州仁甬得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2月,創始人林正得今年入選區領軍人才,公司主要從事納米材料技術高性能精密計量閥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已進入小試階段並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但隨著產業化進程的推進企業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得知該信息後,區科創局積極聯繫投資機構,並廣泛了解同類企業的資金需求,成功舉辦投融資對接沙龍。成功獲得了天使基金200萬元投資,首期資金已經到帳,將主要用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

  據悉,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高新區科創局一方面結合專題調研課題,局黨組(班子)成員密集走訪人才、企業、院所、板塊,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摸清發展現狀、診斷髮展障礙、精準了解需求。針對走訪中了解到的群眾和企業的困難訴求,黨組(班子)集中討論制定惠民助企實事方案,通過疏通政策「堵點」破解企業發展瓶頸,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出實招、辦實事、得實效。

  蘇州康多機器人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據了解,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企業專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通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和生產條件建設,已形成特色鮮明的集設計研發和生產功能於一體的基地,其研製的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品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今年通過了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區科創局在調研中了解到公司申報高企的意願強烈,隨即抓緊為企業從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項目及研發費用的歸集、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輔導,從材料準備到高企培育入庫、國家高企申報全流程跟蹤服務,最終公司獲批2019年省高企培育入庫企業及國家高企,成為高新區高企集群的新成員。

  另一方面,區科創局聚焦區域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作為,堅持用科技創新工作成果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做好結合文章,確保「兩手抓、兩過硬」,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再創佳績。主要表現在高質量完成科技重點指標。獲批省成果轉化聯合招標項目3項,列全省高新區第一;獲批全市首家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第二批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特色載體(科技資源支撐型)、全省首批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高標準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新增市級以上科技領軍人才65項,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家級人才計劃9項,省雙創人才10項,列全市第三;市姑蘇領軍團隊2項,人才44項,列全市第二,同比增長35%;區領軍人才已立項207項。高質量做大科技領軍企業集群。入選省蘇南瞪羚企業30家,累計59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6家,同比增長80%,淨增177家,同比增長124%,均創歷史新高,新增省市高企培育入庫企業299家,同比增長100.7%,獲批省民營科技企業376家,同比增長19.36%。高水平營造一流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科技金融、雙創孵化等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貸」,8家企業共獲授信1.64億元;新增國家級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各1家、市級眾創空間6家,蘇州創客峰匯已集聚眾創空間54家;先後舉辦各類培訓講座、人才沙龍、科技諮詢以及科普活動超過50場次,服務企業2500家次以上。

  「站在新的起點,區科創局將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捨我其誰的使命感,進一步優化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全力以赴抓好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主要指標、重要部署落實,,為做強蘇州科技創新主陣地做出更大貢獻。」高新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韓夢晨)

相關焦點

  • 全年288人同比增長40% 蘇州高新區科技領軍人才集聚速度再創新高
    近日,2020年「蘇州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第二批專家集中評審類、人才項目路演類立項名單公布,史力等160人分別入選重點創新團隊、創業領軍人才、創新領軍人才等人才計劃類別。至此,高新區全年立項區級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達到288項,同比增長40%,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蘇州高新區進一步提優領軍人才政策。
  • 泉州經開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再創新高
    近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了福建省2020年第一、二批次擬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泉州經開區共19家企業上榜。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較2019年淨增11家,新增量同比增長10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創歷史新高。
  • 蘇州高新區打造長三角產業資本集聚高地
    活動現場,蘇州高新區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4家戰略合作籤約,合計新增授信近800億元;蘇高新金控聯合蘇州科技城、蘇高新集團及江蘇銀行,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的醫療器械產業母基金,重點打造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帶動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慕尼黑再保險思韜諮詢、朋友保、蘇州泛太夥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交行小微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6個金融科技項目籤約落地
  • 蘇州高新區召開2020年人才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4月7日,蘇州高新區召開2020年區人才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區長毛偉強調,要瞄準先進地區,跟最高的比,和最強的賽,把行動計劃和高新區爭先進位相結合,緊緊牽住「高企」「人才」「項目」等科技創新工作牛鼻子,進一步加大人才科技創新對發展的引領與貢獻。
  • 蘇州高新區召開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發展大會
    蘇州高新區與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等4家銀行進行戰略合作籤約,慕尼黑再保險思韜諮詢等6個金融科技項目籤約落地,首批金融創新機構集體入駐獅山金融創新中心。同時,籤約發起總規模達100億元的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專項母基金。  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颺,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梁,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琦,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區長毛偉參加活動。
  • 株洲高新區持續開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高地的示範區建設
    自2016年構建加快自主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1+7+4」政策體系後,全區瞄準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科技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關鍵點發力,隨著「產業鏈12條」「1+4+5」人才政策體系等政策的加持,構建衍生出一個涵蓋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扶持、孵化鏈條、人才引進等創新創業的完美支撐體系。
  •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12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1月我區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匯聚創新資源,加大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激發創新活力,提前超額完成總體任務指標。「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具體內容是:2018年—2020年底,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我區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等產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27項重大技術。
  • 打通科技創新的「堵點」——看安次區高新技術企業五年何以實現超...
    圖為安次區龍河高新區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的廊坊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京津走廊、龍河之畔,一片創新的熱土正在崛起。世界500強企業中核集團下屬工程公司的研發試驗基地落戶龍河高新區,宏泰兒童無線心電監測儀項目榮獲德國iF評選新秀獎,美聯制動與瑞立集團強強聯合成為國內最大的制動空壓機生產基地……近年來,發生在廊坊市安次區的創新故事越來越多。
  • 衡陽高新區:企業融通創新 聚力經濟發展
    12月25日,衡陽高新區創新中心內,湖南捷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羅順發正帶領員工對新產品進行調試。 近年來,衡陽高新區圍繞建設衡陽科技創新核心區,以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產學研合作為抓手,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帶動衡陽市創新型經濟發展。日前,衡陽市高新區獲批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融通創新方向)。
  • 美利肯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榮譽
    美利肯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榮譽    中山美利肯助劑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來,在美國美利肯集團的大力支持,結合本公司的科研力量,科研成果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長,在成果轉化方面已達到國際塗料助劑行業領先水平
  • 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4%
    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5.4%,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6.8%,較去年底提高2.4個百分點,其中電子、醫藥行業分別增長10.8%和11%。得益於"真金白銀"的紓困政策,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新增入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萬多家、同比增長28.7%,年底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有望突破3萬家。
  • 成都高新區前10月電子信息規上企業產值同比增長13.67%
    人民網成都12月14日電 今年前10月,成都高新區148家電子信息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產值2993.86億元,同比增長13.67%。位於成都高新西區的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聚集了英特爾、德州儀器、戴爾、莫仕連接器等電子信息企業。
  • 園區|實施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發力成果轉化 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
    7月27日,科技日報以《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質」「速」齊升》為題,聚焦青島高新區實施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帶來最新科技成果,發力成果轉化,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質」「速」齊升,這些科技成果也閃耀著亮眼的「青島高新區」元素。
  • 崑山高新區創新生態建設正在「加速跑」
    11月27日晚,在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崑山高新區)「國批」十周年高質量發展匯報會上,崑山市委常委,崑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管鳳良用這組數據,勾勒出崑山高新區10年間的創新生態建設成效。10年間,崑山高新區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翻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了從40億元到100億元的突破,工業生產總值實現了從900億元到1500億元的飛躍。
  • 西安高新區:組合拳提升硬科技(高新區看創新④)
    西安高新區供圖硬科技主要是指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綜合國力的重點產業鏈上的關鍵共性技術。西安高新區成立29年來,聚集了豐富的人才、科技、產業等資源,為發展硬科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今年6月,西安高新區又啟動建設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要把硬科技轉化為響噹噹的硬實力。全國首個硬科技創新示範區什麼樣?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
  • 棗莊市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會議舉行
    4月4日上午,棗莊市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棗莊智能製造小鎮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棗莊高新區將確保新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家以上。並針對2017年度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 科技部:科技創新量質齊升 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圖片來源:中國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呂騫)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在發布會上表示,整體上看,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
  • 江西高新技術企業達5115家
    ■ 江修興、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左陽天/文12月14日,記者從江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大幅增長,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5115家,入國家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6416家。
  • 高新區科技創新投入資金超10億
    這裡有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數字藝術創作實驗平臺,是東北地區領先的數字產品創意設計與製作企業……作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大慶高新區不斷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助推大慶轉型發展加速奔跑。
  • 蘇州今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720家 增量、增幅均創新高
    此外,相較去年,蘇州今年還實現淨增高企2720家,增幅達到65.6%,增量、增幅均創下歷史新高。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也是壯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力軍。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全國上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