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源於自然 把生活感悟和自然之美融入畫筆

2021-01-12 人民資訊

對繪畫來說,一切物象都是載體,畫畫最終目的是為了畫心、畫情、畫神,一切美都來源於自然,而又不為自然所縛。畫家林國全認為:「一切美源於自然,把生活感悟和自然之美融入畫筆」。林國全,浙江永康人,自三十年前從浙江金華婺州美術學校出來後就一直堅持畫畫,數十年如一日,在繪畫上不求名利,沉寂在繪畫的樂趣中,把生活中的感悟和自然之美融入畫筆,變成一幅幅精美佳作。他的油畫前期都是先從照片和其他現成的圖像中獲得靈感,加上現場親臨其境的感受來創作作品,他很善於從畫面中尋找現場感,從現場感中提取畫面。他的畫面從構圖到完成全部都是為了自己的內心服務,一筆一畫,聽憑心之所至,出現在畫面中時才考慮筆畫在畫面中的具體作用,導致出來的畫面構成大多概況洗鍊,保持畫面的純粹性。

他油畫有一種超乎自然的整體感,大巧若拙而又不缺細節,色彩靚麗卻沉穩素雅,如一潭山泉般清澈不染,用筆卻是滿滿的厚拙老辣,嚼之有味,品之更美,表現形式多樣清新,造型手法介於寫意和具象之間,在無求和寫意之間,他漸漸有了自己的個性繪畫語言。

他的油畫色彩異常豐富含蓄,加上他本人對傳統文化一直來的注重深挖,意象油畫的筆跡形態獲得了類似書寫一樣隨意與變化莫測的視覺趣味和美感,其形式感和意趣性被凸現出來。筆跡不再是具體對象的附庸,而具有獨立的價值。

在他諸多作品的畫境營造裡,堪稱樸厚、沉靜,也讓觀者的思緒賦予了極大的想像空間,這些表達山川物象之間的色彩衝撞、空寂,畫之悠然、寬闊視覺,在他輕鬆筆觸的虛實相錯中更加妙趣橫生,為新時代增添更加絢麗的色彩。(文:梅戈 圖:林國全)

責編:張陽

相關焦點

  • 在園藝中感悟自然之美
    2019北京世園會開幕在即,一座萬花之園即將綻放在世界面前。秉承「讓園藝融入自然,讓自然感動心靈」的辦會理念,北京世園會將讓走進這裡的人們,在觀賞豐富多彩園藝美景的同時,充分感受生態之美,理解園藝與生活的融合,領略豐富多樣的園藝文化。
  • 眺望2021,我們與自然握手言和——《自然即是美》周曆書倡導自然生活
    北大出版社副社長張濤在致辭中說到,在這個時候,我們向讀者推出《自然即是美》就是一種新生活的宣言,它宣示著我們應如何熱愛自然,尊重自然,接近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諧相處。「文化是生活的重要來源,引領的其實是生活的方式。」
  • 無漆·自然——極地白,給你家的自然之美
    溫暖的、舒適的、自然的、美麗的……我們能想到許多詞來形容它,以此來表達我們在家居生活中的追求。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家的定義不再是簡單的物質堆砌,我們更想通過家居設計來滿足精神需求,展示個性,證明自己的不凡,並通過家居設計為平凡的生活製造一點驚喜。無漆·自然 ——來自極地自然贈禮真正的平凡,是對生活的麻木。
  • 美的自然與自然的美——新古典主義巨匠安格爾和布格羅
    安格爾《瓦平松的浴女》新古典主義典以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作為創作的指導思想,崇尚古風、理性和自然,其特徵是選擇嚴肅的題材,注重塑造性與完整性,雅精緻的藝術風格再次點燃了人們對古典主義的興趣之火布格羅《春天之歌》安格爾和布格羅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古典藝術的集大成者,對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和永恆美的追求都極其重視。
  • 《衣尚中國》李思思古法染絲巾感悟「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節目融豐富的學識與真切的現實關懷於一體,讓觀眾不僅領略到「?然之美」中暗藏的東??
  • 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賞心悅目
    01智慧窗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邊讀邊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滾滾而來要完成好這個訓練要求,學習時抓住課文,深深體會景色之美。這是課內學習的一個首要任務。
  • 解讀文人畫:對自然的感悟與體驗
    自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後,文人畫的重點開始從自然物象轉移到客觀自然融入畫家的主觀意象上。倪瓚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的觀點,無疑是對於蘇軾理論的推進,將蘇軾所開啟的強調審美主觀意緒的思想做了最徹底的詮釋。倪瓚的「逸氣說」不再強調客觀自然的「形」、不再強調「理」,所強調的是對自然感悟所產生的「逸氣」的抒發和表達。
  • 記錄良渚古城的冬天 | 自然筆記【冬藏篇】——感知自然,收穫冬季知識,繪畫自然筆記,製作自然相框!
    生命之美。自然有著自己的韻律和節奏,四季輪迴也有著自己的哲學。良渚文明探索營地開設夏鳴、知秋、冬藏、春語四大主題自然筆記課程,帶孩子感受自然界的四季百態。1、激發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感知自然界細微的美2、收穫冬季自然界植物和動物相關知識3、學會繪畫自然筆記4、學會製作自然畫框冬與春、夏、秋相比,有著其獨到的美學價值,冬態植物比其他任何季節都更多的表現出了雄偉
  • 再讀沈從文的《邊城》,感受小說中溫情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
    一、自然風俗之美沈從文從小生活在湘西,所以湘西的人文和風俗景觀已經印刻在他的血液裡,他在小說中將湘西的美鐫刻的生動形象,甚至透過文字能感受到湘西如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風光。在一個湘西小鎮上,人們傍水而居,渡船採買,生活安逸且祥和,少了城市的車水馬龍,多的是一份質樸。
  • 達文西的美學密碼竟然是它,美的冰箱與你一同探鮮自然美學
    他的畫筆下,有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有完美的黃金人體比例,還有制冷機、永動機、戰車等等手稿。在達文西眼裡,科學更像一種詩意化的美學,他在科學的世界中無限探索大自然的物理法則,又在美學的領域裡傳遞著最單純的愛與信仰。而致力於為用戶創造美好生活的美的冰箱,同樣關注科學與美學,注重在回歸自然的狀態中賦予產品純粹自然與雅致內涵,這正與達文西源於自然、蘊含科學的美學思想不謀而合。
  • 尋找江門冬色 感受自然之美
    趁著冬意正濃,近日,記者走進鄉村,尋找江門冬色,在欣賞大自然饋贈的同時,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進入12月中旬,圭峰山的楓葉紅了,美景如期而至,熱情的紅葉為冬日增添一抹暖意。12月20日,記者在圭峰山玉臺寺發現,不少市民、遊客拿起手機拍下楓葉美景。陽光下,一片片楓葉爭紅鬥豔。
  • 「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與生活美學
    有了自我意識,如果能意識到自我與世界的統一,意識到佔有的虛妄,融入這個世界,與萬事萬物和諧共處,未必就會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一切。而貪慾則不同,可以說,貪慾是人類一切罪惡的根源。儘管老莊等聖賢一直告誡我們,萬事萬物都彼此勾聯,本質上根本不存在誰可以佔有誰。也就是說,所有的物質財富在本質上皆屬虛妄。
  • 奢華是一種生活態度 | 感性自然的生活之美
    在上海麗景的設計中,設計師運用RAYSONIC自然質調的石紋、木紋以及布紋板材,營造回歸自然的家居質感,突出生活的感性之美,構建業主理想中的高品質生活空間。復刻時光自然的肌理,每一道RAYSONIC紋路的背後似乎都隱含著一段時間自然的故事;就像黑格爾所說:「用感性的形象去顯現真實。」
  • 順其自然,一切都好!
    有一種心情,叫喜怒哀樂; 有一種味道,叫苦辣酸甜; 有一種智慧,叫深謀遠慮; 有一種緣份,叫天長地久; 有一個群體,叫煙火人間; 有一種心境,叫順其自然
  • 兒童美育-讓孩子學畫畫吸收自然之美,才是最好的智力開發!
    美育的重點在於吸收自然之美兒童美育重點在於吸收自然之美,讓孩子們通過藝術的眼光去發現,去感受,去解讀世界。給孩子自然藝術的滋養所以說開啟和激發孩子的想像力,應該要從小體驗自然和理解自然開始,國內的家長需要多帶孩子在自然中薰陶,進入自然之美,而不去刻意強調和提煉。
  • 譚龍建:將自我融入自然,以畫筆揮灑情感
    譚龍建是中國當代卓有成就的一位油畫家,作品多取材於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風土人情。他筆下的漁女人物、海港村落、熱帶叢林、鄉間景致,都具有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思考,造型求實嚴謹、構圖沉穩端莊、手法樸實細膩、色彩濃烈鮮明,將自我融入自然,以畫筆揮灑情感,不拘一格、小中見大,以紮實的塑造手段傳達出熱烈的思想感情和深厚的人文追求。譚龍建的創作多次入選全國性重要展覽,顯示出獨樹一幟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 男體3:自然之美(上)
    居家隔離中,在「古典之美(上)」和「古典之美(下)」之後,對大自然充滿了無限的嚮往。所以,整理了這篇以「男體在大自然裡」為主題的「自然之美」。簡單說明一下本篇選作品的標準:儘可能選取藝術家在大自然裡寫生創作、或使用照片創作完成的藝術作品。
  • 《龍貓》:宮崎駿動漫中的自然之美、治癒之美
    影片主要講述了由於母親生病,小月和小梅跟隨父親搬到了鄉下一處房子裡,在那裡小月和小梅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妖怪龍貓……1、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展現自然之美小月的母親得了肺結核一直在住院,父親為了給母親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決定搬到鄉村居住。他們的新家坐落在山坡上,是日式傳統的木質房屋。
  • 自然博物館觀「飛羽之美」,浙江自然博物館精美院藏北京展出
    今天,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院共同製作的「飛羽之美——鳥類科學藝術展」開展。此次展覽,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精美院藏鳥類標本配以鳥類主題的繪畫和攝影,共同解讀鳥類的自然生態,展示鳥類的藝術之美。其中,「鳥類標本」區通過形態各異的標本幫助觀眾認知鳴禽、涉禽、飛禽、猛禽等鳥類生態類群的分類依據;「鳥類標本製作」區介紹了鳥類標本分類和製作的相關知識。在「鳥類羽毛顏色的奧秘」部分,大量製作精美、形態逼真的鳥類標本,展示了不同生態環境下,鳥類羽毛色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聯繫。
  • @山水背景人體油畫,如何體現人文與自然文化之美?
    桂林山水、九寨溝風景區、黃果樹瀑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無不展現著自然文化之美。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發源於自然、成長於自然、創作於自然,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去了解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創造出了寶貴的人文景觀。金字塔、萬裡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一磚一石、一梁一柱、一形一狀無不展現著人文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