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方面報導,中國計劃到2035年擁有包括核動力在內的六艘航空母艦。而印度海軍也需要航空母艦。印度海軍擁有大型航空母以確保印度太平洋的安全,維護和平,確保貿易路線,為該地區提供安全產品輸出,並在發生戰爭時提供致命的火力。但是,由於印度經濟放緩帶來的資源緊縮,又受疫情的進一步影響,印度國防部無錢給印度海軍批款新建造一艘航母。
印度海軍將不得不在潛艇和航空母艦之間進行優先排序。海軍已經明確表示,它需要三艘航母,以便在任何戰爭時候都至少有兩艘在服役中—在印度東西海岸都擁有一艘航母。印度方面稱,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貿易佔其GDP的40%,其近2000萬人生活在外國,其中許多人居住在動蕩地區。印度海軍需要所有資源來確保國家利益。要求其將潛艇優先於航空母艦,就像印度空軍將防空系統需求,優先於戰鬥機一樣。印度潛艇最適合海上封鎖,而航空母艦則用於海上控制和戰略投射。印度方面認為,對於像印度這樣的大國來說,兩者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而印度國內反對建造航空母艦的論點是:航母十分昂貴,並且過時的系統容易受到新一代飛彈的攻擊。
據估計,印度第三艘國產航母「維沙爾」號的造價約為70億美元,其戰鬥機,直升機和偵察機的補充成本為50至80億美元,而不能單獨只考慮航空母艦的成本。航母提供了一個可移動的空軍基地,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採取行動,特別是在印度感興趣的地區。此外,航空母艦的壽命將近50年,是其他戰艦的兩倍。
到2025年,印度的經濟將增長到約4萬億美元,到2030年將增長到約7萬億美元。假設當前印度國防開支的GDP的1.5%保持不變,那麼到2025年,印度的經濟將達到600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扣除養老金) ,在過去十年中,國防開支累計超過6,000億美元。其中,印度海軍將以其當前15%的分配額獲得900億美元,其中將近500億美元為資本支出。
印度海軍的潛艇項目將佔用其近十年印度軍費支出的40%。六艘P75i常規潛艇預計耗資70億美元。印度海軍可能會選擇增加AIP系統推進力來繼續升級現有的印度潛艇。另一個計劃是六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預計耗資約140億美元。考慮到印度地緣局勢,不能排除印度政府下達更高的國防分配和海軍份額的增加。
印度海軍中大部分人認為,航空母艦不是過時的。美國有十艘航母,正在建造一中新航母,其中第一艘「福特」級正在接受試驗。在考慮了對航母的需求之後,英國海軍建造了2艘,中國海軍目前有兩艘,未來計劃至少服役六艘。日本宣布將其兩艘出雲級別的直升機航母轉變為航空母艦。除美國外,法國是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而法國也推行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印度方面認為,現在停止航母計劃絕對不行,印度政府必須批錢加大對新航母計劃推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