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邊上最地道的錫幫菜,把「太湖三白」做成頂級,難怪食客盈門

2020-12-14 流浪ed丁小貓

研讀歷史,博覽群書。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清朝皇帝愛下江南。乾隆皇帝就曾六下江南,更是有十一次到過無錫。無錫到底有什麼東西,吸引著乾隆帝多次造訪?因為美景、美女、還是美食?直達此次走到無錫太湖邊,發現了一個寶地,頓時恍然大悟。

熟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來到太湖邊上,自然要吃一頓肥美的河鮮大餐。太湖邊上有一家古色古香的私房菜,外觀形同皇帝尋訪江南乘坐過的食肆遊船。回想影視中的那些劇情,一邊坐船賞景,一邊舉杯對飲,酒桌下的下酒菜更是秀色可餐,極為享受,難怪乾隆帝愛來江南。這次來到無錫,聽當地人說是一家非常正常的錫幫菜,帶著滿滿的期待走進店裡,偶然發現居然是某評上的銀冠好店。

古色古香的漁鄉碼頭風情籠罩著整個餐店,走進中式裝潢的內廳,一股典雅的江南韻味隨即來襲。早就聽聞錫幫菜味道偏甜偏清淡,濃中帶甜,鮮香酥爛。今日吃道一道名為太湖激浪魚的口感,正是如此。魚肉新鮮細膩,湯汁濃稠可口,泡飯甚佳。

人們常說來無錫,如果沒有吃過」太湖三白「那就根本不算來過無錫。由此可見,來無錫必吃的美食就是「太湖三白」,作為資深吃貨自然早已點上。太湖三白,指的是銀魚、白蝦、白緦魚。

銀魚個頭很小,在貴州地區多用來油炸,作為風情小吃。而錫幫菜的廚師則偏愛將細小而潔白的銀魚和著雞蛋一起烹製,燒出一道鹹淡適中,嫩滑爽口的銀魚燉蛋。

太湖白蝦的個頭也極小,蝦的頭部有一根很長的鬍鬚。在錫幫菜中白蝦的烹製大多都很清淡,絕對不會出現鹽焗、熗炒,為了保持太湖白蝦的鮮美口感,多以鹽水白焯為主,在搭配鮮美的醬汁蘸碟。吃太湖白蝦有一個竅門,就是直接拎著白蝦的鬍鬚,一連串的拖進碗中,絕不會比你用小湯匙舀一瓢的少。當你破殼吃到裡面的蝦肉,鮮嫩Q彈的口感,令人拍案稱絕。

太湖白緦魚多用來清蒸,搭配當地特色的醬汁,味道清淡,口感爽滑,肉質鮮美。而且魚肉和魚刺輕輕一撥就分開了。吃魚肉的時候要細嚼慢咽,以防細小的魚刺掐喉。

除了太湖三白,這家私房菜還有三道招牌菜也值得一吃。第一道就是排名第一的無錫排骨,錫幫菜中的排骨做法與糖醋排骨相似,以糖和醋作為輔料,慢火熬製收汁,濃鬱的糖色浸染了排骨,不僅色澤誘人,味道更是香甜可口,老少鹹宜。

對於喜歡吃魚的人來講,到這家店吃飯尤為幸福。除了激浪魚、白緦魚,這家店還有一道椒鹽太湖旁皮魚也備受食客喜愛。魚的個頭不大不小,正適合香煎油炸至金黃,在灑上一點點椒鹽,就可以出鍋了。吃這道菜,一定要趁熱吃,酥香的口感,才能在味蕾中迴旋。

無錫人的早餐,多會選擇皮薄汁多的小籠包。雖然現在上晚飯時分,也忍不住想嘗一嘗無錫小籠包的味道。與其他地方小籠包區別最大的皮薄汁多,結合了燒麥與灌湯包的特點。先喝湯,在和著皮一起吃餡兒,美味極了。

你覺得無錫的錫幫菜,那家最正宗呢

相關焦點

  • 「太湖三白」之銀魚
    在太湖三白中,關乎銀魚的傳說最久遠,往上可追溯至吳越春秋。在《爾雅翼》中,銀魚又被稱為「王餘」,即吳王所餘之意。
  • 太湖三白為什麼無法長途運輸?
    太湖位於江蘇,素來有三白之鮮:白魚、銀魚和白蝦。太湖周邊是蘇州、無錫、常州和湖州市。依靠漕運,這些水鄉號稱「蘇湖熟,天下足」,尤其近幾年轉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成為極為富庶之地。明朝時,太祖朱元璋為防止太湖地區抱團,將其分成浙江和江蘇。於是這極具江南人的特性更加精緻,日子過得越發的精細,對美食也更加看重。初秋的太湖,藏著最極致的鮮。太湖開漁季從每年的九月初到來年二月,持續五個月。此後的七個月都是封湖禁漁時節。
  • 「太湖三白」,沿湖現代漁業園來生產
    10月1日起,太湖水域收回漁業生產捕撈權,停止捕撈作業,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從此告別幾十年的捕撈生涯。退捕前,最後一批野生白魚、白蝦銷售一空,太湖花鰱、白鰱也成了搶手貨。
  • 太湖十年禁捕?還能吃到太湖三白嗎?省太湖漁管辦回應
    /a/20200918/d7e297d6bc4545109a2e131dbfbc9cbb.shtml   日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第12號公告顯示,從2020年10月1日起,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
  • 江浙上海周邊旅遊的朋友,蘇州太湖夕陽美景和太湖農家樂不容錯過
    江浙滬來蘇州太湖旅遊的朋友,夕陽美景和太湖美食不容錯過。傍晚的太湖邊等待日落了5點左右紅彤彤的太陽開始下沉湖面籠罩一層霞光頗有「沙鷗翔集,錦鱗遊泳」的神韻03尋一家好評農家樂吃頓地道的太湖美食吃頓不時不食的正宗蘇幫菜遵循有機養生、精選當地特色食材等菜的間隙,還可以欣賞下太湖的暮色哦而等到所有的菜全部上齊
  • 蘇州東山農家樂包吃住有哪些太湖美景和太湖美食,避暑來東山旅遊
    蘇州東山靠太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那麼【一起走農家樂平臺】給大家介紹一下,太湖東山美景和美食。現在正值夏季,江浙滬來太湖邊旅遊度假避暑的人還是蠻多的。那麼東山農家樂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第一、太湖邊,湖風習習,傍晚微涼。看看落日,夕陽餘暉。第二、農家樂提供包吃住服務,有太湖三白等湖鮮,品嘗新鮮的時蔬。第三、不用:買菜+洗菜+做飯+洗碗。只有:打打牌+唱唱歌+吃吃飯+聊聊天+喝喝酒,舒服自在啊。
  • 在太湖邊吃 - 澎湃新聞
    雖說黿頭渚是太湖最精華集萃的賞玩處,就像郭沫若所提:「太湖佳絕處 , 畢竟在黿頭」。但問題是,從景區大門走到黿頭處,步行幾乎要一小時。當然,也可以在進門後選擇坐電瓶觀光車,每人單程一站20元,往返30元,能從大門直接坐車太湖邊,也就是景區最核心的部分。可惜我一開始沒搞明白這些,選擇了步行,結果走了半天連太湖的影子都沒看到。
  • 太湖人盡皆知,但你知道太湖第一名勝嗎?秋色湖光,人少景美
    說到太湖風光,當然得提起無錫,而到了無錫,不去黿頭渚,就等於沒來過無錫。黿頭渚是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有巨石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精粹所在,向來有「太湖第一名勝」的美譽,郭沫若曾贊:「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抽一個周末,去看看秋天的黿頭渚。
  • 【小麥粥推薦】濱湖區十大創新菜
    這道菜在無錫的一些老菜譜中,又稱豆腐圓。錫幫菜中失傳了好多年。這道菜的裝盤也很講究,但絕不繁瑣。用了羊肚菌菇做配菜,高湯清澈,滋味厚實,在豆腐圓中,又隱藏了秋天當季的蟹粉和胱油。看似簡單,細嘗之外,驚喜萬分!
  • 2021年南太湖最美旅遊日曆出爐!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最美的南太湖!
    2021年南太湖最美旅遊日曆出爐!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最美的南太湖!如果說,太湖之美,美在太湖水,那麼弁山之壯,壯就壯在弁山雲。當太湖蒸騰的水汽化作雲霧,升向天空,便會主動向弁山圍繞,若隱若現的弁山,就顯得高不可測,深奧朦朧。三月·邱城遺址公園
  • 一道太湖大銀魚的燒法
    今天分享給友友們,一道太湖大銀魚的燒法。銀魚燒蛋,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是只快手菜,幾分鐘就能搞定。下酒、吃飯都是很好的伴侶哦!食材:大銀魚,洗好瀝乾水。輔料,雞蛋、薑片、小蔥結、小蔥末。銀魚是我家鄉無錫太湖的三白之一,它味美沒魚刺,營養豐富老幼佳宜,是一道真真的美味佳餚。
  • 鏡頭裡不同角度的太湖,也太美了
    夕陽西下,微微的紅色光芒灑在太湖上,整個湖面波光粼粼,微風拂過無際的湖面,像是有無數個小生命在跳躍、舞蹈。湖周圍有密密叢叢的蘆葦,不時傳出一陣陣野鴨的叫聲,這是大自然的聲音望著美麗的太湖景,腦海裡突然想起一首歌,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空閒的時候來太湖邊上走走吧。
  • 在太湖湖畔喚醒吃貨的味蕾
    作為旅遊最活躍的因子之一,美食,也是遊客感受一座城市最直接最親近的方式。尋味美食,是慢遊吳江的必修課。一家古樸的店鋪、一碗簡單的吃食、一杯清潤的茶是很多遊客記憶深處關於江南水鄉最純正的味道。吳江的鄉土美食,名氣響、「老字號」多。
  • 解讀江南韻味,來無錫品一品最地道的江南小吃!
    無錫有「太湖明珠」之稱,泛舟太湖的一件非常有意境的事,如果泛舟太湖時,還能品嘗到無錫的美味佳餚,那就更完美了,那麼無錫美食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品嘗的呢? 4.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緦魚號稱太湖三白,為了達到最新鮮的效果,最適合在水邊或船上烹製太湖三白。
  • 太湖隧道轉為「湖中島」施工
    施工便道不見了,太湖上多了一座「湖中島」太湖隧道是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省交通工程建設局蘇錫常指揮部總指揮夏文俊介紹,太湖隧道採用兩孔一管廊形式建造。兩側行車孔單孔淨寬17.45米、淨高7.25米,中間為管廊。目前分為兩個標段建設,馬山段由中交三航局負責,南泉段為中鐵四局建設。
  • 「大寒」天養生,看南太湖銀魚乾的!
    說到養生,最值得說的還是飲食。南太湖的飲食可謂品類眾多,且都以美味和營養出眾。其中南太湖的湖鮮可算首屈一指。那麼「大寒」日可否吃到地道的南太湖湖鮮呢?  對於勤勞聰慧的南太湖漁民,保鮮絕對不是問題。在長期的保存魚貨的生產實踐中,他們創製了多種風味特色魚乾的醃製方法,因此也使南太湖魚乾成為特色水產品之一。
  • 太湖仙島俗稱烏龜山,是黿頭渚景區內一組湖中小島
    無錫,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3年底,赴無錫一行。來無錫必遊太湖,遊太湖必遊黿頭渚,黿頭渚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5A景區,門票105元。
  • 魚米之鄉太湖之濱
    自古以來,太湖之濱,山清水秀,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魚米之鄉,這裡的食物也豐富多彩,適合喜歡美食的人來這裡。秋天,來到位於太湖之濱的無錫,我的朋友說:「帶你們吃頓特色的」。於是一尺氣到了太湖邊的一座山上。這個地方相對僻靜,我看了一下位置,發現九龍灣花卉主題酒店是一個集餐飲和酒店於一體的度假勝地。
  • 最為「袖珍」的太湖小島面積不足2平方公裡,而清代則有615戶人家
    談到「太湖」,眾所周知,它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其沿岸的古鎮、古村、古島等歷史人文景觀更是數不勝數,猶如一顆顆裝點著太湖風光的明珠,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風景。
  • 這個蘇州的小地方,怎麼靠土菜打贏了蘇幫菜?
    震澤家宴,蓋過了蘇幫菜的風頭「杭州不斷筍,蘇州不斷菜」,蘇州人嗜吃,從來也不是什麼秘密。到蘇州,當地人講「要嘗嘗蘇幫菜來」。不過在震澤鎮,蘇幫菜已不算稀奇,真正新鮮的,是這個時節的家宴。得地理之便,當地的物產豐富,隨四時的流轉,食材也在變化之中擁有獨特的豐饒:春季的塘鯉魚、螺螄、馬蘭頭、香椿;立夏的蠶豆、鱸魚、太湖白蝦;秋季的桂花、菱角、鰻魚;冬季的胎羊肉、醬蹄髈、香青菜……地道的食材搭配造就了水鄉周邊的各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