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為人處事時,不可透支「人情」 應把握時機,自我約束
在當今時代,如果你想真正取得優異的成績,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實現。無論是生活還是職業規劃,都需要朋友的幫助。藉助別人的力量加上引導和推薦,你才能真正找到正確的方向,走上徵途。
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別人的幫助,即使世界很大,也很難有合適的生存方式。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別人為什麼要幫你?其實有兩個答案:第一是人情,第二是你有價值。只有你有價值,人脈廣,你的人生才會走得更穩更好。
但是,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的,它們是連續的,或者說你的人生需要遇到很多事情。如果每次都需要用親人朋友來處理這件事,那麼如果有一天你的人情透支了,可能就很難回頭了,甚至會失去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和人脈。
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本是一切都要適度。
當你向朋友尋求幫助時,你必須先看看你和你的朋友之間的相互感情,然後再決定是否向他尋求幫助。
如果關係一般,有一些小問題是他可以解決的。最好不要用這種關係。還不如把人情用在刀刃上萬不得已,儘量少找別人幫忙,免得提前用完人情,再找他幫忙就很難了。
而且每次找他幫忙,一定要記得幫他一個忙。比如你找別人幫忙,一定要記得請別人吃飯或者給別人準備點東西。否則你們的友誼會更深,幾次之後很容易失去這種信任。這份人情債會抵押在那裡,總會讓你受不了。
有這麼一件事:一個人經營一本雜誌,但是財力不雄厚,公司人少。他需要一些作品放入雜誌,於是開始用人情邀請一些作家的稿件,他希望無條件的邀請他們,也就是免費。
因為和一些作家關係不錯,很多作家一開始都給他面子,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那些作家真的受不了了。其中一位作家對他說:「我們曾經是朋友,所以幫你寫過幾次,但你不應該總是採取這種狀態。不是你的錯,而是你透支了你的人情,對你很不好。」
透支人的感情沒有不好的結果也是這樣的道理,但對自己絕對沒有好處,因為一旦你完全透支了人群,就意味著你們的情份破裂,你們的緣分消失。以後你再遇到問題,他只會躲著你。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問題,很容易去找同學、親戚求助,你會發現自己會逐漸成為一個被忽視的人。即使你有問題,別人也不會伸出援手。所以,只有事先適度把握「人情」,才能給自己的未來留下好的空間。
在我們中國,情分從古至今都是我們最看中的傳統禮儀,並將此著書流傳至今!而歷史上的偉人更是懂得如何利用人脈來成就大業,
在古書中《易經》有這麼一句話:六四:艮其身,無咎。
這當中「艮」的意思是止息、歇息、引申為保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引退保身,沒有災禍。引退保身,就是說人的注意力應該全部集中在自身安危上面。那這個數字「六四」指的就是腰以上的身體部位。六四又屬於陰爻陰位得正,表示停止在應當停止的場所,能夠自我控制。簡單來說,這句話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要把握好時機,能夠自我約束,做到適可而止。這點放在人情上,我認為很適用。
關於人情,很多朋友會說,「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欠人情,因為人情太難還了。」但是,免不了有用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人情就顯得很重要了。
其實,除了受贈者過度透支人情,還有施恩者過度透支。就比方說,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自己有恩於別人了,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但是往往適得其反,非但沒有增長人情值,還會遭人嫉恨。
社會學家霍曼斯曾經提出一個「社會交換理論」,他指出:「任何人際交往,其本質上就是公平交換。只有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係才能和諧。」所謂和諧就是「不越界」,也就是剛開始和大家說的《易經》當中的「六四」,能夠及時約束自己,及時引退保身。不能過度透支別人給我們的饋贈,或者說自己給別人的幫助。
大多數人眼中,《易經》是一部算卦佔卜的書,不過這本書的作用可並沒有那麼簡單,對於中華文化之精華,他可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指導人生的巨作。這本書上知天文下至地理,蘊含了人情世故以及有古至今的真理。
《易經》是中國古來最具智慧的玄學經典,「六經之首,大道之源」,高深莫測,蘊含著人間的至理,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臨終前告誡:「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
曾仕強說:「你越早讀《易經》,受用的時間就會越長。」人生困惑時,讀讀《易經》,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人這一生真的都應該好好讀一讀《易經》,感受一些其中的大智慧,會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很多朋友在讀《易經》的時候抱怨文言文的晦澀難懂,所以在這推薦大家讀這本《圖解易經》。
這本書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對那些難懂的卦辭都用了白話文詳細的翻譯了。
裡面還有注釋和插圖,結合實際例子,分析問題將那些抽象道理變得通俗易懂,從中領略到許多古人的智慧。
這樣充滿智慧的書籍一套才99.9元,兩包煙錢就能讓我們學到受益終生的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寫在最後
如果你總是困惑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找不到答案,那麼你需要把這本書抱回家讀一讀了,因為它會給你想要的期待,也能給你解疑答惑!
願你:保持善良,活出鋒芒!
文|結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那個總是善良的你,現在還在被欺負麼?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