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一共衝擊世界盃12次,除第一次建國初期,年代久遠,經驗教訓沒有什麼借鑑外,92年米盧帶領闖入韓日世界盃除外,20年還在進行中。其他9次值得好好總結一下,為國足未來的提供些借鑑。92年米盧帶領的韓日世界盃除外。
從組織, 戰術 ,教練, 球員實力,外部環境五個要素來分析,每次國足衝擊世界盃的失敗,找出兩個影響因素,最後,匯總顯示那個幾個因素是最大的原因。
其中,組織包括:後勤,情報獲取,戰略安排等球隊的外部工作。
戰術:陣容,打法。教練:人員調配,臨場指揮等。球員:技戰術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執行能力。外部環境:輿論壓力,球迷幹預等外部因素。
從組織, 戰術 ,教練, 球員實力,外部環境五個要素來分析,每次國足衝擊世界盃的失敗,找出兩個影響因素,最後,匯總顯示那個幾個因素是最大的原因。
其中,組織包括:後勤,情報獲取,戰略安排等球隊的外部工作。
戰術:陣容,打法。教練:人員調配,臨場指揮等。球員:技戰術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執行能力。外部環境:輿論壓力,球迷幹預等外部因素。
No2 85 曾雪麟 著名的 5.19事件。小組賽,打平香港就可以出線的情況下,人為提出不贏3球就算輸。大舉進攻,失當戰術,留下一宗慘案。 敗因:1 組織 違背足球規律,提出不合理的戰術要求。2 外部環境 輿論和球迷盲目樂觀,不成熟。
NO3 高豐文 5.19 的教訓徹底改變中國足球,國足走向戰術保守,提倡身體,力量之路。儘管進軍奧運會,還被評價最沒進取心的球隊。在義大利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一味強調防守,導致在阿聯,卡達比賽,出現 兩個黑色三分鐘。而這兩場比賽,戰成平局,國足都可以出線。 敗因:1 戰術 打法保守。2 教練 臨場應變不足。
No4 國門初開,國足迎來大眾推薦的首個外教施拉普納 。結果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客場,兵敗伊爾比德,接連輸給葉門,伊拉克,而淘汰。敗因:1 組織 盲目崇外。2 教練 能力有限
No5 98法國世界盃十強賽,大連金州,在中國男足2:0領先的情況下,被伊朗強力翻盤。對陣卡達一球領先,因李鐵幾次出球失誤,球迷一片「換李鐵」,的吶喊, 戚務生在30分鐘換下李鐵,國足缺少後衛前的屏障,導致後來輸球。本還還有出現的可能,國足卻在客場大沙特,提出保平戰略,失去了出線的最後一次機會。保守1 外部環境 幹擾球隊的正常戰術安排。2 組織 安排不合理的取分計劃,變通能力不足。
No6 06年德國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第二階段小組賽,國足和科威特主場勝,客場負,導致最後雙方比拼勝負球。在和香港隊比賽中,因通訊不暢,不掌握對手最後情報而失利。1教練 對客場困難估計不足,客場輸球。2 組織 組織不利,後因與前方溝通不暢,輸掉小分。
No7 10年南非世界盃,為給給08奧運讓路,國足備戰一直以國奧隊為主。世界盃預選賽成了,國奧的練兵場,教練採取雙外教。小組賽,六戰積分墊底,沒能晉級。1組織 混亂,放棄世界盃,為奧運讓路。2 實力:球員的實力不足。
No8 14年巴西世界盃預選賽,卡馬喬換下高洪波,小組賽遭遇伊拉克雙殺,又負阿聯。小組第三,無緣十強賽。1球員 實力不足。2教練 欠缺臨場指揮能力,應變能力。
No9 18年俄羅斯世界盃,在亞洲各方的幫助下,高洪波帶領國足驚險進入12強。12強比賽,高洪波四輪不勝,被裡皮取代,裡皮後六場取得3 勝 2 平 1 負的戰績,還是失去出線資格。從土教練的四輪1分,到洋教頭的六輪11分,高下立判。1 教練能力不足. 2 戰術:球員使用不當,戰術安排不合理。
最後的統計結果如下表:
國足衝擊世界盃敗因分析圖表
表中可以看出:組織和教練問題佔突出位置,各八次,球員實力佔5次,外部環境和戰術各佔兩次。
一 足球管理佔比較大,尤其土教練執教時期,問題比較突出。
蘇永舜時期的賽程安排,休整;曽雪麟的現場指導;戚務生的搶分計劃;施拉普納的任用;奧運戰略的戰略放棄;阿里漢時期的情報獲得。都直接導致了,衝擊世界盃的失敗。
二 教練的任用也是個很大問題。自蘇永舜,曾雪麟之後,國產教練基本不具備完成任務的能力。519之後,中國足球開始走上一條輕技術,注重身體條件,強調對抗的歧路。戰術保守,落後。進一步和亞洲足球拉開距離。洋教練的選用,對足球認識不足,沒有統一的標準,完全憑主觀意願,也走了一段彎路。
三 519之後,由於過於強調身體素質,造成球員的技術能力下降。中場很少有亞洲級別的技術流球員。缺少技術的結果,造成對抗能力也下降,中國足球的地位降到亞洲二流,甚至三流。
四 戰術偏於保守。足球是攻守平衡的運動,失於進攻,就等於消弱了防守。足球爭奪的重點在中場,沒有了中場,進攻,攻不上去;防守,也守不住。中國足球的落後,是足球理念的落後。
五 外部環境居然在失敗原因佔了兩次,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輿論的鼓譟,和球迷的無理幹預,對國足也造成了莫大的傷害。
中國足球有很多次距離世界盃或附加賽,只是一步之遙。並非遙不可及,但窗戶紙總是捅不破,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是不到位。
中國足球沒有女排那種捨我其誰,唯我獨尊的霸氣和底蘊。丁霞說的好:「在看不到希望,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放棄努力的精神,這是女排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而中國足球習慣失敗的結果,變得麻木不仁,不思進取,進而習慣性崩盤。套用葛大爺一句話: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中國足球沒了精氣神,缺了血性。
如果能統一認識,在堅持一下,挺過黑色三分鐘;如果能把握當下,打好每一場比賽;如果嚴格要求自己,減少一次誤判,失誤。或許就改變了中國足球的歷史。成功就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小結:中國足球還落後在組織架構中,在這個架構中打圈圈,沒有取得進展。戰略上的偏差,造成足球理念落後,也形成了對教練選用的好惡。這是世界盃失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