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擔心耳朵掏不乾淨?bebird可視採耳棒讓耳垢一覽無餘

2021-01-14 折翼的角馬

掏耳朵是一件既簡單又麻煩的事情,由於看不到耳朵內部,掏耳朵的時候只能請別人幫忙,或者自己用刮耳勺進行盲掏,很難真正的將耳朵掏乾淨。有幸可以體驗一款bebird機械臂可視採耳棒Note3,試試其性能如何。

包裝盒是白色的簡約風格,正面的渲染圖基本上就是這款採耳棒的大致樣貌。將包裝盒打開之後,可以發現除了採耳棒之外,還有耳勺、微觀鏡頭罩、酒精棉籤、小刷子、快充數據線等,目前有星耀藍和皓月白兩種顏色。

要想看清耳內世界,對內窺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bebird採用1000萬的高清內窺鏡,讓視場角達到了75度,鏡頭景深在12-30mm之間,鏡頭焦距達到了14mm。讓整個耳道變得一覽無餘,清晰可見。

採耳棒的另一個創新點就是一機多能,將刮耳勺套上耳勺頭,可以舒暢的給自己採耳;有一些耳垢是比較堅硬的附著在耳壁上,更適合用鑷子夾出來,通過手機軟體可以輕鬆的控制採耳鑷進行開合動作,非常方便。

採耳鑷的設計採用電動微型機械臂設計,通過點機控制讓採耳鑷的張合力度達到了150克力,開合角度為10.2度,準確度在0.05mm左右,還是非常精確的,基本上可以可以搞定常見的各種耳道異物。

除了能夠看清耳內情況,視頻數據也需要能夠穩定又快速的傳輸到手機中。bebird機械臂可視採耳棒內置了一顆高端WIFI晶片,使圖像的傳輸速率達到了20fps、工作頻率達到了2.4GHZ,低延遲優化50%,充分保證了視頻畫面的高效和流暢。

續航方面,小小的採耳棒內部有一顆300mAh容量的鋰電池,充滿電可以使用60天左右。同時為了提高使用效率,設計師將磁吸充電底座、固定和收納進行了三合一設計,正插可以進行快速充電,反插可以擺放採耳棒。

為了能夠充分考慮到不同人群的耳朵情況,解決油耳、幹耳、大塊耳垢等採耳難題,bebird採耳棒隨機附贈了4套經典彈性耳勺、4套採掏特種耳勺、4套取頸環形耳勺,每一套耳勺分成不同的顏色,方便家人分開使用。

使用操作方面也非常簡單,由於採用了磁感應智能開關技術,開蓋拿出採耳棒就自動開機;WIFI首次開啟之後,再次使用時,開機就會自動連接手機。為了防止過熱,其採用的無感智能溫控技術可以讓耳鏡保持在25℃左右,機身掌心溫度不高於32℃。

在機身設計和手感方面也非常不錯,機身的精密防滑紋設計可以讓握感舒適,避免手滑誤傷耳朵;耳鏡搭配5個冷光照明LED燈,將耳內情況充分照亮。總體來說,這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採耳棒,值得入手。

相關焦點

  • 盲採耳要不得,可掏可夾的可視採耳棒,bebird Note3體驗
    其中採耳居首,採耳即為掏耳朵,古來有之!就是把耳屎挖出來、清潔耳道,提高聽力,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還可獲得享受與放鬆!採耳是大江南北、大人小孩兒都會的一項活動。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起眼的「掏耳朵」已經被做成了產業,那麼你的採耳裝備是否升級了呢?還在用手指、火柴、金屬耳勺嗎?
  • bebird Note3採耳棒開啟眾籌 讓你的耳朵享受智能掏耳
    【宅秘新聞】掏耳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特別舒爽的事情,但也蘊藏著不小的風險,如果不小心傷害了耳朵內部的結構,可能會造成我們聽力受損。近日,小米有品新上線了一款眾籌產品——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它能幫助我們在掏耳時減少對耳朵的傷害。
  • 掏耳朵還能讓人上癮,網友說:只怪它可視操作太容易了
    前言:傳統的掏耳朵要麼是棉籤,要麼就是鐵質的挖耳勺,耳朵癢了就用它們盲掏鼓搗一下,至於有沒有掏乾淨就不得而知了,而今天筆者體驗的一款挖耳勺就非常有意思了,它可以用上帝視角看清耳朵內部輪廓與汙垢,說簡單點就是挖耳勺設計了一個攝像頭,自己掏耳朵時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並且可視操作下,耳朵裡面掏的也非常乾淨和舒適
  • 年輕人的微型機械臂,蜂鳥Note3採耳棒體驗
    起源於民間,但發揚於宮廷,不同於民間的掏耳朵工具簡單,一個挖耳勺就是全部,皇室宮廷的採耳除了有專業的掏耳朵工具、專業的操作手法還有技術高超的掏耳朵師傅。採耳師傅利用各種採耳工具對耳洞內外進行刺激,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獲得享受與放鬆,它除了有清潔耳洞的功能外,還能起到減壓和享樂作用。發展至今,也只有部分城市(北京、重慶等)和部分老人才了解專業採耳。
  •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嚴重了會受傷!蜂鳥掏耳勺給你新的安全
    棉籤掏耳朵雖然方便,但是它的頭部又大又圓,沒有辦法將耳朵裡面的汙垢掏乾淨還會引起堵塞等其他不良反應。所以害怕上述情況的發生,醫生強烈建議拒絕使用棉籤一類的東西來掏耳朵,以免給耳部造成破壞,加重耳朵的負擔。
  • 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火爆上線眾籌,6軸陀螺儀,非凡性價比!
    高高興興上班來,開開心心回家去,近日,我們發現上新了一款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火爆上線開啟眾籌!據官方資料介紹顯示,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這回主打:1000W高清內窺鏡,6軸陀螺儀,非凡性價比,帶給全家人驚喜的智能採耳享受!眾籌期間199起,該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還具有以下特點,可以—機多能,採鑷兩用。
  • 把「技師」帶回家,次次都能讓耳朵爽到高潮!
    無論你是在理髮店、成都的街頭做一個專業的採耳,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是直達靈魂深處的快感,飄飄欲仙。在知乎上,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深刻的體會。很多人不喜歡掏耳朵,主要是因為自己找不到感覺,也掏不出來,讓別人(非專業)掏耳又有點不放心,久而久之,耳朵裡面的而是越積越多。
  • 掏耳朵竟然有黑科技,隨時體驗專業採耳
    「掏耳朵」,也稱為「採耳」。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採耳工具越來越多,技術也在不斷的革新,為科學掏耳朵、杜絕盲掏提供了保障。下面要介紹的這款蜂鳥智能可視採耳棒,由韓國著名影星Lee elin代言、CPIC承保,利用科學手段來解決日常採耳問題,安全、舒適、省心。
  • 別再用傳統挖耳勺了,可視智能挖耳棒,網友:分分鐘顱內高潮
    就拿掏耳朵這件小事情來說,小編發現新一代的採耳棒非常的人性化和便捷,讓人瞠目結舌。這是型號為M9 PRO的bebird 蜂鳥採智能可視採耳棒。在使用時非常的方便。你只需要先將耳勺頭扣在前端。接下來,在下載好的APP「蜂鳥採耳上」,選擇智能採耳棒M9,用WIFI連接就可以啦。
  • 青島一美女耳朵裡"長毛" 原是採耳採出真菌感染
    原標題:美女耳朵裡「長毛」了,原來是採耳採出真菌感染半島記者 王鑫鑫小美(化名)最近耳朵嗡嗡響,總是癢,還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耳鼻喉科,醫生為小美檢查後不禁感嘆問道:採耳去了吧?又來一例真菌感染!
  • 京東眾籌可視挖耳勺,200萬攝像頭,3軸陀螺儀,在家體驗採耳樂趣
    其實這是一款智能可視採耳棒,是專門為採耳而發明設計的。這款產品曾在某網站進行了眾籌,短短幾天就超過了預計眾籌金額的7倍之多。這款產品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並看看它是如何直播自己的耳道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產品?現在很多的理髮店都會給顧客提供採耳服務,也就是掏耳朵。如果你去過成都,你可能也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體驗過採耳。
  • 採耳合作耳目初想養生採耳技術已經純熟了
    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之事:洗澡、捏腳、掏耳朵。掏耳朵古時雅稱「採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枝奇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採耳無論在技術延深方面,還是在興起領域方面,都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尤其是在明末清初時,採耳開始流入民間,並融入到了傳統理髮行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亦不被湮沒,得到了保存與發展。
  • 你真以為寶寶耳朵不能掏?有孩子因此做了全麻手術
    因為豆豆不配合,加上耳垢硬的像「水泥」,而且兒童耳道本身就比較狹窄,必須高度配合才能進行精密操作。最後,豆豆只能在全麻的狀況下,用耳內鏡完成了清理,醫生表示:這個工程量很大,就像是掏下水道一樣才把耳屎全掏乾淨。」家長也沒想到,一個耳屎竟讓孩子經歷了一場全麻手術。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5歲寶寶耳屎堵成水泥,一碰就哭!
    醫生診斷,孩子的耳朵已經發炎比較嚴重了,並且耳屎聚集得太多,耳屎堵住了整個耳道甚至到了耳膜,必須要把耳屎掏出來才能繼續治療炎症。醫生剛拿出工具,才伸進孩子耳朵裡碰了一下,孩子就疼得哇哇大叫。因為耳朵裡的耳垢常年不清理,已經硬得像水泥一樣。
  • 還把專業採耳定義為掏耳朵嗎?
    一說到採耳,總會有人說,採耳,顧名思義就是掏耳朵嘛。那你可大錯特錯了!掏耳朵,人人都可以掏,可採耳,是只有專業的採耳師才能操作的。專業的採耳師要經過正規、系統的培訓,通過不斷的實操合格之後,才能上崗就業。
  • 教你正確掏耳垢的方法,現在知道還不晚,快來了解下吧
    小編每天堅持更新深度原創生活小技巧,只為給生活中的你增加一點小樂趣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生活小妙招,每天學點生活小妙招,讓生活多姿多彩,很多人會習慣性地掏耳朵,並且喜歡用棉花棒來掏耳朵,其實這個方法對耳朵傷害很大因為用棉花棒或其他異物,可能會把你的耳垢推入耳朵深處,造成聽力下降,甚至損壞耳膜。
  • 300萬高清內窺鏡,伸進耳朵裡,誰說體驗顱內高潮就見不得人了
    不過大多數人如今在"快節奏"的影響下很少有時間去專門做這件事,因此,大多數人還是願意自己用棉棒或是掏耳勺解決,因此,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掏耳勺是最常用的,也是耳鼻喉醫生最推薦的的工具,不過由於缺乏可視性,並且大眾對耳部構造了解甚少,用力也不好把握,因此經常會出現損傷耳部皮膚的情況,甚至損壞耳膜者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