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ird Note3採耳棒開啟眾籌 讓你的耳朵享受智能掏耳

2020-12-23 騰訊網

【宅秘新聞】掏耳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特別舒爽的事情,但也蘊藏著不小的風險,如果不小心傷害了耳朵內部的結構,可能會造成我們聽力受損。近日,小米有品新上線了一款眾籌產品——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它能幫助我們在掏耳時減少對耳朵的傷害。

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

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搭載了1000萬高精內窺鏡,擁有75°視場角、12-30mm鏡頭景深和14mm鏡頭焦距,能讓我們真正看清耳內的微觀世界,拒絕盲掏傷害。它還搭載了高端定製晶片,圖像傳輸速率低至30fps,工作頻率為2.40GHz,低延遲優化50%。搭配可視化App,讓我們能及時看到耳內的高清畫面,掏耳時更安心。

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

bebird Note3採耳棒有可視採耳勺和可視採耳鑷兩種採耳模式。開啟可視採耳鑷後,即可在不觸碰稚嫩耳壁的情況下鑷走耳內異物。它套上耳勺頭便能暢爽採耳,掏出大塊耳垢。

它擁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採耳勺。經典彈性耳勺能流暢掏耳並且不傷害到耳朵;採掏特種耳勺能深入內耳清潔耳垢,挖掘隱藏的死角;曲頸環形耳勺的曲度更高,專業去溼耳、除頑固耳垢。

此外,bebird Note3採耳棒有星耀藍和皓月白兩種配色,售價199元。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的微型機械臂,蜂鳥Note3採耳棒體驗
    起源於民間,但發揚於宮廷,不同於民間的掏耳朵工具簡單,一個挖耳勺就是全部,皇室宮廷的採耳除了有專業的掏耳朵工具、專業的操作手法還有技術高超的掏耳朵師傅。採耳師傅利用各種採耳工具對耳洞內外進行刺激,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獲得享受與放鬆,它除了有清潔耳洞的功能外,還能起到減壓和享樂作用。發展至今,也只有部分城市(北京、重慶等)和部分老人才了解專業採耳。
  • 盲採耳要不得,可掏可夾的可視採耳棒,bebird Note3體驗
    其中採耳居首,採耳即為掏耳朵,古來有之!就是把耳屎挖出來、清潔耳道,提高聽力,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還可獲得享受與放鬆!採耳是大江南北、大人小孩兒都會的一項活動。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起眼的「掏耳朵」已經被做成了產業,那麼你的採耳裝備是否升級了呢?還在用手指、火柴、金屬耳勺嗎?
  • 還在擔心耳朵掏不乾淨?bebird可視採耳棒讓耳垢一覽無餘
    掏耳朵是一件既簡單又麻煩的事情,由於看不到耳朵內部,掏耳朵的時候只能請別人幫忙,或者自己用刮耳勺進行盲掏,很難真正的將耳朵掏乾淨。有幸可以體驗一款bebird機械臂可視採耳棒Note3,試試其性能如何。包裝盒是白色的簡約風格,正面的渲染圖基本上就是這款採耳棒的大致樣貌。
  • 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火爆上線眾籌,6軸陀螺儀,非凡性價比!
    高高興興上班來,開開心心回家去,近日,我們發現上新了一款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火爆上線開啟眾籌!據官方資料介紹顯示,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這回主打:1000W高清內窺鏡,6軸陀螺儀,非凡性價比,帶給全家人驚喜的智能採耳享受!眾籌期間199起,該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還具有以下特點,可以—機多能,採鑷兩用。
  • 把「技師」帶回家,次次都能讓耳朵爽到高潮!
    無論你是在理髮店、成都的街頭做一個專業的採耳,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就是直達靈魂深處的快感,飄飄欲仙。在知乎上,很多網友發表了自己深刻的體會。很多人不喜歡掏耳朵,主要是因為自己找不到感覺,也掏不出來,讓別人(非專業)掏耳又有點不放心,久而久之,耳朵裡面的而是越積越多。
  • 掏耳朵還能讓人上癮,網友說:只怪它可視操作太容易了
    從外觀上看,bebird智能可視採耳棒Note3給人的感覺是一隻鋼筆造型,只有脫下它的帽子才知道原來它是一個挖耳勺,看似體積不大,但是bebird智能可視採耳棒Note3機身內部包含了多種精密元器件,就連機身外部都貼心的設計了防滑紋路,其握感舒適,掏耳朵時安全性也提升不少。
  • 眾籌1150萬造「丁真級」機械棒,米粉:好帥
    這個數字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今年以來小編見到能跟丁真匹敵的,也只有前段時間在小米有品上的一次眾籌。小米有品上推出了一款「採耳神器」,商家眾籌1150萬造「丁真級」機械棒,火遍全國。不得不說,這根棒棒真的太帥了!這款bebird 智能可視採耳棒 X7 Pro,從外觀上來看,這款產品和其科技感的屬性完全契合。
  •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嚴重了會受傷!蜂鳥掏耳勺給你新的安全
    現在,小編經過上百種的測評,給大家帶來了一款安全舒適,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的bebird蜂鳥智能可視採耳棒,金屬外殼的包裝下,大小僅和鋼筆差不多,時尚簡潔大方,居家禮物首選!蜂鳥團隊與成都非物質文化遺傳人在三年的努力探討鑽研下,聯合打造出bebird蜂鳥智能可視採耳棒M9 Pro。
  • 300W內窺鏡,智能晶片,米粉們有福
    打開包裝看一下bebird智能可視採耳棒X7 Pro的本體,說實話,第一眼根本不會想到它是採耳棒,像是鋼筆或是其他神秘物件。這個外蓋採用磁吸的設計,開蓋合蓋會自動磁吸對位,而且上面還有防滑槽的設計,總的來看,不光科技感強,還十分有藝術感。既然是採耳棒,耳勺的設計自然是一大亮點。
  • 掏耳朵竟然有黑科技,隨時體驗專業採耳
    可以說採耳是一個膽大心細的活,畢竟耳朵內部結構比較複雜,並且也是人體最敏感最怕疼的一個部位,因此要想達到「身體像要被掏空的感覺」,採耳人的技術一定得過硬。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採耳工具越來越多,技術也在不斷的革新,為科學掏耳朵、杜絕盲掏提供了保障。下面要介紹的這款蜂鳥智能可視採耳棒,由韓國著名影星Lee elin代言、CPIC承保,利用科學手段來解決日常採耳問題,安全、舒適、省心。
  • 別再用傳統挖耳勺了,可視智能挖耳棒,網友:分分鐘顱內高潮
    科技讓我們享受上了更好的生活,可摺疊的桌子椅子,甚至還有可摺疊的沙發,質量也是完全不用擔心。我們不禁感嘆:世界真的帶來了太多的奇妙,生活總是讓我們眼前一亮。事實上,科技帶給我們的「感動」遠遠不止這些。從比較私人的角度上來說,科技也給每個人留足了空間。
  • 掏耳新體驗:看著自己的耳道掏耳屎,你試過嗎?
    記得小時候看港版的西遊記,當時我就很羨慕猴子耳朵裡的金箍棒,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大能小,是一件非凡的神兵利器,更主要的原因是這金箍棒是住在猴子耳朵裡的,每次我的耳朵裡癢需要掏耳屎的時候我就在想,猴子的耳朵裡肯定不會有耳屎吧,因為金箍棒那麼有靈性,應該會自己「打掃房間」的吧,於是我也想讓金箍棒住在我的耳朵裡
  • 非遺變身黑科技,讓你瞬間有飛的感覺
    泡澡、捏腳、採耳是是人生三大享受,在古代,採耳屬於上層社會的一種享受。如今甚至都成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很多人都熱衷於採耳,除了保持清潔健康外,我想還有個原因就是它實在是——太爽了!據統計,在美國,因為掏耳不當,每天會有34名左右的青少年導致耳朵受傷,最後不得不去醫院。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沒有選對掏耳工具,大部分人都是盲掏,一下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損害脆弱的鼓膜。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耳朵裡竟布滿密密麻麻的……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耳朵裡竟布滿密密麻麻的…… 2020-10-20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可怕一幕出現:耳朵裡布滿密密麻麻的…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最近,浙江海寧30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
  • 杭州60多歲大伯耳朵裡「長毛」了!醫生提醒:採耳動作可不能太兇猛
    很多人感覺到耳朵裡有東西時,習慣用挖耳勺或者棉籤挖一挖,有時還去採耳、洗耳鋪子,感覺掏過就會舒服很多。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說:「我們的耳道表皮上有一層保護膜,如果盲目掏耳朵,可能會弄破保護膜,當時覺得舒服,但可能造成細菌、真菌的入侵。」昨天,她就在接診一位因為採耳,導致耳朵「長毛」的大伯。前兩天,60多歲的章大伯(化名)睡覺時總感覺左耳裡面有東西滾來滾去,還咕嚕嚕響。
  • 採耳:一掏龍入海、二刮虎出淵、三顫似神仙,從巴蜀大地風靡全國
    採耳,俗稱「掏耳朵」,就是把耳屎挖出來、清潔耳道,提高聽力,是大江南北、大人小孩兒都會的一項活動。 據考證,「採耳」這種活動大約起源於明清時期,最初只有達官貴胄才能享受,被視作人生的一大享受。
  • 京東眾籌可視挖耳勺,200萬攝像頭,3軸陀螺儀,在家體驗採耳樂趣
    聞所未聞,手機還能直播自己的耳道,這款黑科技顛覆了我的認知如果你告訴別人你能看到自己的耳道內部,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你這個人在吹牛。但如今這個能力通過藉助科技真的可以實現了。我們自己就可以通過手機參觀自己的耳道內部。這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黑科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