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個耳屎還能掏到顱內高潮?非遺變身黑科技,讓你瞬間有飛的感覺

2020-12-14 直觀機械

泡澡、捏腳、採耳是是人生三大享受,在古代,採耳屬於上層社會的一種享受。如今甚至都成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麼很多人都熱衷於採耳,除了保持清潔健康外,我想還有個原因就是它實在是——太爽了!到底有多爽,我們看下體驗過的人是怎麼說的,如下圖:

這種爽是一種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是你的頭頸部被一種愉悅的痒痒感所包圍。更專業的詞叫做"顱內高潮",顱內高潮與低俗無關,採耳的爽來源於對觸覺、聽覺、視覺三覺刺激的疊加,它能有效調節你的情緒,帶給我們飄飄欲仙的愉悅感。

如今的很多理髮店都有採耳服務,如果去過成都,或許你在成都街頭也體驗過"採耳",那種醍醐灌頂的舒服,真是通透無比。

雖然採耳很舒服,但是如果用錯了工具或者自己盲掏,往往會使耳屎越掏越深,最終導致炎症發癢。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刺穿耳膜。據統計,在美國,因為掏耳不當,每天會有34名左右的青少年導致耳朵受傷,最後不得不去醫院。

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沒有選對掏耳工具,大部分人都是盲掏,一下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損害脆弱的鼓膜。

為了讓我們更安全舒適的採耳,蜂鳥團隊聯合成都採耳非物資文化遺傳人,打造了一款智能可視採耳棒,這款採耳棒可以在我們掏耳朵時清楚的看到耳朵的內部,邊看邊掏,快感如潮。

這款採耳器自帶一個內窺鏡,內窺鏡是醫用級標準,200萬像素,並且鏡頭可以防塵防霧。

搭配上專用的採耳APP,就可以連接手機和採耳棒了,連接後,可以在手機屏幕上看到你耳朵的內部情況,這樣就知道該掏哪裡就掏哪裡了。

這款神奇的掏耳棒推出以來,韓國、歐美大V、網紅都紛紛極力推薦並曬出自己的使用體驗。

自從去成都採過一次耳朵外,就沒忘記過那次心靈起飛的體驗。但現在還經常拿起羽毛,在耳邊輕輕打轉,放鬆耳周壓力。

抱著好奇的心態,同事要試試這款採耳器,他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尋寶之旅。

結果就是同事取出的耵聹塊大、構造清晰、保存度完好,連他自己都被震撼到了。

採耳棒共有12種耳勺,每種耳勺都有其用法。

如果對自己的操作十分自信,還可以使用APP自帶的拍照或錄像功能,把採耳過程錄下來。

其實除了採耳,蜂鳥採耳器還能做別的用途,例如皮膚檢查、口腔檢查、設備維修、寵物護理等。

還能滿足你的好奇心

作為時代科技發展的產物,智能採耳棒會帶給你全新的掏耳新體驗。這個可視掏耳神器真是一種用了就回不去的剛需。

相關焦點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說到生活上那些爽翻天的小癖好,小編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掏耳朵。 尤其是耳機戴久了感覺耳朵發癢,或者洗澡後耳朵進水的時候,把棉籤伸進耳道輕輕旋轉,那感覺真的太爽啦!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原來這麼多年都...
    這位名叫 Jasmine 的女性習慣每天用棉籤清潔耳朵,在一次清潔之後,她突然感到耳內一陣沉悶的疼痛,甚至聽不到她2個兒子的聲音,耳內甚至有褐色的分泌物排出。醫生給她進行了聽力測試,顯示她有中度耳聾。然後做了CT,結果顯示:她不僅被細菌感染,細菌還「吞噬」了她耳後的頭骨,出現了可怕的顱內感染。醫生告訴她必須做手術,不然有性命之憂!
  • 經常掏耳屎為何反把耳朵掏堵了?掏耳屎的注意事項,你了解多少
    提起耳屎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有著經常清潔耳屎的習慣,大家也都知道要耳朵出現了耳道耵聹栓塞的現象,那麼不僅人體的聽力會出現下降,還會出現耳悶耳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耳朵發炎,於是有的人就會養成定期掏耳屎的習慣。
  • 「耳屎」太多,一掏就疼?到醫院一查,發現是個「瘤」
    (新華社資料圖) 因為「耳屎」太多,象山市民王女士跑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竟然是外耳道膽脂瘤,並為此動了手術。 王女士有遊泳後掏耳朵的習慣。最近,她總感覺耳道裡有「耳屎」,一掏耳朵就疼,最後只得到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耳鼻喉科就診。 經診斷,王女士耳朵裡根本不是「耳屎」,而是外耳道膽脂瘤。在醫生建議下,她接受了全麻顯微鏡輔助下手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 掏耳屎竟導致孩子顱內感染!耳屎到底能不能掏?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
    所以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掏一掏。不僅自己掏,還要給孩子定時定期掏。可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拿棉籤、指甲等掏耳屎,真的安全嗎?掏耳屎的正確方式又是啥?本期,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薇醫生,看醫生怎麼說……1為啥說,耳屎是個好東西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 掏還是不掏,這個世紀難題有解了!
    張大爺就是這樣,患有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併冠心病,平時也沒其他愛好,在家閒著就掏耳朵。有一次,他洗澡後用棉籤掏耳朵,不幸掏出個壞死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了面癱和顱內感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好幾個大手術,才算是把命保住。最終,被掏的這隻耳朵,聽力永久喪失,面神經也犧牲掉了。代價這麼大嚇不嚇人!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掏耳朵了?不掏 不自在?
  • 掏耳新體驗:看著自己的耳道掏耳屎,你試過嗎?
    記得小時候看港版的西遊記,當時我就很羨慕猴子耳朵裡的金箍棒,不僅僅是因為它能大能小,是一件非凡的神兵利器,更主要的原因是這金箍棒是住在猴子耳朵裡的,每次我的耳朵裡癢需要掏耳屎的時候我就在想,猴子的耳朵裡肯定不會有耳屎吧,因為金箍棒那麼有靈性,應該會自己「打掃房間」的吧,於是我也想讓金箍棒住在我的耳朵裡
  • 掏耳屎竟然導致顱內感染?!嚇得我手裡的棉籤都掉了!
    耳屎還能夠擋住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昆蟲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3、保護耳膜。耳屎還會對傳入的聲波發揮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保護鼓膜不被強聲所震傷。4、驅蟲。有趣的是,通過對分泌油耳屎的人調查後發現,93%左右油耳朵的人同時存在狐臭。這是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於大汗腺類型,它們有同樣的決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謂是患難兄弟。與「油耳屎」相對的,就是「幹耳屎」,長得很像頭皮屑。
  • 你有掏耳屎習慣?停手!隨便掏耳屎嚴重會致命!
    有一種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觸電般的酥麻感讓人慾罷不能…很多人因此沉迷於掏耳朵不能自拔還覺得掏得越乾淨越好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但有人掏著掏著就出事了…78歲大伯常掏耳朵,臉突然麻了上周,在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門診
  • 把「技師」帶回家,次次都能讓耳朵爽到高潮!
    有去過成都的朋友,除了見過大熊貓,肯定還去過春熙路、錦裡和寬窄巷子,看到過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採耳。一般採耳一次費用在60元左右,時間在10分鐘以內,還有人專程打飛的來成都採耳,為的就是體驗這樣採耳的感覺。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耳朵癢,是由於耳內神經受刺激後,產生了癢的感覺。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耳朵癢,比如較多的蟎蟲寄生,發生過敏反應,耳內真菌感染以及溼疹,但是最常見的還是耳屎的沉積和刺激,讓我們忍不住想去掏一掏耳朵。另外,還有些人有掏耳朵的習慣,不掏耳朵就覺得耳朵發癢。
  • 耳屎能自動排出嗎?人需要掏耳屎嗎?敲黑板劃重點
    你喜歡掏耳朵嗎?閒來無事時,順手拿個東西來掏一掏耳朵,是很多人的習慣之舉,還有少部分人會去外面找專業人士(專業說法「採耳」)掏耳朵,但耳朵真的需要掏嗎?有哪些隱藏的危險與注意事項?一、「耳屎」的真相我們平常掏出來的「耳屎」,其實真正的大名叫做「耵聹」,是我們外耳道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乾燥之後就是我們俗稱的「耳屎」。因為名字帶個 「屎」,所以很多人覺得它沒有什麼用。但其實人家雖然也是「屎」字輩,卻是很有用的。
  • 耳屎不能掏?搓澡有害?戴耳機損傷聽力?
    突然,小天耳朵感覺好癢,立刻找了挖耳勺,痛痛快快的掏了一頓耳朵。之前,小天洗澡洗到一半,覺得身上皮膚能搓出一些泥垢,於是用專用的搓澡巾,舒舒服服地搓了一頓澡。晚上,為了不影響娃學習,小天有時會戴上耳機聽一些音樂,看一些視頻。這些情況大家可能也經常遇到。這三種行為是否影響健康呢?請聽小天來給您分享。耳屎不能掏?最好少掏,更不能掏乾淨!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經常掏可能會變聾?原來這麼多年都做錯了
    在人類所有的分泌物裡,耳屎是一個相當神奇的存在,每次耳屎掏出來的時候都會看一看再扔掉。據說掏耳朵最早發源於唐朝,是皇宮貴族放鬆娛樂的主要方式。歷經千年發展,這門技藝昌盛於「巴蜀」地區,是當地人民休閒的主要方式,到四川不喝茶等於白去。不採耳等於不會享受喝茶。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很多人肯定有過這情況,正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突然間感覺耳朵發癢難耐,如果不馬上用手掏一下,就覺得很難受。耳屎多了?難道耳朵裡鑽進去蟲子啦?……05過敏其實你的耳朵也會過敏,生活中有無數的過敏原,會引起人體出現過敏的可能,但每個人的過敏原都不一樣,有的在生活中很少見,比較常見如:海鮮、雞蛋、花粉、甲醛等,有的人甚至對水和大米過敏。當我們有過敏症狀時,有時也會引起外耳道瘙癢。
  • 一時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耳朵一直癢……
    "么兒,太陽出來了,外頭好熱huo哦,走,我們出去坐到曬太陽.""媽媽,太陽出來了硬是熱huo,我趴到你腿上都想睡著了.""正好,來我看哈你耳朵喃……哎呀,么兒你的耳朵頭有好大一坨耳屎喲,快點去把抽屜頭的挖耳瓢拿過來"以上對話熟不熟悉?親不親切?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寶寶需要定期「掏耳朵」嗎?處理耳屎的正確方法,父母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喜歡掏耳朵,覺得這樣非常舒適,但你會給孩子定期「掏耳朵」嗎?執筆:嬉武編輯:嬉武定稿:楠楠「掏耳朵」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現在的採耳,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而且還能輕鬆地就把耳朵裡的耳屎給清理的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