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屎竟然導致顱內感染?!嚇得我手裡的棉籤都掉了!

2020-12-27 紅網

每次路過這種店鋪我都會好奇,裡面到底是什麼神仙操作~

▲圖片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好奇的點在於,掏耳屎不就是一根棉籤的事嗎?為啥要花錢去受罪?

原來這平平無奇的耳屎還真大文章!

一、耳屎真的是屎嗎?

額~

嚴謹的來說,它不算是真正意義的屎,我們也可以叫它耵聹。

它是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混合了灰塵和皮屑等物質,成分複雜多樣,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類,角鯊烯和膽固醇。

耳屎雖然帶了一個「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們的關係親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護傘。

1、抵抗細菌。

耳屎富含油脂,能夠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層酸性保護膜,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

2、防感染。

耳屎還能夠擋住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昆蟲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3、保護耳膜。

耳屎還會對傳入的聲波發揮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保護鼓膜不被強聲所震傷。

4、驅蟲。

耳朵裡脫落的細胞,皮屑,洗澡的汙水,再加上一些細菌之類的混合在一起,時間久了會有點酸臭味,這種特殊氣味還具有驅蟲的功效。

二、為啥我們的耳屎不一樣?

這世上,大概有兩種耳屎,幹的和油的。

有的人,耳朵裡的油脂分泌比較旺盛,分泌出來的耳屎就是油性的,偏黃色,粘稠,有時會流出耳外。

有趣的是,通過對分泌油耳屎的人調查後發現,93%左右油耳朵的人同時存在狐臭。

這是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於大汗腺類型,它們有同樣的決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謂是患難兄弟。

與「油耳屎」相對的,就是「幹耳屎」,長得很像頭皮屑。

不管是幹耳屎還是油耳屎,只要不疼不痛就是好耳屎。

三、該用什麼掏耳洞?

你都喜歡用什麼掏耳洞?挖耳勺、棉籤、頭髮夾子還是指甲蓋?

首先要點名批評的就是棉籤!

為什麼不能用棉籤?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圖片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人的耳道非常狹窄,棉籤伸進去後,會把耳屎推到更深的地方,堆積起來,形成耵聹栓塞,久而久之,容易導致炎症,引起耳痛耳鳴等症狀。

更糟糕的情況是,一根棉籤捅進去,出來只剩下木棍了。

不用棉籤,用別的掏行不行?

不管用什麼掏,動手之前,先自己兩個問題:

1、工具消毒了沒?

2、對系統解剖學、兒科學、外科學、生理學、病理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診斷學稍有了解不?

如果答案是沒有,那就老實的用挖耳勺在洞口稍微轉一轉就收手吧!

耳道中的皮膚黏膜非常薄弱,經常掏耳洞,會損傷外耳道皮膚,損傷耵聹腺和皮脂腺,引起外耳道皮膚毛囊和皮脂腺炎症。

比如,外耳道炎,癤腫,外耳道溼疹,外耳道真菌病等等。嚴重者可引起鼓膜穿孔和化膿性中耳炎。

其實,耳屎根本不用掏,因為咀嚼、吞咽、說話的時候,它會自己掉出來~~

所以,清理耳屎最好的方法是:運動你的下頜骨!

特別是小朋友,耳道狹窄,平時多啃點蘋果、玉米之類的食物,既能幫助耳屎排出,還能鍛鍊咀嚼能力,幫助牙齒生長。

如果耳朵進水了,忍不住用棉籤怎麼辦?

教你個方法:把頭偏向進水的一側,將耳朵拉向後上方,用另一隻手輕拍耳朵上方或者單腳跳躍,就像這樣:

你就能感覺到熱熱的水流出來了。

最後,可以用吹風機的冷風檔輕柔地吹乾耳朵,就OK了!

▲本文專業內容由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偉審核。

相關焦點

  • 「可怕」掏耳屎竟然掏出顱內感染!耳朵到底怎麼掏?原來這麼多年都...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掏耳屎竟導致孩子顱內感染!耳屎到底能不能掏?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
    所以不管有事沒事,都喜歡掏一掏。不僅自己掏,還要給孩子定時定期掏。可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拿棉籤、指甲等掏耳屎,真的安全嗎?掏耳屎的正確方式又是啥?那要不要掏耳屎?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掏耳朵呢?2耳屎,到底要不要刻意掏事實上,人的耳道有自身清潔功能,絕大多數情況下,耳屎會通過咀嚼、哈欠自行排出,過度掏耳朵,反而會出現問題。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不過一時掏耳一時爽,小編最近就被一條關於掏耳惹禍的新聞嚇到了: 說的是有一位愛掏耳的英國男孩,由於棉籤裡的小部分棉絮掉進耳道引起感染
  • 還在家用棉籤給娃掏耳朵嗎?錯錯錯,正確掏耳朵的方法請收藏
    文/銀花有媽媽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忍不住要動手掏一掏,一方面是強迫症,一方面覺得「髒」,「髒東西」堵在耳朵裡不舒,也會影響娃的聽力;但也有父母擔心給娃掏耳朵會損傷耳膜。那麼,到底能不能給娃掏耳朵呢?在我服務的家庭中,也是常被媽媽們詢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 掏還是不掏,這個世紀難題有解了!
    張大爺就是這樣,患有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併冠心病,平時也沒其他愛好,在家閒著就掏耳朵。有一次,他洗澡後用棉籤掏耳朵,不幸掏出個壞死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了面癱和顱內感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好幾個大手術,才算是把命保住。最終,被掏的這隻耳朵,聽力永久喪失,面神經也犧牲掉了。代價這麼大嚇不嚇人!到底還能不能愉快地掏耳朵了?不掏 不自在?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了解一下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家時,鄰居用我們經常用的掏耳器給她的孩子掏耳朵,小孩子趴在她腿上,側著一隻耳朵給她媽媽,媽媽也是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器伸進耳朵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小孩子說疼疼疼,最後媽媽不得已放棄,不幫小孩掏耳朵了。這時就會想如果小朋友長期沒有掏耳朵會面臨什麼問題,這時就想到一旦耳屎堆積太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影響聽力。
  • 用棉籤掏耳朵後突然聽不見了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經常掏耳朵真的好嗎,有人說掏耳朵掏破鼓,但是耳朵裡有不少耳屎在裡面,掏還是不掏呢?耳屎不掏會堵住耳朵嗎,肯定是不會的,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耳朵裡面的耳屎碎片會隨著下頜運動,自然排出耳道。
  • 耳屎能自動排出嗎?人需要掏耳屎嗎?敲黑板劃重點
    二、耳朵需要掏嗎?主要看類型耵聹(耳屎)分為兩大類:乾性和油性。幹耵聹就是比較酥脆的黃色薄片,如果你屬於這種耳屎一般不建議去掏,因為它會隨著我們咀嚼、張口、打哈氣、咬合運動等自動排出外耳道。相反如果你一閒下來就頻繁的掏耳朵,不僅有可能只是把外耳道口的一點取出來,將耳道裡邊的推到了更深處(尤其是使用棉籤時),耵聹越積越多,導致耳屎越挖越多。而且經常挖耳朵還會刺激、損傷耳道皮膚,易導致外耳道炎癤腫,甚至一不小心損傷鼓膜。
  • 耳屎真的是「屎」嗎?到底能不能掏?專家作出解答
    目前,採耳館、挖耳神器層出不窮,耳屎真的有必要經常掏嗎?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專家給出答案。耳屎真的是屎嗎?專家介紹,耳屎不算是真正意義的屎,也可以叫它耵聹。耳屎富含油脂,能夠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層酸性保護膜,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2、防感染。耳屎還能夠擋住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昆蟲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3、保護耳膜。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
    如果要給人類舒適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籤,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尷尬的……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你還在用棉籤掏耳朵嗎?有人險喪命,還有人得了癲癇,甚至患癌...
    而這一切竟然都是由於棉籤上的鬆散棉線引起。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醫生斷定,耳朵裡的這些小棉塊已堆積了長達五年之久!很快,Small經歷了一場大手術,最終保住了性命,但她的左耳已遭到永久性損害,她還需要面臨一系列恢復手術,甚至佩戴助聽器。
  • 寶寶的耳屎究竟用不要掏?關鍵得看這兩點!
    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寶寶的耳屎,要不要掏?1.這種耳屎不用掏大部分情況下,耳屎都不用掏!耳屎的作用:耳屎,學名耵聹,是外耳道這條「隧道」中的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
  • 為何醫生說別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提醒:3個後果,有的還不可逆轉
    想必在你的鑰匙上都缺不了「掏耳勺」的影子,有很多人在閒來無事時,都會拿起掏耳勺對耳道一通清潔。挖出「耳屎」來,看著那個酸爽、心情那個舒暢,似乎聽力也變得清晰了起來。然而,這樣有事沒事掏耳朵真的是一個好習慣嗎?未必。
  • 孩子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又長又寬的耳屎堵住耳道,家長需警惕!
    因為他之前剛剛生病感冒過,醫生懷疑是感冒所引起的後遺症,可一檢查才發現,孩子的耳道裡全部都是耳屎,外耳、中耳、內耳都被耳屎堵住了。問過孩子家長才知道,5年以來,他們從未給孩子掏過耳朵,一點兒耳屎都沒清理過,現在這耳屎都凝固在一起了,堅硬無比,難怪孩子會疼。
  • 沒事經常掏耳朵的人,會怎麼樣?可能會有哪些結果?
    掏耳朵這件事情會讓人上癮。人們將耳朵裡面的耳屎掏出來之後,就會覺得耳朵裡乾淨了,也會有一種聽覺變好的感覺。還有不少人會隨身攜帶掏耳勺,綁在鑰匙串上,沒事經常掏一掏耳朵。但是你知道嗎,有人因為掏耳朵險些丟了性命。並非小題大做,確實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內感染。
  • 耳朵裡的屎,到底能不能掏?很多人都做錯了,聽聽醫生怎麼說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喜歡經常掏耳朵,要是挖出一塊巨大的耳屎,就會很有成就感!」有讀者跟小編分享過這樣的掏耳朵經驗,聽起來很奇異。但確實每個掏耳朵的人,挖出耳屎之後都有種異常爽快的感覺,所以許多人養出了經常有事沒事掏耳朵的習慣。
  • 寶寶經常「抓耳朵」,就是耳屎多?寶媽最好別亂掏,先了解原因
    比如有很多寶媽發現,自己的寶寶經常會有手抓耳朵這個舉動,不管睡覺、喝奶還是玩耍的時候都會抓,即使耳朵已經抓紅了,他們還是不停得抓。於是,很多寶媽認為是不是寶寶的耳屎太多了,他們很不舒服導致的。定期檢查清潔有些家長在給寶寶洗臉和洗澡的時候,會忽視掉耳朵,這就會導致耳朵中的灰塵和耳屎越積越多。因此,各位寶媽需要定期給寶寶清潔耳朵,可以用乾淨的棉籤或棉球,對耳道的外部進行擦拭。
  • 兒科醫生:寶寶的耳朵不能隨便掏,耳屎太多怎麼辦?注意這幾點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耳屎太多到底能不能掏?隔多長時間掏一次?是大部分家庭都比較糾結的問題。經常給寶寶掏耳朵,怕對耳膜造成損傷影響聽力。不掏的話,看到寶寶耳朵裡的大塊耳屎又覺得很不乾淨,而且寶寶的耳朵也容易癢。再者,萬一寶寶在玩耍時,突然掉下來一塊耳屎,也是件讓人很倒胃口的事。
  • 耳屎到底是什麼?能掏嗎?耳朵發癢是進蟲子了嗎?
    03不良習慣很多疾病的發生都和不良習慣有關,因為對於耳朵來說沒有什麼會導致其發癢的疾病。但是有些人不良的掏耳朵習慣,可能會引發耳朵瘙癢,比如喜歡用棉籤、手指甲,甚至小木棍等掏耳朵。而且有些人不掏乾淨不罷休,一直用力往耳朵內部掏,這很容易破壞耳朵皮下組織,耳屎挖得太乾淨,外界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耳朵,也會造成外耳道乾燥,從而引發耳朵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