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九月一日,小孩子註冊開學的日子。一整天陪著奔波勞碌。沒想到積累下來的情緒,到了晚間就有些集中醞釀要爆發的節奏。
回家看到他作業寫的亂七八糟,吃飯又是拖拖拉拉,衣服被畫筆弄成彩色圖案……忍不住就要開始批評孩子了。
就在這個時候, 孩子說:「媽媽,不就是一些小事情嗎?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火氣」?
短短一句話讓我慚愧不已 。回書房一個人靜靜的呆著,想了很多。感覺一度開解的心結又有些出來搗亂了。
於是,默默地拿出了博士弗雷德曼肖普寫的《別讓小情緒害了你》,勸誡自己。
這本書今年疫情期間已經完整的學習過一遍了。當時我的內心真的非常非常焦慮, 一方面訂好的機票火車票一直退來退去,行程難以敲定,另一方面加上身體也不太好,於是,整個人情緒急轉直下,緊張,鬱悶,整晚處於失眠狀態,進而就是煩躁,容易發脾氣,情緒管理進入一個越來越糟糕的惡性循環。
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現親戚家竟然有一本關於情緒的書籍。 於是趕緊拿了回來,趁著失眠的時候一口氣讀完。
意想不到的改變發生了。
我竟然開始能夠睡著了。以前每天晚上過了凌晨十二點,仍然是難以入眠,煎熬的日子持續了一天又一天。每天的狀態都是深夜躲在被子裡悄悄的看手機,漫無目的,直到手機電量耗盡。然後就是坐等天亮。
後來更是學會了把充電寶事先準備好繼續玩手機。這種超負荷的焦慮和情緒失控的後果是頭髮掉的越來越多,髮際線越來越高,精力越來越差,對家人越來越不耐煩,對孩子更是容易發脾氣,真的是集中了好多負面情緒。家人光著急也沒有辦法,其實自己也知道這種狀態不好,就是無法釋然和改變。所以,從能夠睡一小會到整個晚上能夠睡著,這實實在在是一個大的改變,一切歸功於這本《別讓小情緒害了你》。
書名很樸實的感覺,內容卻非常有意思。最重要的是,書中幫忙我們去分析情緒,提出幾個小技巧來緩衝情緒的爆發。
比如通過一種正能量的暗示方法來鼓勵自己。情緒誰都會有,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情緒消化不了的時候,會被放大負面效應,這個時候,需要通過鼓勵的方式讓這些小情緒慢慢由大到小,從小再過渡到沒有,然後讓自己調整心態。這些鼓勵的方法也很容易操作。就是讀一些勵志小故事 ,了解一下名人與命運抗爭的經歷,從中找一些提升信心的小片段。比如貝多芬雙耳失聰卻依然創造了很多傳世的音樂作品。換作別人早都情緒失控,自暴自棄了。所以,在貝多芬的故事裡,我們就可以汲取許多精神力量。類似於心靈雞湯的作用吧,但是,頗有效果。
此外,還可以通過正面的語言來提醒自己。就像《武林外傳》裡郭芙蓉每次要發脾氣的時候,對自己說的那些警示的語言。原文我不太記得了,大意是說這個世界其實非常非常的美好,我如果情緒失控,就太不像話了。這樣就可以嘗試讓自己情緒慢慢平復,冷靜再冷靜。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轉移環境的建議。比如,情緒來了的時候,有意識的躲開一會兒出去走走。就像昨天我後面情緒來了,看到小孩把作業本弄壞了,地板上全是髒東西,眼看忍不住又要發脾氣,我趕緊踱到書房,躲開這個環境,眼不見心不煩。等再出來的時候,我情緒也已經緩衝差不多了。心情轉變了,再去看同一件事,也是不一樣的效果。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嘗試,通過吃一餐美食或者來一次K歌,甚至是可以大哭一場的方式來解壓緩衝情緒。只要把這些情緒通過某種非破壞性的方式表達出來,都可以。重要的是要避免把這些情緒發洩到你認為的那個目標上,以免在情緒失控時作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傷害了你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
誰的人生,沒有脾氣?既然生而為人,人是感情動物,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有情緒。人與人之間區別之一就是對待情緒的自控能力。這不僅會影響到你的健康,也會影響到你理性的思考,關乎到理性作出決斷的能力。
所以,真的 ,不要因小失大,不要讓小情緒害了你。如果你遇到焦慮,想要發脾氣,請試一試弗雷德曼肖普在書中建議你的技巧,疏導自己的心結,逐步稀釋焦慮 ,讓陽光溫暖你的心靈和周圍的世界。
斷斷續續囉嗦半天 ,全是自己學會控制情緒的一點心得體會。今天一切都好。睡個好覺,晚安。